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金陵城孟家获斩 ...

  •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元宵节后,金陵城仍是繁华热闹,但说这城东河上的游船画舫络绎不绝,歌舞升平,唱尽金陵繁华。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荡在河流之上,声声令人陶醉。一只只花灯随河流漂向远方,携着主人殷切的祝愿,随水而逝。
      “愿乘火烛流,徘徊相映卿。”
      一位年轻的红衣男子独自坐在画舫之中吟道,一边饮尽壶中的酒,花灯燃燃照亮他的眼睛。
      “少当家,庄主来信。”画舫进来一个黄衣女子,将手持的信交到男子手中。那男子将信对着桌上的蜡烛,信烧为灰烬,他淡定地说道:“左右不过催我回山庄,我有事未了,若有处罚也等我了结此事。”
      女子半跪在男子面前,神色恳切:“少当家还是尽快回去较好,毕竟此事不合山庄的规矩……”
      “无碍。”男子起身,轻功飞离画舫。
      那红衣男子在金陵中轻车熟路,一个下午就走了好几条街巷,他一面走一面顾盼,应是在寻人。
      “找了这么多天,连人影都没有,我大丈夫愿赌服输,不是想赖账啊。”红衣男子走在金陵城中一脸苦色。
      此时正值黄昏,金陵城中喧闹声仍是不绝于耳,流水的车马往来不息,各色门面皆热闹红火。
      “可怜女儿姽婳质,终化青冢一缕魂。”
      街旁的醉香楼忽传来吟诗的声音。红衣男子好奇地走进醉香楼,寻声看见一个醉鬼,约摸廿岁有几。
      醉鬼看见红衣男子说道:“我这有一坛遣悲愁,你与我一同尝尝可好啊?”
      红衣男子酒兴大发,接过酒壶,仰头便饮。“真是好酒,我以前喝的都算是劣酒了,今天尝的才是甘醴呢!”
      醉鬼这厢长吁短叹似乎没听见男子说话。红衣男子又说道:“兄台为何事烦忧?”
      醉鬼说道:“你可知金陵城的孟家?”
      红衣男子说着:“知道,这户人家刚犯了罪,满门抄斩,就在今天。”
      醉鬼痛哭流涕:“可惜了,孟家的姑娘,我曾与她有过几面之缘,相貌人品真是金陵城找不到第二个,怎么就被斩了呢!”
      红衣男子心想这人原来悲的是她啊。
      醉鬼接着说道:“这孟家原来是书香门第、簪缨之族,族中均是忠良将臣。虽为望族,却也人丁单薄,如今只剩下孟光启大人家一支,孟家本育有一子一女,长女孟猗黎,正是我所爱慕的那位姑娘;还有那位公子叫孟猗靡,也是极聪明伶俐的,性情不错,常爱仗义疏财,只不过生来腼腆,见到外人为免显得憨笨。
      这个公子颇爱些树木花草,曾不惜重金买下他人庭院的桃树。那人家想着将桃树移栽过去,那公子说:‘万万不可,你要是移动它,未免伤它根本,若它因我受累,我可要羞愧至死,你只要好生照顾好它,容我来看它,我就感激万分了。’
      当时这件事也被传成逸闻趣事。我与孟家关系虽不亲厚,但想到今天孟家满门抄斩我就心痛啊。”
      红衣男子深叹一声,仰头饮尽遣悲愁低语道:“你却不知这金陵尚有遗珠。这……这遣悲愁越喝越愁。”
      男子起身行礼,“兄台畅饮,小弟有事先走一步,若有机会再与兄台饮酒,敢问兄台尊姓大……”只见醉鬼醉得不省人事,男子无奈,摇头离去。
      城外破庙中,黑夜漆漆,桌上如豆的蜡烛摇曳欲灭。正是孟猗靡躲在一角瑟瑟发抖,他虽然身上尚有一些银两,却不敢离开破庙半步。
      半个月前,孟家因得罪圣上而获罪,满门抄斩,孟猗靡因在城外逗留十几日,没想到家中竟遭遇如此大祸,幸而在外躲过一劫。
      现如今朝廷依然捉拿他,他一个富家公子,虽既及冠之年,但是从小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这几日刚寻到一个荒无人烟的落脚之处,不敢随意出去,生怕别人发现。
      这庙中也没有桌椅可休息,孟猗靡身心俱疲,拿出怀里的绢帕,掸了掸地上的灰土,然后靠着一个红漆斑驳的柱子坐下。
      这庙里不知供奉的是哪位娘娘,如今那石像无人拂拭,供养,已经破旧不堪,破庙之中蜘蛛网倒不少。孟猗靡最厌恶的便是蜘蛛网,从前在家里,要是瞧见了定要训斥奴仆,责他们不勤打扫,如今只能受着。
      越是厌恶蜘蛛网,孟猗靡越忍不住两眼盯着,还一边叹气道:“我现下便落魄成这个模样,还不知以后如何过活呢,若是能不被官兵抓到还好,尚且能苟延残喘地度过余生,只是……”
      孟猗靡正想着,突然门外闯进两个大汉,手持大刀面露狠色,凶神恶煞地拿大刀指向他。
      孟猗靡脸色煞白,立刻瘫软在地上,他声音发颤地说着:“大爷行行好,不要捉我回去,我一定感恩戴德!”
