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借宿 ...
-
这县令真的很棒啊。吴凉心想。
绿色中央一条曲折的官道,官道最边处停着几辆牛车,驴车,几个老人坐在板子上休息,扇着风,在这略显寒冷的天气中竟然汗流浃背,可见地里劳作的辛苦。
“走,去请辆驴车吧,不然从这里到我家的距离步行得一个半时辰。”李双带着吴凉走向其中一个老人,娴熟的以五文的价格谈妥了,带着吴凉上了驴车。
吴凉好奇的扫了几眼牛车,就听李双说,“别看了,牛车是不可能的,这几日正是春耕的时候,牛可是重要劳动力,不可能租给我们坐车的。”
“只是好奇罢了。”吴凉转过头,望向李双,“你们书生也会降价啊。”这趟驴车本来一人三文来着,被李双降价讲成了两人五文,一点不符合吴凉对书生的固有印象。
“呀,真是失忆了!”李双伸手摸了摸吴凉的额头,“我们是书生不是傻子,肯定会讲价的咯,再说我们又不是楚庐那种家有巨资的少爷,柴米油盐哪样不需要钱啊!”
“也是哦,怪我失忆了。”吴凉不好意思道。
“没事啦,谁让你是我兄弟。”李双大大咧咧道,让人好感倍增。
驴车板上此时加上主人总共坐了六人,吴凉李双是最后两人,主人忙着凑齐人数走人,是以让李双降价成功。
坐在摇摇晃晃的驴车上,吴凉终于松了一口气。穿越到现在,总算是在往着好的方向发展了。虽然不知道前路如何,但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穿过大片的农田,逐渐出现一些人家,借着是一个岔路口,驴车往右走去,“那边是往哪?”吴凉问。
“哦,那边是出县城的,出去不远是老虎山,那边的地比较贫,不好种出庄稼,属于官地,卖的也贵,没人愿意买。”李双解释。
吴凉看了看那边,又继续观察路上的情况了。初来乍到,还是得多熟悉路况,尽管驴车车板晃晃悠悠让人想吐,吴凉还是勉为其难的坚持下来。
随着农田逐渐减少,人家户逐渐增多,吴凉逐渐见识到古代的繁华,是那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一座座错落有致的瓦房和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正值傍晚,家家户户正在做饭,家家户户升起炊烟,一副人间烟火气,抚慰人心。
“到了,走吧。”李双轻松跳下驴车,拉着吴凉往一户人间走去。吴凉目不转睛的观察着环境,发现李双家只是上千个房中普普通通的偏中间的一个。
沿着泥土路,吴凉跟随李双停在一户人家门口,“娘,我回来了!”李双一边用门上大铁环敲门一边大声呼喊。
“来了!”“双子回来了。”“肯定是双子哥/弟。”……
没多会儿门口开了,低头看去,是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童,穿着红色肚兜,扎着冲天髻,白白嫩嫩的很是可爱。他带着可爱的奶音,大声喊,“双子哥哥你回来啦!虎虎好想你!”
“哥哥也想我家虎虎。”李双一把抱起小孩,猛亲了小孩一口,把小孩都逗害羞了,才介绍起吴凉,“对了,这是你吴良哥哥,喊良哥。”
“良哥。”小孩睁大眼往着眼前的陌生人,奶声奶气的喊。
“哎,虎虎你好呀。”吴凉略微窘迫的摸了摸口袋,尴尬,连颗糖都给不了人家。
李双一眼就看出吴凉的窘迫,“良弟不必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你来我家就很好了。”
吴凉点头,观察起院子,一进门就是一颗柿子树,现在春天没有柿子。然后是一小块菜地,里面种满了各种蔬菜,菜地旁边的空地上用栅栏围了和蔬菜地差不多大的地,里面是三只鸡。然后是房间,最重要一个大房子,大房子两边各有两个小房子,加上转角处一个更小的房子,总共六个房间。
主屋头里的人逐渐出现,李双对大家一一问好,接着对家人们介绍吴凉,“这是我经常给大家提的好友,十二岁就考上童生的神童,吴良!”
