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缘来是你“挨着” ...
-
九月,一个在北方早已是看见秋叶遍地的季节,然而在位于南方的海城,这确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季节,夏天正当壮时。
烈阳毫无保留的映射在大地,给喜欢踩影子的人留下一片广地。
沈舒晓,就是这在令人焦躁的季节里毫不顾忌,选择洒脱踩影子的人。一步一步,细细腻腻的,踩因为焦躁夏日而走得匆匆忙忙的,踩倒影在烈日大地上的,一动不动的街头建筑,踩跳跳跃跃的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沈舒晓,能在令人烦躁的温度下,制造美好,欣赏自然,欢欣踏上即将在那度过三年青葱时光的海城一中的影子,没有同龄人因燥热天气透露出来的泄气,有的只是那踩上即将在那度过三年时光的高中影子的舒心一笑,溢出的是满满的憧憬与信心。
这就是沈舒晓吧,如其名般的含义,晓得在任何情况下都怀着舒心,用这种舒心变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力,来去面对生活。
沈舒晓,出生于一个小康之家,母亲在外企上班,父亲经营一个茶庄,做着茶生意,家庭氛围较为开明宽松,也由于父母的原因,从小受到经商意识的熏陶,有着与同龄人与众不同的经济洞察力,也正是拥有着这份对事物敏锐洞察力的她,巧妙地夺取了海城市中考的第十名,以市第10名被海城一中录取。
此时,火辣的阳光依旧如初,尽管焦躁至极,舒晓笑容依旧有增无减,她抬起头,直勾勾地看向“海城一中”那四字,怀揣着无限的憧憬,暗暗下定决心,轻声有力地道出那句:“未来,就是你了。”她甩了系得高高的马尾,扯了妈妈刚给买的她最喜欢的流苏型背包,踏进了未来三年的高中年华。
走进海城一中,开始吸引着她的是一道道校内的风景,这里有她从青春电影里看见的,一片宽阔的草坪,草坪旁边还有沁人心脾的湖泊,还有那校园情侣都会走的长长,有大树掩护着的校道,远远望向校园操场的方向还有一座凸起的小山包,屹立在操场的旁边,可以被视为海城一中自然界的保护神。
沈舒晓于此景不禁唏嘘感叹:“果然是不负海城一中的盛名,果然不亏。”嘴角上扬的弧度更大了。
但很快,沈舒晓便被那操场的阵阵呐喊愣住了,嘴角的弧度渐渐僵住了,是高三学子的呐喊:“我一定要成功,我必须要成功,6月骄阳我不怕你,金榜之名必夺取。”嗯,沈舒晓瞬间忆起当时在搜索引擎上广大群众对海城一中的评价:校园景色勘称唯美,应试教育的典范,高考工厂!
刹那,沈舒晓懂得了那句,天堂跌落到地狱,速度根本无法预估。
骄阳温度依旧如初,但此时沈舒晓已并不觉得有多热了,因为一场教育冷水由头泼到脚,岂有不凉之理呢?
沈舒晓披着丝丝凉意,疾步走向此时人群密集度极高的广场的班级公示栏,一目十行的寻找着s的字母,以求投入未来生活的班级大怀抱里,探寻点暖意。
寻寻觅觅中,终于寻觅到那个熟悉的字眼,被分配到了一班。得到指示后便穿越过层层人海,这过程中夹杂着黏黏糊糊的汗臭味,在人海中解脱的那一刻,沈舒晓长呼一声,小跑逃离这可怕的人海。
走到新高一生学习的北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站在走廊的人群。因为大家是初来乍到,来自海城市的不同地方,素不相识,外向的早已结伴聊天,内敛的便静静的站着。沈舒晓刚巧属于中间这类,不特别动,但也不特别静,但是拥有着敏锐洞察力特质的她,此刻,选择静观其变,“敌不动,我不动”,静静站着。
就在彼时,一段对话有意无意的窜进了沈舒晓的耳朵里。
“大雁,那个,你知道吗?海城一中的第一名,就是以一分之差挨在你旁边的那个,是女的。”此时说话的男生剪着一袭乖宝宝的平头,上身白色短袖,下身着黑色运动裤,外加气垫跑鞋,语气中略带丝丝不屑。
“噢。我知道了,乖,麦花,去卖花吧。”话毕,那个号称大雁的男生轻轻锤了那个叫麦花的胸膛,轻轻一笑,阳光透过走廊外的层层叶子映射在他脸上,身上透出阳光帅气怎么也遮挡不住。
“什么呀,你就不想认识一下挑战你权威的人吗,是女的”话未毕,铃声便响起,新生的班主任亦陆续到场,名叫“大雁”的耸了耸肩,走进教室,似乎是在回应那个和他很友好的“麦花”。
“麦花”见到此景,亦疾步走向前去,揽起他的肩膀,似乎在加强自己的说服力。
沈舒晓对于这段对话情景的结束,轻微地瞄了一眼他俩走进的班级牌“2班”,嘴角微微上扬,轻吐一句:“interesting。”便进了教室。
走进教室,迎来的便是极其传统的自我介绍,还有传统的老师说教,校园位置的带领参观。新生的第一天可以说过的浑浑噩噩。
或许是被早晨的具有高考工厂的味道的高三人呐喊浇灭了这一天的热情,或许是因为未来三年不是自己所憧憬的自由校园,而是即将重新踏入应试教育牢笼的现实的满满失望,或许是今天在走廊里的对话里透露强烈的竞争意识的丝丝焦虑。
这种种或许都让沈舒晓的心忐忐忑忑,尽管到了下午,大地仅余留阳光的尾巴,但沈舒晓的忐忑焦虑让她变得无比灼热,早上踏入校门的舒心所剩无几。
