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被攻略的悲情男主(十一) ...

  •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三年已过。

      自两年前柳延之迎娶江素媛,而后正式上任成了镇抚司的一员,两年来柳延之的官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晋升。

      皇帝将其送进镇抚司,一来是爱惜良材,打算把柳延之这块美玉好生打磨一番,二来也算是私心作祟,顺便帮自己的女儿出一口恶气。

      皇帝想到了开头,却没料到柳延之在镇抚司中如鱼得水。

      除了刚开始旁观上官审讯,亲眼目睹招呼在犯人身上的刑罚而心有不适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迅速的融入了镇抚司的环境中。

      柳延之背靠柳江两大世家,自身又曾是六元及第的状元,所创柳体让圣上赞不绝口引得天下文人争相模仿,镇抚司虽深受皇帝信任,但却不敢随意欺压盛名远扬的临风君。

      但柳延之到底是文人出身,即便他身聚无数光环,但终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镇抚司中绝大多数人难免会对他有所轻视,尽管这些轻视不是居于表面,但身负特殊异能的柳延之仍准确的捕捉到了这种情绪。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柳延之不会无脑的把事情挑明,他除了在苏宜的事情上糊涂了些,其余方面的情商还是挺高的。

      让镇抚司上下对他有所改观的是一件杀人案。

      兰陵是大楚皇都,天底下最繁荣的城市,亦是藏污纳垢的所在地,皇都有宵禁,但某些特殊的日子是不禁的,比如说:上元灯节、中秋团圆节等。

      命案便是发生在中秋团圆夜。

      兰陵最大的潇湘楼里,镇国公家的小孙子于众目睽睽之下从楼上坠落,当场身亡,而且其所处包厢除了他自己没有外人,店伙计也没看见有另一人单独从包厢出来。

      镇国公年轻时征战沙场,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可以说若是没有镇国公一家的牺牲,大楚压根没有机会实行新政发展国力,而这个死去的孩子正是镇国公仅余的小孙子。

      镇国公本是一普通小将,年轻时杀伐果决,死在他手上的敌寇不知凡几,他的军功都是他自己拼命挣出来的,后来荣升一品镇国大将军。

      那时大楚并不如现在这般安定,周边两大强国虎视眈眈,边关时有动乱,大将军亲自披挂上阵,其膝下三子亦一一追随,然刀剑无眼,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伤亡,大将军的三个儿子为了家国全都埋骨在边关的暮云镇里。

      大将军一连经历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加上年纪渐大,身上旧疾复发,便主动请辞在家养老,皇帝怜他连失三子,又看重他对大楚的忠义,便册封其为镇国公,让其定居兰陵。

      镇国公只剩唯一一个小孙子,自然是万般疼爱,可光明磊落四个大字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他的疼爱一直都是秉承着最基本的教导之责,虽然他没有让小孙子学习武艺,但他一直都是以君子的标准培养孩子,而这个小孙子身体中流淌的血液与其祖父以及父亲如出一辙,他成了一个正直刚毅的好儿郎。

      可就是这个被镇国公倾心培养寄予厚望的孩子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大街上,而且还是在中秋团圆夜里、在这个合家欢聚的特殊日子与家人天人永隔。

      镇国公自问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对大楚对数万百姓都问心无愧,他没想到临到老了连唯一的小孙子都保不住,若非想要找出杀人凶手,他在得知孙儿身亡的那一刻就挥刀自尽了。

      镇国公历经两朝,皇帝对这个老臣亦是十分敬重,对于潇湘楼杀人一案自是十分关注,当即下令让镇抚司彻查。

      潇湘楼是兰陵有名的风雅之所,每逢佳节这里必是兰陵公子哥的必会之地,故而中秋团圆这一天在此地喝酒畅谈的人有不少都是名门贵族子弟。

      镇抚司接到皇帝命令将在场所有人等,不论男女老少,亦不论地位尊卑,有一个是一个全部带进了镇抚司。

      这一抓,把兰陵一半的家族牵扯进了杀人案里。

      所谓法不责众,这些个细皮嫩肉的公子哥,里面还有不少名门贵女,哪肯在镇抚司常住?不到半天就吵着嚷着要出去,镇抚司授命彻查杀人案,对于这些人的要求自然是视而不见。

      可一来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这些人与案情有关,二来他们个个地位尊贵,镇抚司轻易得罪不得,镇抚司向来以刑罚出名,然而这些刑罚此时却是用不得,若是把这些个小公子吓了个半死,他们身后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七大姑八大姨估计能跑过来砸了镇抚司的大门。

