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九天 ...
-
今天是6月17日,高考结束之后的第9天。
高三的结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从毕业典礼那天开始的,而是从高考考完的那一刻开始的。
笔者有一发小,从小学算来12年了,但高中三年却是不曾联系过。这次高考没想到我们居然就在隔壁的考场。
时隔三年,终于再次相见。
我以为17岁会是不一样的,我以为高考是不一样的。
我以为成长是有声音的,但其实不是。
四舍五入地算来,我也活了近二十年了。一个人的人生有多长?一百年?八十年?又或者只有六十年而已?
我的人生又有多长?
这是我不清楚的。
王羲之曾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不知在哪里看过,“每个人活着都是在赎罪,而死亡就是刑满释放,人,身死以后,并非彻底消失,而是进入了另一维度。”
若真是如此,倒是解释了一句老话“好人命不久,祸害遗千年”,遗下不过是赎罪。再者,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高维度的可以了解低维度的世界,却无法探寻更高维度的世界。所以人无法了解死亡之后会怎样,若用死亡之后去到了更高维度来解释,倒也解释地通。
不过即便是此种定论,我也不免要怀疑几分。
试问,谁可以想象地出自己毫无概念、从未见过的东西?
这个问题若是不好回答,那我就举个例子。
A是个天生的瞎子,眼睛不好使,所幸触觉还算灵敏。若是让他摸摸桌角,你告诉他,这是方的,他就将这种触感贴上“方的”的标签,告诉他那是圆的,他就将那种触感贴上“圆的”的标签。但是在他摸着“圆的”、“方的”的时候,头脑里可会出现画面?如果出现了,那又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当你想象的时候可要注意了,这个画面没有线条的勾勒,没有颜色的交替。
人眼有三种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可以辨别红蓝绿三色光(红黄蓝是艺术绘画意义上的三原色,而光色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感受器相互配合作用,人们就看到了各种颜色。
皮皮虾也好,蝴蝶也罢,都能看到比人类更多的颜色,试问你能想象出自己看不到的颜色吗?
如果你认真想过,你一定会摇摇头,老实答道“想不到”。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能想象二维生物是如何存在的吗?没有厚度,就是一个临界,我说你能明白,但你能真的理解这种生物吗?
估计除了个别天才级别的大人物,绝大部分人是不太可能想明白的。
不过你也可以去查查“超立方体”或是“克莱因瓶”之类的去了解了解四维世界,当然了,你会看到很多克莱因瓶的实物照片,不过笔者得提醒一句,你看到的克莱因瓶是三维的,但它本应该是四维的,奈何时间的积累与跳转并非三维世界可以观测的,所以才造了三维克莱因瓶,帮助人们想象。
如果要问什么时间的积累与跳转,请参照三维坐标系,在四维坐标系上除了我们的x、y、z三轴外,又多了一条时间轴,至于此轴如何安放,笔者不知。
讲这些其实也都是东扯扯西拽拽出来的,你若是想不出来,也不重要,毕竟人死后究竟是不是去了四维世界谁也不知道。不去,没明白也无妨,若去,等你去了也就自然会明白。
总之呢,生生死死什么的,大部分人不会深入地去考虑,至少笔者身边熟知的百十来号人不关心,至于其他人,笔者也不好一上来就大刺啦啦地问人家这些问题。
考虑便考虑,不考虑也就算了,毕竟只是笔者的一篇随笔、一点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