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雁来 ...

  •   秦筝看到面前少年的脸像花一样,突然开了。
      君玉引荆轲落座,上酒。秦筝此时才问起荆轲失踪之事。
      “哦,我是被好兄弟救了,晕着也没办法留个记号,是不是耽误你事情了……”
      “完全没有。倒是你那位好兄弟,是否要一起来一杯?”秦筝说着向荆轲背后示意,荆轲这才看到韩申就站在竹帘背后,影影绰绰。
      荆轲完全没有被跟踪的惊愕和愠怒,反而极热情地拉过韩申向秦筝介绍。韩申却毫不领情,拉起荆轲就向外走。
      “喂韩大哥你……”荆轲只能向秦筝道:“我住城西,别忘去找我!”
      秦筝:“……”在下看着很像诱拐少年的渣吗?
      “跟紧韩申。”
      君玉阖首,自去安排。
      窗棂响动,乙翻窗而入。
      “雁来了。她说,此处人多眼杂,不便现身,请主人移步。”
      七拐八拐之后,秦筝来到小巷的深处。此处挤满了贫民乞丐,衣裳单薄的妇人聚在井口汲水洗衣,只为井水温热,几日前的大雪压塌几处民房,也不见修缮的影子,雪融化后道路泥泞,几乎无处下脚,不见嬉戏的孩童,近乎死寂。
      繁华背后总有贫困和无望衬托,都城也不例外。
      推门似乎推开一片天,干净的小院,院外院内有几人状似无意地监视。
      此时雁才停下脚步,她是个长相很普通的女子,但同鸠一样,掌握着秦国在燕地的所有细作杀手,而秦筝此行主要的目的,就是来找她。
      秦筝素不喜客套拖延,入座后直接问起雁关于樊於期之事,语气也有对雁的暗杀行动迟迟没有下文的责怪之意。
      “主人恕罪,且容雁禀告。雁收到消息后,确实组织手下布置刺杀,只是很快传回消息……”
      城西,荆轲跟在韩申身后,几次欲言又止,倒是韩申先开了口。
      “你也看出那秦筝身份非凡?“
      “确实。“荆轲道,”他一路上根本不像个商人,可也看不出他的身份,我倒觉得,他是否是姚贾之流,赵国危在旦夕,他趁机来搅乱燕国?“
      韩申道:“也有可能,若真是如此,要早日告知燕太子才是。“
      “燕太子?质秦逃回的太子丹?韩大哥如何认识这等人物?“
      “啊?呃……旧事罢了。话说你和公孙姑娘的去处,可想好了?“
      荆轲苦笑:“我是无妨,恐怕师妹她禁不得奔波之苦,若能安顿好她,我是怎样都可以。“
      “真的不考虑留在燕国?到时哪怕去匈奴也好。“
      “燕赵唇亡齿寒……“
      “六国谁不是唇亡齿寒?照荆兄弟这么说,只能直接入秦,才能得长久的安宁了。”
      说罢,两人齐齐摇头笑起来。

      秦国王室宗亲间一直有一条流言,自秦王政登基便无缘无故流传开了。因着这条流言,秦国还赔上一位公子,秦王政赔上一个王弟,甚至先庄襄王的死亡也有它的影子。
      然而这条流言却和每一条市井流言一样八卦无稽。
      秦王政不是先庄襄王的亲生子,而是吕相吕不韦和赵太后私生子。
      没有人去证实过,因为当事人要么权势滔天,炙手可热,要么黄土白骨,或不见天日。
      世事更是无稽。
      而雁迟迟不下手,就是探听得知樊於期手里掌握着当年秦王政未降生之时吕不韦与赵姬的一封秘密通信。
      里面什么内容,不言而喻。一封信,足以使樊於期有足够的底气反叛,令太子丹倾全力保住他。
      更何况,信的内容此时并不重要,就算信上是空白一片,樊於期的行为能传达出的信息,已经让天下人对流言深信不疑。
      问题是,樊於期为何还不公布?是太子丹还没做好准备吗?
      “信在何处?燕王宫?”
      信并不在燕王宫,它甚至不在蓟城之内。
      “城外十里,太子丹别苑,有座千金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