      打又打不得,审问又不配合,镇抚司上下闹的鸡飞狗跳,最后不仅没有找到一丁点的蛛丝马迹,还得花费大力气安抚众人。

      这些公子贵女身后的靠山个个跑到宫里哭诉,皇帝顶不住压力,总不能一日不查出真相就一直把人扣在镇抚司里吧,索性直接给镇抚司下令让其十日之内查明真相,这一下整个镇抚司愁云惨淡、乌云盖顶。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连个嫌疑犯都找不出的时候,柳延之临危受命,自请亲自审问被关押在镇抚司里的众位公子小姐。

      柳延之毛遂自荐是有自己的考量,镇国公一生为国,半生征战沙场保卫国家,没道理让这般忠义之人不明不白的失去孙子,身为镇抚司中的一员,若是不将凶手绳之以法平息未亡人心中的怒火,他自己良心难安,所以他想到了自己的异能。

      利用异能便能轻而易举的寻找的真凶,于审问之时找寻破绽,一步一步蚕食凶手的理智、攻破凶手的心防,便不愁凶手不会自乱阵脚。

      柳延之在大堂沏茶品茗,把人挨个带上来聊天喝茶,他态度亲切、声音和善,轻描淡写的询问线索,不动声色的试探着每一个人,若非身在镇抚司,不知情的还以为这是故友重逢推杯畅饮呢。

      就在大家都觉得他在胡闹之时,柳延之陡然朝淮阳侯家的大公子发难,笃定对方就是凶手。

      淮阳侯家的这位大公子是典型的纨绔子弟,贪花好色、欺软怕硬,又被柳延之句句戳穿内心的想法,不过半个时辰便心理崩溃,一边痛哭流涕一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据这位大公子交代,他是临时起意、失手杀人,而后一直躲在门后,当众人一涌而入之时浑水摸鱼混进人群当中,然后随着别人一同离开案发现场。

      事情真相大白,镇抚司里谁也不敢再小觑柳延之,后来证明,只要经由柳延之亲自审问的犯人,不论是谁都会露出破绽,偶尔刑部遇到硬茬子,不惜豁出脸面也要到镇抚司里借人。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柳延之自此官途通畅,短短两年,连升三级。

      ****** ******

      “夫君。”

      柳延之今天休假,刚回到后院,江素媛就挺着大肚子,在一众丫鬟的搀扶下起身迎了上来。

      柳延之加快脚步,一手扶着江素媛的臂膀,一手虚托着江素媛的腰,“今天休假,不妨陪夫人出去走走?”

      江素媛脸上溢出温婉的笑容,自大夫查出她有身孕,夫君便住在了书房,又婉拒了她安排的通房侍女,每到休假之时都会过来陪她,从不出去拈花惹草,与兰陵其他的公子哥相比,夫君是少有的洁身自好。

      江素媛眉目如画,只不过随着腹中胎儿长大,脸上有些疲色,柳延之配合着江素媛的步子,缓慢的走在园中看风景,其实园中的风景也没什么稀奇,别说柳延之这个自小在这里长大的,就连嫁进柳家的江素媛,历经两年,再好看的风景也看腻了。

      只不过,柳延之与江素媛都十分享受枕边人的陪伴,他们之间虽然没有爱情,但有家庭的责任与长时间相处的亲情,二人夫妻一体,荣辱与共,不久之后还会迎来一个小生命,这个小生命是他们血脉的延续,他们会教导他、爱护他,看着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爱情是生活的调味品,若是在一个家庭中双方恰好是自己的爱人,那自然是幸福幸运的,但世界上更多的是因责任与亲情而组成的家庭,他们之间或许没有爱情,但他们同样会守护对方,同样会相携到老、不离不弃。

