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垂拱年间风波 ...

  •   大唐垂拱二年,也是西元686年夏天,崔贤妃与王昭容接连生产。崔贤妃生下唐睿宗的第四子李隆范。王昭容则生了一对龙凤胎,儿子取名李隆业,女儿取名李花山。

      王昭容产后奶水不足,以至于没有亲自给双胞胎哺乳。想不到这样一来,她才做完月子,不出两个月,竟然又怀孕了!

      御医发现王昭容脉象虚弱,有流产迹象,而且,怀孕太密集本来就有损母体,于是他建议:放任这一胎流掉比较好。唐睿宗也同意了。王昭容本人却坚决不肯!她坚持要御医开安胎药,并且白天也尽量卧床休息,以求保胎。

      生性随和的唐睿宗拗不过脾气固执的王昭容。他担心王昭容体弱,只怕禁不起这一胎!起初他想请刘皇后去开导王昭容,偏偏已有子女的刘皇后此时也又怀着身孕,而且已经七八个月了,若由挺着大肚子的刘皇后去劝告王昭容放弃胎儿,恐怕刘皇后会难以启齿,王昭容更难以接受。因此,唐睿宗改讬豆卢贵妃去作说客。

      豆卢贵妃可以想见,这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果然,她进了王昭容的卧房,坐到床边一张椅子上,才开口说皇上派她来,提醒王昭容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倚枕坐在床上的王昭容就面露不悦。

      “皇上请贵妃娘娘来看昭容,想必是为了昭容腹中这一胎吧!”王昭容以冷硬的声调说道:“请恕昭容放言无忌,贵妃娘娘没有怀过孩子,无法体会一个母亲的心境。”

      豆卢贵妃一听,唯恐王昭容误会她自己不能生,才想要别人少一个孩子,于是赶紧解释道:“本宫受皇上之讬,没有推辞,心甘情愿跑这一趟,主要是为了你已经生下来的双胞胎着想!双胞胎兄妹俩还在襁褓之中,非常需要母亲。你不能只想着腹中胎儿,忘了他们俩吧!为了他们兄妹俩,你应当以保重自己为优先!”

      王昭容想到她的双胞胎儿女,心中泛起母性的柔情,态度才总算软化下来。她轻声叹道:“昭容听下人们说过,豆卢贵妃娘娘心地最善良,不但从不跟任何人勾心斗角,而且会真心真意关怀别人。今日听贵妃娘娘这番话,才领略到果真如此!不过,昭容只能心领贵妃娘娘的好意了!”

      “为什么?”豆卢贵妃表示不解:“本宫不明白!你腹中这一胎尚未成形,即使你再努力,保不保得住还是很难说,而你这段时间却得天天吃药扎针,天天多躺少动,不能照顾你的双胞胎,何苦呢?”

      豆卢贵妃见王昭容不语,又接下去说道:“或许因为我受道家思想影响,凡事主张顺其自然。就以我自己来说吧!御医诊断出我有宫寒的毛病,才一直没有生育,换了别人,大概都会想尽办法治疗,但是我认为,既然天生体质不宜受孕,上天的安排自有深意,因此,我决定不吃药。如今推己及人,对你这一胎,我的看法也是一样!若是胎儿正常,你的身子也禁得起,不用这么辛苦保胎,也自会怀胎足月,瓜熟蒂落。反过来说,如果胎气不稳,就不必太强求,更不要为此而赔上自己的健康啊!”

      王昭容多少被豆卢贵妃的肺腑之言打动了几分,但她还是执意说道:“贵妃娘娘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母爱并不讲道理。昭容感觉到自己与腹中胎儿血脉相连,就是全心全意只想要保住这个孩子,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那么,你就不考虑隆业、花山兄妹俩了?”豆卢贵妃又一次提出王昭容的双胞胎。

      “隆业、花山反正有乳母喂养。等昭容平安生下这个孩子,再好好补偿他们兄妹吧!”王昭容以坚定的语气答道:“昭容自信保得住这一胎。”

      结果,王昭容果真保住了胎儿,虽然早产,生下的女儿颇为瘦弱,但并没有任何疾病。唐睿宗给这个女儿取名为李华庄。

      王昭容生华庄时,出血过多,加上她原本在整个怀孕过程都气血双亏,产后简直像是油枯灯尽,怎么调养也无效。她尚未做完月子,就去世了。

      在王昭容临终时,她请求唐睿宗纳她的妹妹入宫,以填补她的位置,替她抚养她留下的三个孩子。唐睿宗流着泪答应了她。

      王昭容逝世以后,唐睿宗内疚很深。他怪自己明明有皇帝的身份,却没有命令王昭容选择自然流产,或禁止御医为王昭容开安胎药!他在豆卢贵妃面前喝醉了酒,哭诉道:“朕真是有史以来最窝囊的皇帝!不但被母后压着,就连对昭容,也由着她,拿不出皇帝的威风!”

