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亲事 ...

  •   五月份的苏家异常忙碌,尽管张氏心里头还惦记着玉珠的异常,但田里的活又多又急,一时也顾不上了。
      苏家有水田五亩、旱地十亩,加上开荒的二十亩山地,三房人家忙得团团转。家里头剩下的不是姑娘就是小的,根本当不得劳动力。大房的明德明善在镇上学活计,三房的明书在族学里念书。家里头苏老汉和沈氏到底年纪大了,像是稻子移栽这样要长时间弯着腰的活计根本做不来,几个儿子和媳妇也心疼老两口,让他们在家里头歇着,只是老两口不肯听,还是每日到田里,看看能不能搭把手。
      做饭的事叫玉兰和玉琴包了。
      玉兰要练厨艺,马上就要出嫁的人了,这厨艺是顶顶要紧的,要知道这成亲头一天,就要给婆家做饭。
      玉兰的厨艺是不错的,但是新嫁娘的紧张和忐忑还是让她想要多练练,免得到时候除了洋相。
      玉珠倒是也想帮忙,可她一不会烧火,二不会做菜,只得了送饭的差事,还是和玉琴两人一道的。
      家里的人都在地里,送饭都得用竹编的大筐,再加上里头的饭食,玉珠一个人可是拿不动的,得和玉琴两人一起抬。
      起初几日,张氏还怕玉珠受不住,没想到她这次倒是坚持了下来,也没叫声苦。

      半个月农忙下来,苏家一大家子都瘦了不少。
      张氏本想空下来好好和玉珠谈谈,没想到玉兰未来的婆家却来人说要把婚事提前。

      南平这一带的婚事和别处差别也不多,大户人家走六步: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村里人家没那么多讲究,只要媒人说合,两家同意,问过八字,男方下了聘,就等日子到了成亲。
      玉兰的婚事本来定在十月初八,没想到这才五月底,男方就派人来了。说是家里头的叔公怕是不好了,人眼看着进气多出气少,就怕十月初八前没了,男方要守孝,这亲事就耽搁了。这叔公虽然不是至亲,但没有子女,对玉兰的公公是当继子在养,他要是没了,玉兰的公公得给他捧灵摔盆,一家都得守孝一年。
      苏家众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应了,把婚事挪到了六月底。
      玉兰今年才十五倒是不大,可男方那头却是十九了,守孝一年就二十了,到时候玉兰再嫁过去,怕是要被急着催孩子的事了。

      婚事一提前,苏家整个都忙碌了起来。一个月的时间,要把嫁妆规整好,几个男人忙着做木活儿,女人们却是忙着飞针走线,新人盖的被子、垫的褥子,都得做新的。
      玉兰也是不得空,她那件嫁衣只自己裁了个样式,上头的绣花可还是没动过的,一听日子提前,也急了起来,顾不得别的,只好拉着玉琴一起帮忙动手。

      玉珠倒是没被指派活,可玉兰平日里对她很照顾,处处都容着她的小脾气,就想做点小东西给姐姐添妆。
      洗头水、研磨皂玉珠都是备好了的。
      秦恒前些日子把作坊开了起来,第一批洗头水做了些小样,玉珠拿来用了用,和她做的差不多,而且秦恒装洗头水的瓶子都是顶的特制的瓷瓶,上头烧的时候刻了一棵峭壁松树,看起来十分雅致。
      玉珠不客气地要了几瓶,又把家里头剩下的研磨皂仔细挑选了几块,放在小木盒子里倒也是满满当当的,也玉珠却嫌弃不够。
      洗头水和研磨皂都是家里头做的,不算她的,她也只是借花献佛,可到底再加些什么,她一时也没主意。
      她的医书还没看透,更要紧的是,她一向惫懒,不认得村里头、山上的花花草草,就是知道方子,一时也找不到东西来做。
      玉珠托着腮,坐在窗前思考。

      “玉珠”
      张氏急急忙忙推门进来,掏出五文钱放到桌上,说道:“你帮娘去孙婆婆那里买点豆腐回来,娘得会儿做菜用。”
      “恩,娘我这就去。”
      玉珠拿起钱,就出了门。
      孙婆婆是村子里做豆腐的,她家的豆腐又细又滑,用来炖汤不会散,口感也不老,嫩嫩的,玉珠很是喜欢。用来做麻婆豆腐也很好吃,不过家里头口味偏清淡,很少做。

      玉珠到了孙婆婆家,孙婆婆正在磨豆子,见到玉珠觉得这小姑娘倒是眼生,便问道:“你是谁家的娃娃,怎么到我们秀山村来了,是不是跟着大人来走亲戚的?”
      玉珠红了脸,不好意思地回到:“孙婆婆,我是玉珠,是村南边苏家的孙女。”
      “村南边?是不是苏老二家的啊?”
      玉珠点点头,将五文钱递过去,说道:“婆婆,我娘让我来买豆腐,要五文钱的。”

      孙婆婆停了下来,用一旁的粗布擦了擦手,接过五文钱,冲屋里头喊道:“老大媳妇,有人买豆腐来了,你包五文钱的出来。”
      里头立马传来回应:“哎,娘,我马上拿出来。”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褐色土布衣裳的妇人从里头走了出来,手里拎着一个篮子。
      玉珠看到篮子,才想起来自己没带盛豆腐的东西,看着孙婆婆,怯怯地开口道:“婆婆,我忘带篮子了,能不能问你们借个篮子,我到了家,马上拿回来还你们。”
      “这有什么。”
      刘氏从儿媳手里拿过篮子,递到玉珠手里,说道:“你只管去,这篮子不急,哪里还少了一个篮子呢。”
      玉珠接过篮子,冲着二人道谢,便小心翼翼地提着篮子回家了。
      到了灶房,找了个盆,将里头用荷叶包好的豆腐放到盆里,才提着空篮子,小跑着去了孙婆婆家。

      孙婆婆见到玉珠气喘吁吁的样子,一张小脸红扑扑的,觉得这小女娃真是可人爱的,刚好她锅里煮了豆浆,便舀了一碗给她。
      玉珠推辞不过,只好喝了豆浆告辞。
      孙婆婆的豆腐做得好,除了手法秘方,她家的豆子也是品质好的,玉珠嘴里回味着豆浆的味道,不厚,却丝丝滑滑的,有单纯的豆子香味,很是好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亲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