吴凉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虽然说的其实不是她来着,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很社死啊。“没有,没有,都是运气好。”
众人见吴凉脸红,纷纷善意的笑了,见吴凉身着破烂,也没有露出嫌弃,吃惊等表情,只是邀吴凉往屋内走,说是刚做完饭,正好吃饭。
“我先带良弟去换个衣服吧。”李双拉着吴凉离开。
吴凉来到李双的房间,李双送进来一盆水和一件青衫,“良弟可真是赶巧了,刚做完饭有热水,前阵子你双哥我长得太快了,旧的这件穿不上,只得让我娘给我重新裁了一件,这件正好便宜你了。”说罢李双贴心的退出房间合上门。
吴凉等了会儿把门别上,毕竟是假货,可不能让人闯进来。快速擦洗了一番,穿上了李双的旧衣服,别说,还真挺合身,再加上锦囊和秦大人的钱袋。
至于脱下来的衣服,吴凉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它洗了,毕竟真的穷,再破也能才下来做一些小东西,非常时期非常对待。
听见开门声,正在和家里人介绍吴凉情况的李双起身,看过去,“不错嘛,很合身。”拍了拍吴凉的肩膀,“走,吃饭去。”
饭桌上,一行人对待吴凉热情又不过分殷勤,给吴凉以宾至如归的感觉,无人提起其家庭状况,都是介绍一些县中的情况,想帮助失忆的少年找回一点遗失的记忆。
即便不是真的吴良,也没有对原身家人的任何印象,吴凉还是感动不已。吃完饭已经戊时,也就是八点过。众人于是烧水洗脚准备睡觉。
洗完脚李双带吴凉来到一个小房间,“良弟,这是我的书房,怕你不适应和我哥他们睡,你今晚还是在这里歇息,我去和他们睡。”李双说完准备离开。
“双哥,”吴凉喊住李双,见对方回头,微笑道,“谢谢你!”
“这是我应该做的。”李双伸手摸了摸吴凉的脑袋,离开了。吴凉站在原地,对被自己小七八岁的孩子摸头一事感到奇妙和惭愧。
躺在书房的塌上,吴凉整理了一下思绪。
从李双这里她了解到,他们都是就读于郡里的青馥书院,这个书院是宝庆郡的老牌书院了,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期间教出了不少童生,秀才,甚至中了两个进士,郡里的书生都以进入书院为荣。
当然,书院肯定对学生有要求。得通过学院测试,才能以每年十两银子的价格在书院就读。价格很多家庭都无力承担,即便如此,众人还是对书院趋之若鹜。
幸运的是今年的书费吴家已经交了,也就是说吴凉可以进去直接就读,书院包吃包住包教,这也是学费如此贵的原因,这对现今的吴凉来说是好事。不然他一个十二岁小童,真实性别还为女,在古代这个环境真的很难活下去。
地动前一天正好休沐,然后出现地动,书院于是给学生先生放了十天的假,五天后吴凉会和李双一起前往书院。
衣食住行一下解决了三样,不得不让人心生喜悦。至于衣服,吴凉打算再做一身,起码要有两件换着穿,那就得尽快了,毕竟是古代的定做。
然后是月经的问题,十二岁,随时可能是血崩的情况,古代没有卫生巾,制作月事带势在必行。这种事情吴凉绝不敢问人,只敢凭借自己看小说的微薄常识,用布条和草木灰制作,得买布,买针线。
定做青衫,买布,买针线,还有什么吗?吴凉低头思索。想到李双说学院里他两一间房,生活用品都在学寝,吴凉暂时不打算买其他东西,钱还是撰在手里比较安全。
想到这里吴凉更是庆幸,书院里两个学生一间学寝,年初进学院之时,吴凉李双各有一个室友,但都是大少爷那种,忍了个把月实在忍不下去了,悄悄攒了钱换成了单人间,于是一个月前吴凉李双成功成为室友。
“真有钱啊!单人间一年学费一百两,谁闲着没事要用单人间啊,楚庐少爷呢,攒了两个月零花就凑满了,良弟你室友赵连少爷也是,人家一个月的零花直接抵我家两年收入。不过也好,就是这样咱两才成为的室友啊。”
想起李双的吐槽,吴凉忍不住也笑了。然后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