      生同衾死同穴,一同享受后辈子孙的供奉,这就是夫妻。

      柳延之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那不堪回首的过去了,于他而言,三年前已经斩断了对苏宜的爱恋,现在偶尔回想起来那个为爱抛弃一切的自己,总觉得云里雾里不大真实,可每次在镜中看到自己年少白头,都不断的提醒着他,那是真实的,是切切实实发生过的事情。

      可发生过又如何呢?如今的他不再悲伤,不再憎恨,他会守护好自己的家族,爱护妻子保护孩子,当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儿子,一个疼爱妻子的好丈夫,还会成为一个严苛慈爱的好父亲。

      往事如过往云烟、镜花水月,过去的终究是过去,而今,珍惜眼前人,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才不会让自己后悔。

      柳延之含笑看着妻子,侧耳倾听对方温柔的话语,春光融融,暖风和煦,似乎吹进了他的心田,这一刻他无比感激灵魂当铺,若是没有机缘巧合进入灵魂当铺,如今的他会是何种境况?

      他想,应该早已死在青芒山上了吧。

      不过,幸好上天待他不薄,给了他知道真相的机会,还赋予他特殊的能力,让他能够弥补自己的过错。

      柳延之回想当初在当铺里见到的顾禹,那般风姿俊逸、品貌非凡的男人该是何等尊贵的人物?

      ****** ******

      明乾三十九年,颉榆皇太子亲自出使大楚,席间得见平阳公主,望之倾心而当众求娶,帝未允。

      “父皇,”平阳展袖而拜,“女儿愿意出嫁颉榆,恳请父皇应允。”

      “不行,”皇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平阳的请求,“朕只有你这么一个闺女,我不会让你远嫁颉榆的,若是那颉榆皇太子真要迎娶大楚公主,大不了朕从宗室里过继一个养女,再册封为公主出嫁颉榆。”

      平阳沉默了一会儿,她依旧貌美骄矜、风华绝色,比之三年前眉宇间少了一些天真、多了一丝坚毅。

      “父皇,颉榆此次来我大楚目的便是修两国之好,颉榆国力昌盛、民富兵强,若是您随意拿一个养女糊弄,恐怕颉榆皇室将心生不满挑起两国矛盾,再有仓临国一直在边境扰民作乱,当年虽被镇国公坑杀十五万大军,但这么些年休生养息国力必定有所恢复,若是此时惹恼颉榆,颉榆与仓临两国联合攻打大楚,以大楚目前的兵力实在难以抵抗两国大军。”

      平阳平静的好像在叙述旁人的婚事,“若是我嫁到颉榆,便是同修大楚与颉榆百年之好,但凡大楚下一任帝王如同父皇一样爱民如子、知人善任,这百年之好便会一直延续下去。”

      平阳目光灼灼,眼睛里似乎有火焰在跳动,亮得惊人,“我生于皇家,从小锦衣玉食、奴仆成群,所享受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大楚子民所给予的,父皇为大楚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每日无不在为大楚的强盛安定而努力,我身为大楚公主、您的女儿,也该为大楚、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皇帝鼻下一酸,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女儿,心中百般滋味虬结在一起,起伏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下来。

      “朕的平阳长大了,以前朕总宠着你,希望你快快乐乐的长大,不需要学习诗词书画,亦无需了解天下苍生的艰难,可如今看来,老师将朕不愿教导的东西全都教给了你。”

      平阳粲然一笑,“小时候不懂事,若是没有帝师的教导,如今的我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平阳长舒一口气,再次躬身而拜,“父皇,不过是一桩婚姻而已,若是能换得大楚千万百姓的安宁,我愿意远嫁颉榆,恳请父皇同意。”

      不过是一桩婚姻而已?

      这话说的如此轻巧,却又那么沉重,这个昔日里只知追随心爱之人的小女孩终于懂得了什么叫做家国和责任,成为大楚真正的金枝玉叶。

      一个月后,颉榆与大楚两国联姻的事情昭告天下,平阳公主远嫁颉榆终成定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