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五更初至,长安大街上远远传来“开门鼓”声,适值宵禁初过,有起早的推开门一看,白雪竟然笼罩了整个长安。

      天刚朦胧亮,长安道上空无一人。偶尔有早起的小贩,刚把木门拉开,却尚不到出门时候。

      “轱辘轱辘~”

      小车声音由远而近,一长髯道士手推算卦摊,摊上白幡四个大字——“求书问卦~”,龙飞凤舞煞是好看。

      不知那道士走了多久,白雪铺就的青石地面上留下长长一串车轱辘的痕迹。

      太阳渐渐露出头来,长安大街上,人渐渐多了起来,卖早餐的小贩开始纷纷出摊,然后他们就看到惊异的一幕。

      一辆华丽马车远远的自城内驶出,那马车由四匹清一色骏马拉就,车上装饰极整,丝质帷帐,车上垂下的装饰似乎都由金线制成。那马车直直朝城门方向驶来,离道士十步开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有眼界的人该知道,那可是王府的专属马车!这道士到底是何人,能得那般大人物如此相待。

      “魏先生”一人驾马而来,一下马便急切的向那长髯道士而去。

      那人身着白色衣袍,头发只用一根簪子简单束着,他动作虽然急切,却急而不乱,让人知道此人定不简单。

      “先生”那人目带恳切,他朝着那道士拱手,“我家主人虚位以待,恭请先生大驾,我家主人问,先生可愿做,贤人。”

      那道士轻抚长髯,“该说的话老道已说尽,老道劝贵主人及时收手,切莫冒天下之大不违让后世之人唾弃。”

      那人果然是有教养,他并没有丝毫勉强,“主人说了,无论先生说什么,都一定要告诉先生,我王府的大门随时为先生而开。”

      “玄成拜谢了。”

      那人向道士施礼离去,来去皆有礼,转眼便消失在众人视线。

      清晨这一闹剧并未引起轩然大波,只是大家看向道士的眼里多了几分肃然起敬。

      那被称为魏先生的道人,伸出自己右手,手掌中间的那条智慧线,却是比生命线要多出许多许多。

      昨日傍晚时分,他的卦象摊迎来最后一位客人,纵然是他算卦多年,阅人无数,见到那人,他眼睛都不禁亮了起来。

      当下八个大字在他脑海里浮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那人披一件浅灰色的披风,颈间是深灰色上等貂绒,越发显得主人贵不可言。他身后站了一人,那人也着实一番好的相貌,但是在这人的面前,宛如晨星见到皓月,顿时黯然失色。

      他心下道一声好,面上不动声色,“敢问公子要算什么?”

      那人看着他,“五行八卦,易学经典,先生看我应该算什么。”

      于是,当他细细推算,得出一卦之时,纵然淡定从容如他,还是无法掩饰眸中惊诧。

      六条阳爻为乾卦,卦出九五而变,得出卦辞曰: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至尊卦象也!

      他不动声色再推一卦,依旧是那样的结果,于是看着前面坐着的人,他不知不觉掌心濡湿了一片。

      他细细看着卦象,同时也知道那人在不动声色看着他。那人并未释放丝毫的威压,偏偏自恃才高的他如锋芒在背。

      最后,他终于没有把真实的卦象告诉那人,他移花接木,看着面前如昊日朗月般的人,“公子卦象在下已解。”

      那人一双眸子在他脸上巡视一圈,似是所有的一切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终于,他薄唇吐出四个字,“愿闻其详”

      听到这四个字,他缓缓开口,“公子卦象乃‘亢龙有悔’,”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

      这句话的意思是,纵然是卦象主人尊贵无比,却没有地位,位置虽高,却没有百姓依存,没有贤良的人辅佐,因此,前路并不被看好。

      听完他的解读,那人嘴角微勾,不知是笑是讽,然而却并未多言一字,反倒是他身后的那人,听完显而易见带了不满,却被那人右手一抬制止。

      “如此有劳先生了。”

      说罢起身离开,直到那人离去后,他乍然发现,他算卦的桌案上多了一锭金子。

      “九五之卦,九五之卦”到现在他如何不知那人是谁?但是,他看着那人离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自古立长不立贤,何况如今的太子殿下温雅贤良,礼贤下士,日后定是一位明君,汝如何能取而代之。”