放学的音乐声一下,沈舒晓抓起流苏背包,一路小跑出校园,走到校外的一刻,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校外的新鲜空气。最后,心里不禁长吁一声:牢笼里的味道真不是盖的,分分钟让人窒息。
沈舒晓,住在海城市中心,离海城一中较近,步行也只要半小时,所以选择不住校。正是因为这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舒晓攒足了空间优势,时间优势,让她能够在来回的旅程中,感受着这城市的车水马龙。
未来,自己也即将成为在拥挤街道上行走着的上班族的个中一员吧。
可能是呼吸着的是校外那独具自由气息的空气,没有校内那般的压抑,回家的步伐格外悠哉游哉,到家时,天空上已经挂上一块渺无边际的黑布,稀疏几颗繁星点缀着,黑漆漆的。
熟练地拿出卡,“嘀”的一声,把小区与外界的门机械地弹开,一如既往地和保安微笑,以示礼貌。
打开家门时,扑鼻而来的已经是准备好的饭菜香,迎面而来的是父母亲和蔼知心的微笑。沈舒晓亦展起舒心笑容,道:“海城一中果真是不负盛名,很大很漂亮”此时话未毕,嘟起小嘴,略微抱怨“嗯,高考工厂的威名也不是虚的。“
沈爸面对女儿海城一中的褒贬,扬起嘴角,摸了摸舒晓的头发,说:”没关系的,吃饭去,爸今天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鱼头煲。”
沈舒晓,此时心房里渗进了满满的温暖,重重地点了点头。
饭毕,冲了澡,便回到房间,没有在客厅里逗留太久。一来,客厅里播的是老妈的最爱,肥皂剧,而舒晓一向不喜看肥皂剧。二来,是需要一个时间整理思绪。
回到房里,脑海里涌现的美丽外表包裹着的高考工厂,海城一中,还有那挥之不去的对话,那一句“你就不想认识一下挑战你权威的人吗”
现实与理想总是那么的楚河分明,这两者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原以为高中可以不似初中那般那么压抑,结果是压抑只会随着级别越来越高而加剧。
一直低着的头想要抬头看看时间,结果却是瞄到了书架上横着的一排财经杂志,内心不禁暗涌,既然现实已经是这样了,还停在原地回想干什么,前进,沈舒晓,你需要的是前进,不是原地踏步。
眼珠子定定地盯着那那行财经杂志,吐出一句:“嗯,你的梦想在那里。”随后便抽出笔筒的一支钢笔,从珍藏的笔记本里撕下一张干净的纸,强有力地写道:唯有走过那些你不想走的路,你才有走你想走的路的资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纸上的一行行楷,随意中带有的是亘古不变的决心。
就是这份亘古不变的对梦想的追随知心,让她在期中考里取得了班里的第一名,但是遗憾的是这次没有像中考那般幸运能够取得第一,稍稍逊色的落了个第二名。亦是这份遗憾也让其好奇那位挨着她的第一名是谁?所以在颁奖会上,竖起了耳朵听了那句“第一名,高一二班的严振。
不听也只是遗憾,听完之后涌上心头的是不甘心,那位仁兄以一分之差力压她!“Interesting”不甘中飘过这样一个单词。
不知是老天爷听到了她的好奇心,还是棋逢对手终须相对的道理。让双方都有了一个认识的机会,市里要组织中学生综合能力大赛,学校要求从各年级抽取10个学生,分级进行培训,参加比赛。说是抽取,实则亦是教育里面的潜规则,为了必须得奖,高一年纪领导早已下达了抽取年级的前十名,这分明也是一种无声宣告,此次抽取人员来自一二班,虽然海城一中宣称是平行分班,但是一二班聚集招生批次最厉害的学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所以,当广播里着急参加综合能力赛学生时,便疾步走去综合楼,一睹那位挨着她的“芳容”。走到广播里召集到的教室,只见两个人坐在里面窃窃私语,仔细一瞧,便是开学那天在走廊唏嘘的那两人。那句“你就不想认识一下那个挑战你权威的人吗”荡漾在脑海里,不禁哆嗦了一下,快步走到里面,没多想坐在了那两人的后面,希望能借助他们的背,来挡挡尴尬,也顺便抓抓马尾,整理思绪。
突然,一句:“你也是来参加综合能力赛的吗?”拉回抽离的思绪,也抬起用手托着的头,望向那天被喊为“麦花”的男生,回应道:“是啊。”
“女中豪杰啊!很高兴认识你,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麦桦,麦就是那个麦,桦就是桦树的桦。”话毕后,麦桦点了点头,以示尊重。
听到这番中规中举的自我介绍,可谓是没有一丝笑点,但沈舒晓还是忍俊不禁,边笑边说“:原来,那个麦花的名字是这个缘由,哈哈,你好,我是沈舒晓,就是你口中那个挑战权威的人。”
话毕,一直没有转过身的那位“大雁”仁兄转了过来,意味深长地看着沈舒晓,轻声语出:“噢,原来是你挨着我,你好,我是严振。”
沈舒晓,恍然大悟,回应道:“原来也是你挨着我,严振,哈哈,大雁仁兄,请指教。”
两人相视一笑,阳光透过玻璃映射在他俩校服上,以庆祝他们青春时光里的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