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十一 ...

  •   正值酷暑,阵阵蝉鸣声入耳,更令人烦躁,长安城北,一名布衣公子抬头望着一处酒楼的牌匾,询问身边穿着便服的捕快:“就是这里?”
      “大人放心,错不了。”对方顿一顿,又劝道:“大人,这卷册虽不是重要物证,但其中所记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古怪了,如果就这么还回去,怕是要生出其它祸患。”
      布衣公子淡淡道:“这卷册无论落在哪里,都会生出祸患,倒不如交给原主,我们也就听任一回那所谓天命吧。”
      踏入店中,只见店中空空落落,只有柜台边有一个青白色身影,布衣公子定睛一看,不可思议地高声道:“老胡??你怎么在这里?还在搬别人的酒??!!”
      酒肆主人无奈一笑,先将手里新酿好的酒搬到柜上,才开口道:“这位客官认错人了,在下李淳风,正是这随意楼的老板。”
      布衣公子愣了愣,才明白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你与我一个朋友长得实在太像了。”
      “无妨,”酒肆主人看了看他们二人:“两位前来,并不是来买酒的吧。”
      “在下唐真,自登州来长安办事,这一次来,是有东西要交还给李先生。”唐真从袖中取出卷册,交给李淳风:“在下意外获得这份卷册,早有听闻先生是一个御鬼神通阴阳的传奇人物,见这卷上写着先生的名字,就特地来这里交还给您。”
      李淳风微微皱眉,展开卷册,眼中竟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诧异。
      唐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也不多问,施施然与酒肆主人告辞,就向外走去。
      “大人留步。”李淳风叫住这位近日升迁到长安的登州通判:“大人可是在查叶杨一案?”
      “不错,”既然李淳风主动提出了,唐真也不再装傻,他回头审视着对方:“不知李楼主可否告诉在下,为何你的卷册会出现在叶杨的藏身之处。”
      “我并不认识叶杨。”李淳风神色如常:“这《推背图》并非出自在下之手,而是一位名为袁天罡的道士所写。这位袁道长,是在下的恩师。”
      唐真曾设想过许多可能,却万没想到还牵扯到了其他人,可是,若李淳风说的是真的,那为何袁天罡要写上弟子的名字呢?
      “在下同样不知为何这卷册会署上李淳风三字,不过,既然有人邀约李某入局,李某也不会推辞。唐大人今后若有什么疑问,大可以随时来随意楼。”
      酒肆主人的话似是恭敬,却是道逐客令,案件横生枝节,唐真有些头疼,匆匆向李楼主致歉后,就转身离开,正巧遇上尉迟方兴冲冲前来,两人擦肩而过,未有言语。
      红衣武官走到柜台前才反应过来什么,回头看那布衣公子的背影:“妖道啊,那人好像是......”
      “那人是胡青洋的朋友,新任的大理寺少卿,唐真。”李淳风拿起柜台上的笔,在那神秘的卷册上又加了“袁天罡”三个字后,才对着好友露出笑容:“来,尉迟,尝尝我新酿的酒。”
      新酒有梅子酒的醇厚浓香,又有着难以形容的清爽口感,入口有清凉顺滑之感,正适合在这炎炎夏日畅饮。
      “这酒真好喝。”尉迟方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对了,这酒叫什么名字?”
      院中树上蝉鸣正喧闹,烈日当头,闷热得让人昏昏欲睡,酒肆主人伸了个懒腰,趿着木屐走出柜台,坐在好友对面。
      “啊,多少天没有起风了,就叫‘清风迟’吧。”
      “喂喂,就这样吗?”尉迟方看着眼前懒洋洋的妖道:“这也太随意了吧。”
      “随意楼里的酒,随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啊,有人付酒钱就可以了。”
      “妖道啊妖道......”

      茫茫戈壁看不见尽头,黄沙中有一座小城,小城中有间酒家,卸了当初怡红院的招牌,换上了暮雨阁的牌匾。门店不大,店里空空荡荡,女掌柜百无聊赖地拆开一封信,看着看着竟然还笑了:“这个岳老三,才半年功夫,怎么就学会吹牛了?”
      “吹牛?”一个小伙子的脑袋从后厨伸出来:“潇潇姐,你说的是谁啊?”
      “你不认识的,”女掌柜把信折好,收进抽屉,“以前的一个熟人而已,会些功夫,他写信告诉我他收了一个大理段氏的世子当徒弟——他要真有这本事,那你都可以做皇帝了。”
      “潇潇姐,可别拿我打趣,这可不能乱讲的。”年轻小伙计走出来,帅气的脸上还蹭了一道煤灰,看上去有些狼狈。
      “怕什么,这天高皇帝远的。”潇潇不以为意,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叫住正在套马车的小伙计。
      “对了,高二啊,花荣大人每天都会来买一坛‘独清风’,今天太阳那么大,你送货的时候顺路,就去都统府上带一坛给他吧,就说是掌柜请他喝一回。”
      这本是小事,高二却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才不去送呢,让他自己亲自来买。”
      “你小子,花大人好歹还教你射箭呢,你可真是没良心。”
      “就是因为花哥哥对我好,我才不给他送。”小伙计似笑非笑地跳上了车,又道:“掌柜的要是想请他喝酒,就等他来了,当面和他说。”手中马鞭轻扬,小伙计驾车而去。
      路旁的尘土纷纷扬起,小伙计也不在意衣摆上的黄沙,心里嘀咕着:“花大人啊花大人,我高二就帮你到这里了,看这样子,你还要来这里买不少酒呢。”