      夜风乍起,他定定看着自己的手掌,那里智慧线无穷无尽,他心神瞬间明朗。

      魏玄成,魏玄成,他势必要站在太子一派,他自小熟读四书五经,长大后更是排兵布阵之法,他自信有他一人,足可挡千万之人。

      古有诸葛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如何不能有魏玄成为大唐洒尽满腔热血。

      历史趋向又如何,九五之卦又如何,孰知他魏玄成不能逆天改名,辅佐真正明君上位~

      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有推山之力,一人可抵千军万马,谁说他没有龙虎之气,最终不还是输给了高祖刘邦。

      夜幕降临,天地之间一位道人,伸出手掌细细的看,那掌中似乎掌尽了阴阳,握满了乾坤。

      (长孙进宫)
      含元殿~

      龙涎香,静静的燃着。一缕缕烟雾自空中散开,散开在桌案上,小几上。

      丫鬟太监皆自屏息而立,没有人敢打扰桌前批阅奏章的开国帝王。

      时间一点一点燃去,直到那帝王合上最后一页奏章,服侍太监递上一盏茶时,李渊才一眼看到地下跪着的那抹鹅黄,这才猛然想起,他似乎还宣了人进殿。

      手中茶水热气氤氲,李渊眯了眼睛细细的看,那人安静的跪着,看着自己的衣角就这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长孙无忧?”

      “民女在。”

      声音不卑不亢,她抬起眸子迎面看向桌案后的帝王,黑白分明的眸中没有丝毫惧意。

      看到那干净的带着淡淡执着的眼睛,李渊心中咯噔一下,使他太想念平阳了么?何以竟在这姑娘眉宇间看到平阳的影子。

      长孙无忧直起身子,就听到李渊声音在耳边响起。

      “十月离家,三月归家,半年时间踪影全无,朕想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长孙无忧眸中伤痛一闪而过,那抹伤痛那么触不及防,以至于没有逃过李渊的眼睛。

      这句话包含了太多的信息!

      这半年来长孙无忌借着秦王的势明里暗里将长安翻了个遍,李渊是知道的。

      长孙无忧当时神志不清,一个人是不可能离开长安城的,但若是有人将她带走,那这半年来发生了什么?那个带她走的人是谁?

      半年时间不见,何以半年后衣衫褴褛的回来?

      她神志不清十多年,何以突然变得清醒了起来。

      这半年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渊盯着长孙无忧,不错过她脸上一丝一毫表情的显露。按说人间帝王有着数不清的大事去处理,比如突厥的进攻,吐谷浑的兵变,再比如进来洛阳的骚乱。但李渊莫名就想知道这半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只因为凭着一代帝王敏锐的触觉,他觉得,这半年一定发生了什么。

      然而,地下的那个小女子让他失望了,除了一开始那一转即逝的伤痛外。他再没有看到多余的情绪显露。

      龙涎香淡淡的氤氲在空气中,一缕缕烟雾自空中散开。

      长孙无忧的声音在空气中响起,她的声音有些低沉,似是也随了那烟雾缕缕散开一般。

      “当日长安兵变,无忧听闻平阳公主生死一线,当下气急攻心,便跑了出去。当时长安城一片混乱,无忧神志不清,再找不到来时的路,幸而遇到了公主的师傅,袁天罡道长。”

      “道长算到公主有难,赶到时却为时已晚,于是便把无忧带到了终南山”

      “这半年来,无忧日日待在终南山,是以哥哥纵然找遍长安,也是找不见无忧的。”

      李渊对袁天罡素来敬重,他不仅是秀宁和元霸的师傅,推演五行算数,天文八卦的能力无人可及,所以长孙无忧的病是由袁天罡治好,这似乎说的通。

      长孙无忧说完再不多说一个字,何以后来她衣衫褴褛,血肉模糊的让李世民带回?

      何以回来后日日伏案写作,长孙无忧痴傻十多年,几时读的书,几时学的写字?

      这一切像个谜团一样,长孙无忧不说,便没有人知道。

      李渊正待问什么,却听殿外吵吵攘攘,隐隐的听到什么“赵王”,什么“杀人”。

      几乎是同时,太监慌张来报,“皇上,不好了,赵王殿下要杀了太子侧妃。”

      李建成自立太子以来,只有一个妃子,那便是素锦。

      至于这赵王,便是李家最无法无天的霸王——李元霸。

      李渊和地下的长孙无忧俱是面色一变,李渊率先走出殿去,长孙无忧,丫鬟太监纷纷跟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