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太学 ...

  •   书院的事,在皇室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就有了进展。端王昔日年少时在京中便有才名,回京不到半年,又为百姓捐来一大笔善款。是以,整个永宁上下,端王爷的风评好得不得了。书院还没建成,就已然有零零散散的人来问入学的事儿。
      对外边,端王府里散出的消息是,年满十六,不到三十的年轻女子都可报名,分为文,理,工,医,等学院,学制两到四年。所学科目众多,但是想要专修科目,需要通过所在学院的考试,否则就只能先进普通班里学习三年,待到毕业后再重考学院。若是有世家想要教化自家下任家主,也有专门的学院,不分学制,保证学成。还开设少年班,只是只在永宁城内选拔子弟,不但一样考试,还需加试基础的书画,棋艺,作诗,甚至通音律者优先,意在招收真正的“精英”子弟。消息一出,永宁的纨绔子女无不捶胸顿足,涕泪齐下的跪在娘亲面前,却还是拦不住每天去端王府门口排队领取报名表的长龙。
      冬日里原本就没有什么需要征用民工的地方,端王爷又拿了些钱出来提高薪酬,于是年刚过完,书院便愉快的建成了。时间巧得连春试都没耽误。慕淮印了上千张的申请表,到后来居然还不太够用。因为所学已经完全超过了“书”的范围,在挂牌的时候,念清想了想,题上了“太学”两个大字。于是,原本只有研究生毕业的念清,在慕云大张旗鼓的,做起了第一任大学校长。
      入学考试的题目,念清拜托了翰林院,太医院,甚至司乐坊,周太师,还死乞白赖要了宫廷画师,精工坊的木匠,托人去了趟姚州拜访了著名的铸剑师公孙娘子,四书五经六艺乱七八糟分门别类的各种考,还有些要考政事的,她还要亲自加一道论述题。累死了出题的,最后一个一个专业的考下来,不过成立了八个大院,四十个小科目,一科也就收了二十人。不过,培养家主的第九院,倒是不用什么考试,完全像是学院的附属品,就凭着学不会不给毕业这一点,就有大把的世家带着银子来把女儿往里边送。是以,一共四十人的九院,所收的学费几乎一力承担起了整个太学的开销。
      剪彩的事,念清拜托了华青来做,鞭炮锣鼓响起的那一刻,华青看着妹妹意气风发的脸,想起的,是念清当日和她说过的:“今日是慕云太学里的八百弟子,明日便是忠心于皇室,掌握国家各方面命脉的八百精英。皇姐手里抓好这八百子弟,这皇室,就永远是慕家的。”愿为双鸿鹄,振翅齐高飞。当年送别时说的话,华青本以为自己守好国土,妹妹发展民生,江山便是稳固的。可是现在自己却在朝堂上做着吉祥物,连基本的政事都学不好,朝廷上派系争斗一点儿也看不懂,边关上拼命去保护百姓的也是慕乔岚,不是她慕华青。自己身为太女,究竟能做些什么?八百子弟,慕云的未来,自己该用什么去抓在手里?
      剪彩结束后,众人皆散去,念清留下来准备最后的入学事宜。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华青,来看热闹的皇上都走了,她却被念清捉住留了下来。正是不解之时,却见念清拿了一张青底镶白玉的帖子来,递给了她。
      “这太学的人,可都是为皇姐备着的,所以,缺了皇姐,可不行。母皇封我做国子监祭酒,皇姐起码也要来太学做个督学。你说呢,皇姐?”
      还有什么好说的,你都把帖子塞我怀里了。不过督学什么的,倒是个好名头,以后的学子可以冠上太女门生,端王门生的名头,大约也不要她做些什么事,都是成年女子,有什么好监督的。华青不知道,她操劳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正是三月初三之时,慕云的上巳节。踏青,庙会,文人雅客,凡夫俗子,都聚在一起过节。只不过,有一些人可没有那么开心。今天,也是太学开学的日子。考中的学生们拿着烫金红纸的“入学通知书”,一早上就大包小包的等在了大门口。有些富家的孩子,还有仆役跟在后边伺候起居,不过,这些仆役的工作,大约就要在这里结束了。学院明文规定,除节假日外所有学生一律寄宿,生活自理。
      门外挤挤攘攘的站满了人,几个文人打扮的娘子站在门口,查验通知书,安排学生们按照学院和科目站好队。这几位是前些时候招募教书先生时,家境较为贫寒的先生。她们将负责这些学子的衣食起居,维持秩序,成为各个学院的导员,以换得高一些的薪酬。住在学院里,学院也提供吃住,每年三套制服,过节发些福利,直属太女殿下,已经是极好的待遇了。
      太女殿下穿着督学的制服,找了个高处,注视着这些新来的学子们。所以整个队伍都比较有秩序,无人造次。不过当一群手拿着青色帖子的先生们缓缓步入太学时,场面还是一度控制不住。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通过一场考试便得到了,这里,已然是慕云最好的学府。
      队伍已经排好,几十位先生已经被迎进了集贤殿背后的大院里,登记入册,安排房间。这些都是年轻的翰林,在这里教授一些基础的东西。而那些有名气的讲师,一个班级十日内只轮得到一节课,自然也就不用住在学院这种地方。
      加上少年班,一共八百八十人在门口终于站好,伴随院内一声悠长的钟声,太学的门缓缓打开,端王殿下穿着标志性的一身青衣,走了出来。眼神扫过一张张脸,其中有些人的年纪比她要大出好几岁,却还是规规矩矩的站在阶下,仰望着她和她背后这所改变命运的殿堂。既然她选择了这份责任,就不会辜负这些期盼的眼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