      老陈是一个隐退多年的江湖人。
      年少时学了身还算不错的功夫,心志高远,就离开家乡去江湖走走看看。
      十几年下来,劫富济贫过几回,伸张正义过几回,爱了几回,也恨了几回,后来年纪大了,一次在湘江畔遇上一个美丽善良的好姑娘,他忽然明白,自己该安定下来了。
      江湖人才辈出,他本就不是最有名的,淡出江湖后也没几个人还记得他,老陈回了岭南家乡,买了座宅院,又买了条船,就这么借着家门口那全岭南最繁忙的港口,当起了船老大,做起了买卖。
      海外有一小国,名曰横国,国中人大多通大唐语言,与大唐通商也没有太多的限制,老陈每年去中原购进些货物贩到横国,又将横国的特产带入中原,就这样来来去去挣了些家底。湘江畔那美丽的姑娘成了他的夫人,还有了四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那年夏天,听闻岭南某地人有个秘方,用生姜加上几味药来煮水,再用那水拿来洗头发,就可以防治脱发,老陈想到横国人普遍偏高的发际线,觉得有些商机,就抽空把那秘方买了下来。
      不料回来路上,竟遇见了一帮强盗。
      强盗头子是一个肥的可以和邻居家的猪媲美的大胖子,还长着一双闪着贼光的小眼睛,老陈归隐前见过他一次,那时他强抢民女,被老陈打掉了几颗牙,没想到多年后,这胖子不抢人改抢钱了。
      老陈已至中年,但对付几个强盗还是可以的,他正预备抽出腰间的软剑,竟不知何处蹿出来一个黄发的年轻人,三拳两脚就把那些强盗打趴下了。强盗头子见状,转身举到劈向老陈,老陈也不含糊,一拳打落长刀,又一拳打了他几颗牙。
      “本以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没想到大哥你也是个厉害人物。”黄发侠客看着老陈,眼中有几分敬佩之情。
      难得见到出手不凡的年轻后辈,老陈心中油然而生出亲切感。寒暄几句后,二人愉快地结伴而行。
      黄发侠客姓胡,来岭南寻人,老陈与他越聊越投机,见他多日奔波满脸倦色,就邀他来家中暂住,胡少侠正愁自己不通此处方言难以找到借宿之地,也就没有推辞。
      回到家中,老陈忙不迭给胡老弟安排屋子,陈夫人带着小女儿出门买菜还未归家,三个儿女们在庭院中嬉闹。那年轻侠客很是有孩子缘,不多时就和孩子们玩到了一块,老陈看着儿女们,也觉得身上的疲倦都消失了。
      “小薷,这面具是从哪里来的啊?”老陈注意到大女儿手里有一个彩绘精致的傩面具,随口问道。
      “二叔叔给我的,”小姑娘眨眨眼,又想了想,“二叔叔说,这面具是他在长安时,用两壶好酒从金吾卫一个画师手里换来的。”
      “阿文回来了?”老陈有些吃惊:“可路过他医庐时,还是大门紧锁,莫不是又走了?”
      “二叔叔是昨天回来的,不过今天一早就去隔壁村给一个老爷爷看病去了,大概要晚饭后才会回来。”
      “回来了就好!”老陈总是一心记挂着这个与他一样爱去江湖闯荡的二弟,如今也可以稍稍放心了。他摸摸大女儿脑袋:“明天你跑一趟,叫二叔来家里吃饭,好不好?”

      明月高悬,陈二公子在自己的医庐里见到了气喘吁吁的大哥。
      “阿文,快,快和哥哥走一趟......”
      陈二公子下意识地拎起药箱,与老陈出了门:“是孩子们还是嫂子......”
      “都不是,是我的一个客人。”老陈一边赶回家一边和弟弟说:“今天约了一个少侠来家里,谁知道晚饭后他不知怎么就晕倒了,怎么叫都不醒,这就立刻来找你了。”
      “我先去看看再说吧。”

      黄发侠客悠悠醒转时,已是第二日午后。
      正是一日中最热的时候,窗户开着,却没有一丝风,身下的凉席早就被汗水浸湿,他看了一会儿的房梁,才想起自己是到了岭南,而不是住在了火焰山。
      “可算是醒了。”老陈松了口气,递给胡老弟一块凉帕子:“昨晚真是把我吓到了,还好我二弟会些医术,给你看了看,他说,呃,那个,你就是不习惯这里的水土,又好几天没睡觉才这样的,调理调理就好了。”
      陈老大说这话时,表情有些古怪,似乎还有话没说出口,年轻侠客坐起身:“陈二公子还有说什么吗?”
      “我还要告诉你,若你再这番成天酗酒不知收敛,受了内伤还不知好歹地妄动内力,不好好睡觉吃饭,五年后,世上再没有一个大夫救得了你!”言辞凛冽还带着怒意,正是推门而入,面若冰霜的陈二公子。
      自己的二弟向来是像水一样温和的性子,自成年后就没见过他冷脸,可昨夜之后,二弟就一直阴着脸,现在更是对着刚苏醒的病人发脾气,老陈尴尬地看了他俩一眼:“好好说话,你们好好说话哈。”
      黄发侠客没有愠怒,反倒是笑了,笑得两撇小胡子翘到了天上:他想起几年前,他离开神水宫,在洛阳最大的酒店喝到胃出血,酒店伙计七手八脚地把他送到仇大夫的药庐。年轻的大夫先像今日这般把他训得狗血淋头,又给他配了整整三个月的药。
      “我一看见你就知道,你永远都不会戒酒的。既然这样,你就乖乖喝药,这样才有命喝更多的酒。”
      “陈二公子,”胡铁花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个并不是很了解,却实在离不开的好朋友:“再给胡某开三个月的药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十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