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秋闱 ...
-
当今所处朝代,与澹雅了解的有所不同;看官职称谓,与汉魏时期极为相似,但官员选拔已开始使用科举取士,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已然超越隋唐时期的选拔制度,完善程度可比拟明朝。
澹雅走入考场,微一偏头,上位端坐着朝廷委派的提督学政;其人面色严肃,目不斜视,眉目间有股浩然正气。
澹雅眉毛微挑,心下已清楚此人身份;
国子监首席学政王霖儒,竟是这位大家。
王霖儒是史学大家,为人正派,治学严谨,固守礼乐,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顽固;但其讲学之精妙确实让澹雅十分神往。老师也多次提及他的文章,言语间也不吝赞赏。
“皇帝遣派他来洛阳担任这次的秋闱提督学政,难道这儿有那位相中的人吗?”
微眯着眼,澹雅在脑海中过滤了一遍之前院中的名家子弟,却也未曾想到有谁值得高高在上的那位在意。
突然,神色一怔,眼中一道锐利的寒芒直射到西侧的清冷男子;莫非是他?
见王霖儒不断地瞥向宫延澹雅肯定了猜测。但转瞬又陷入了疑惑,毕竟,能得到那人的青眼有加,不只需要博文之才赋、通达之巧思,还应该是高官显宦或名家子弟,才能对局势的推动有所裨益。可那束巾帻、披儒袍的一介布衣,虽说可能才华出众,但乡试刚刚开始,杏林中还未有他的名气,又是凭什么能得到陛下的瞩目呢?
双手交叠,左手轻轻摩挲着右手手腕,澹雅陷入了片刻的思索。
“时辰到,考生起笔应试。”主考官向右请示,王霖儒轻轻颔首。
澹雅收住游离的心思,眸色晦暗不明,半晌,提笔,饱沾了墨,流畅的行文即跃纸上。
自秋闱已有半月,众多考生都在焦灼中翘首以盼;有举人的身份才有参加京城会试的资格,谁也不希望自己寒窗苦读的数十载光阴与学费都付诸东流。
八月的考生应试风潮渐渐平息,九月秋风吹黄了田亩上的麦穗;洛阳城里龙腾虎跃、暗争锋芒的应试局面早已被往来的繁荣商旅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