      其中一个大汉说着:“你小子说什么废话!快把你身上的钱全拿出来,否则要你狗命!”
      孟猗靡听了才明白,原来是打劫的,他误以为是捉拿自己的。那大汉看他纹丝不动,拿刀直冲向他,孟猗靡闭紧双眼,此次真是回天无力,一命呜呼了。
      突然冷光一闪,桌上的蜡烛终于湮灭在黑暗里。
      孟猗靡眼前一片灰暗。刀光闪现,只听得几声惨叫和撞击声后,庙里突然归于宁静,窗外的月光倾泻在一个红衣男子身上。
      红衣男子把剑架在一个大汉脖子上,那人没料到突然来了这么武功高强的人坏了他们的好事,连忙跪地求饶,看两个大汉鼻青脸肿,红衣男子将剑移开,欲放二人一马,两人见状,便灰头土脸地跑掉了。
      孟猗靡竟然意外得救,他起身走到红衣男子身边:“多谢相救,大恩没齿难忘,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红衣男子将剑入鞘站直了身子道:“我叫甄栗,是云州清阳山庄的少当家,救你并非偶然,乃是受人所托保你无恙。”红衣男子将剑入鞘。
      “恩人受谁所托?”孟猗靡不解。
      “这是我和别人打的赌,不能泄露。”甄栗轻笑,“我在城内找了你数日,没想到你竟在城外。我问你,你以后作何打算。”
      孟猗靡一脸窘色道:“我……我还没有打算。”
      “受人所托,忠人之事。你若愿意随我回山庄,我将你藏身于山庄,如何?”
      孟猗靡眼前一亮,没想到这次终于抓到了救命稻草,他立刻回答道:“好!”
      他突然想道什么对甄栗说道:“我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吧。”甄栗说道。
      孟猗靡颇露窘色,想了想说道:“我父亲、母亲和长姐尸首曝露在外,我心里难安,可否请……”
      甄栗旋即明白:“放心,这件事交给我来办。”
      甄栗回城,找到孟猗靡父母和长姐尸首并置备了上好的棺材神不知鬼不觉地就用马车一起偷运出来。孟猗靡看到尸首痛哭起来,想起以前父母慈爱,长姐呵护,自己虽然被娇宠惯了,不甚读书,也不积极取仕,不求官场文达、功名利禄,但一家子和和睦睦,充满乐趣。父亲这人一直待人宽厚、谦卑有礼而且尽职尽责,到底所犯何事会酿今日之大祸。孟猗靡想到这些无不悲戚,让他们入土为安算是他唯一能做的了。因甄栗着急赶路,孟猗靡在坟前只守了七天,就匆忙离去。
      两人前往清阳山庄,清阳山庄隶属云州地界,骑马也要十日的行程。赶了几天的路,孟猗靡如同受惊的鹿一样,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紧紧跟在这棵救命稻草身后。甄栗想方设法逗孟猗靡开心,给他讲故事或者捉弄他。
      “我说,”甄栗认真地看着孟猗靡“咱们算是兄弟了吧。”
      孟猗靡迟缓地点了点头。
      “我跟你讲,我一点不想回山庄。”甄栗淡淡说着。
      “为什么不想回去?”
      “我父亲这些日子对我极为严厉,因救你耽误了回去的期限,免不了要被打一顿。真不想回去,留在金陵城多好,那个地方可有趣极了。”
      孟猗靡听了莫名地起了寒颤,朝廷捉拿他,他是打死不会回去了。
      甄栗看他依旧郁郁寡欢,从路旁折了桃枝回来给孟猗靡。
      “桃枝初绽,春色景物尽芳妍,桃花呢肆无忌惮,开得好极了,你可不要辜负了。”
      孟猗靡不觉一笑从甄栗手中接过桃枝,仔细赏玩。
      万物本性灵,况复这株桃枝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