      “请皇上别再自责了!”豆卢贵妃安慰道:“当初谁也想不到,昭容保胎的后果会那么严重!皇上派臣妾去劝导昭容的时候,皇上与臣妾都看得出来,昭容硬要生那一胎会伤身,但没想到她会送命!难怪皇上没有强迫她呀!”

      “是啊!听你这么一说,朕心中才稍微好过了一点!”唐睿宗苦笑道:“这几天,朕想了很多,发觉俗话所谓女人生孩子是过鬼门关,真的没有说错。所以呢,你不能怀孩子也好!朕不会勉强你吃那些助孕的汤药,只盼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说着,就伸出一只大手,去握住豆卢贵妃的纤手。

      “多谢皇上!”豆卢贵妃满怀感动,温柔答谢道。

      对于唐睿宗怀念王昭容,豆卢贵妃并不嫉妒,因为闺名王芳如的王昭容最初乃是由武后选入相王府,并非相王李旦自己找来,而且,无论是相王府的王媵,或是皇宫的王昭容,都从不曾后来居上。王芳如算是李旦比较宠爱的女人,但在李旦心目中从未超过豆卢惜。这一点,豆卢贵妃很清楚,也认为王昭容既属于皇帝的后宫,皇帝理应宠幸她,也理当哀悼她的早逝才对。

      唐睿宗厚葬了王昭容之后,决定先把昭容之位空着一年作为纪念,才依照她的遗言,把她妹妹王芳媚纳入后宫。

      王芳媚的名字有个媚字,长相却并不妩媚。她像她姐姐一样身材小巧玲珑,但不如她姐姐貌美。王芳如有浓秀的眉毛与水亮的杏眼,王芳媚的眉眼则只是端正而已,毫不出色。由于她长得不太像王芳如,唐睿宗并没有移情到她身上。她入宫之后,每天都在忙着关照亡姐遗留的三个孩子,很少见到皇帝。

      唐睿宗并非刻意冷落新来的王芳媚。只是母后越来越显示出取代李唐皇朝的野心,使他烦恼不已,提不起劲来欢迎新人。

      这是大唐垂拱四年,也是西元688年。就在这一年,武太后委派她的男宠薛怀义率众拆除干元殿,在原址改建明堂。完工之后,明堂共三层,上为圆盖,有九条龙围绕著顶端的一只凤凰,因而又名为万象神宫。

      武太后一方面以建造万象神宫来立威,另一方面下旨召集李唐宗室聚集于新都洛阳,宣称要一同在洛水岸边举行祭神仪式。

      李唐诸王唯恐这是一场鸿门宴,武太后打算趁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况且他们又听说,武太后的侄子武承嗣献给了她一块号称是从洛水之中捞出的白石,上面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于是,他们认定了武太后有意篡夺李唐天下,都想要先发制人,但难免犹豫不决。其中唐高祖第十一子李元嘉的第四子李撰最早下决断。他伪造了一封唐睿宗李旦写给琅琊王李冲的诏书,陈述皇帝已经被武太后软禁,号召宗室一起出师勤王。

      李冲是唐太宗第八子李贞的长子。李贞的母亲是唐太宗的燕德妃,与武太后是表姐妹,而且交情不错。唐高宗在位时,武后对燕太妃以及李贞、李冲父子都相当优待。然而,时移事往,这对父子眼看武太后抢了皇帝的权柄,并且谋夺李唐江山,就顾不得旧日点滴恩情了。

      李冲分明看出了李撰展示的诏书是假的,却伪装信以为真,并且拿出另一份伪造的皇帝诏书,与李撰共同游说诸王联合反抗武太后,不久就与诸王达成了协议。然而,在诸王约定共同起兵的时间之前,李冲提前发动,并通知越王李贞、纪王李慎、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以及鲁王李灵夔等人。他以为他们会立即响应,想不到只有他的父亲李贞配合他。

      李冲只有五千兵马,不过七天之内就溃败了。武则天任命丘神绩为清平道大总管讨伐,大军未至,李冲已在乱军中被民众所杀。他的父亲李贞则在兵败时自杀。

      武太后追查这场叛乱的起因,派酷吏审讯诸王,迫使最初假传圣旨的黄国公李撰、他的父亲韩王李元嘉,以及鲁王李灵夔、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人全都自杀,他们的亲信也一概被诛。

      唐睿宗听闻此案诛连甚广,不由得浑身颤抖。不过,他原先只为李唐宗室诸王忧心,怎么也想不到,母后一连串的捕杀行动,居然有一天会毁掉妹妹太平公主的幸福婚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垂拱年间风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