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正在招呼客人的小三子,闻言“哎”了一声,不慌不忙的伺候走了顾客,才跑到掌柜的身边。掌柜的看了又看“佛丝忒”三个字,放下账本,低声嘱托到了跟前的小三子,说道:“你去李大盆子村里打听一下,最近李家出了什么事儿,对了着重打听一下,李大盆子改名是怎么回事儿,是不是许了人家了?”
      小三子是店里的老人儿,知道李大盆子住哪个村儿。

      掌柜的很是关心李大盆子的婚事,因着他们东家二夫人有一次来柜上,正巧看见李大盆子了,心里喜欢这姑娘,就想着许给自家儿子。一打听,李大盆子是李家的童养媳也就作罢了。后来李家儿子夭折了,过了得有三两年的时间,二夫人家挂着,便又派人去问过,李家人到底不同意,二夫人很是遗憾了一番。

      如今却不同了,李大盆子一个人了,三个月的孝期也满了。前些日子他才试探过东家二夫人,二夫人对李大盆子还是有些意思的。李大盆子是个好姑娘,又孝顺又能干,为人还规矩老实,掌柜的倒是很希望,李大盆子能嫁到东家来。

      可是眼下李大盆子改了名字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可别真的嫁人了,冠了夫姓了。可是莫说咱们文城地见儿,就是全天下,有谁家是姓佛丝忒的。哎呀,掌柜的一巴掌打在额头上,心道,失策失策,方才忘记问刚才跟着李大盆子一起来的小伙子姓甚名谁了,难不成……还是先别瞎猜胡寻思了,等小三子打听回来再说吧。

      粮店掌柜的又是拍额头又是一脸懊恼的摇头晃脑,看了看账本上佛丝忒的亲笔签字,又不禁叹了口气——这么好的姑娘,可别叫人家娶回去了。当初李大盆子的婆婆公公相继离世,多少人家是算着李大盆子的孝期,等着找媒婆去说亲的。这话说得也不虚,李大盆子一个村姑,她的名声在文城城里自然不响,文成城里除了他们粮店,也能在没有第二家有心揣度这个事儿,可这文城城外十里八村儿惦记她的人多啊。

      掌柜的年年下乡去收粮,李大盆子在文城城外是什么样的好名声,他自然最清楚不过。

      算一算,这李大盆子的才过了一个多月吧。掌柜的原先是记着的,可是后来柜上忙,他就把这茬给忘了。如今不免有些懊悔。唉,要是我也有个儿子就好了。掌柜的心里暗暗叹道。

      这边佛丝忒出了粮店,和山桥在城里逛了一大圈,才回到棺材铺。

      一路上山桥心里就犯了嘀咕,他倒真的不知道李大盆子还会写字,他以前就没见过李大盆子你写过字,村里除了老郎中,和三个秀才,谁还会写字啊。全村人都说李大盆子疯了,他也知道李大盆子变得有多明显,但看李大盆子这个精神状态可是和疯子一点不沾边儿。可是,她的这些叫人摸不着头脑的变化又咋解释?即便是疯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会识字写字了啊。

      山桥心里纠结着,一边赶着牛车,一边侧头看了一眼坐在牛车上一脸心事的李大盆子。

      “佛丝忒,咱们是直接到地里干活,还是先回你家。”山桥想,改了名字,会写字,口音变了又怎么样?左不过李大盆子还是李大盆子。

      “哦,你把我送到村口,我先回趟家,你赶着牛车去地里干活吧,左右你家的麦子得赶紧拉回来。”佛丝忒随口说着。

      佛丝忒先要回趟家,把怀里的钱搁起来。毕竟无论在哪个时代,钱是除了命以外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命自然没什么谈的了,但是有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山桥应了一声,还想和佛丝忒搭话,却发现没什么要说的了。

      往回走的时候,他们没有被拦住,因为城主夫妇已经在主路边的一片空地上的安营扎寨了。

      偶买噶!佛丝忒不由得感叹道:所谓的少城主到底是不是这对贵族夫妇亲生的,他们居然连为自己亲生儿子拜神之事都这么敷衍啊。

      佛丝忒哪里知道,这营寨正是少城主下令驻扎的。

      少城主带着管家一众人骑着马,赶着马车出了城。少城主原本就心中有数,他的父亲母亲大人走不远,可没想到他们走得这么“不远”。抛去今天的半晌不算,前天昨天两整天,从城主府的大门口算起到这里,他们才行了一里多地,不到二里地,这速度……

      少城主是要接父亲母亲大人回去的。可是二老见儿子好了,一下子来劲了,非说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泰山娘娘娘,所以他们儿子才能这么快就好了。是以他们要将泰山之行进行下去,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是去求神,他们是去还愿的。说罢,城主又叫管家回府备一份还愿的善财送来。想一想加上先前求神情愿的善财,东西太多了,便又叫人再派些人手过来护送他们夫妇去泰山。

      城主夫执意如此,少城主苦劝无用,见自己实在拗不过父亲母亲,便也只能由着他们去了。

      少城主天天在澡盆子里着,泡了一个月了。这一出来,看着城外美好的田园风光,心里自然痛快。出了父母歇息的营帐,屏退了左右,独自驾马出游。

      少城主独自外出也是常有的事儿。文城民风淳朴,也没有什么泼妇刁民,更没有山匪狂徒,城里城外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所以少城主出去玩和在自家院子玩都是一样的。有时候有人跟着,也不过是伺候茶点什么的。

      话说少城主正在微服出游。佛丝忒已经到了村口了,佛丝忒下了牛车,就往自家走。想着晌午了,一会去地里干活,少些饭菜过去给山桥吃。毕竟他也是为了自己的事儿忙活了一上午呢。

      “佛丝忒,你家里来人了,正等呢?”一进村口,就有人上前搭话。

      “来的什么人?”

      “这……你也知道,俺们不是多嘴多事儿的人,俺们可不好说,你自己去看。”村里人喜欢嚼舌根子,还偏偏不承认,或许她们是真的不想多嘴多事儿,但总是抵不住心中的热情,“你心里可有个数啊,那家人可不好缠。”

      佛丝忒点点头不再理会村口的娘们儿们,只大步朝家走。这些人啊,就是这样,太喜欢说一半留一半,不管是在海外还是故土,这样的人太多。只是村里的人,表现的更加淳朴,更加淋漓精致一些。再加上她们也没有什么坏心眼儿,佛丝忒反而觉得她们很可爱。

      “我说大盆子……”一个三十多岁的村姑说道。

      佛丝忒蹙眉冷声道:“我再说最后一遍,我就佛丝忒,要是还叫错了,就立即走人。”

      “好好好,佛丝忒,我说佛丝忒啊,我话已经都撂给你了,你给句痛快话吧。”村姑脸涨得通红,说话有些低三下四,似有讨好之意。

      村姑说罢低头看着沉睡在怀里的三四岁的小女孩。她身边围蹲着三个十来岁上下的孩子,两女一男,手里拿着村姑方才趁着佛丝忒不在家,不告自取借用李家厨房烙的大饼子。孩子们瞪着大眼,有些惊恐的看着佛丝忒,塞得满嘴,鼓着腮帮子努力的吞咽着。

      还有一个看着十五六大小的小伙子,是这村姑的大儿子,他给弟弟妹妹舀了一瓢水,就转身出了院子,坐在篱笆院外面的佛丝忒做了一个月的石头上。远处围观的村妇,见他直勾勾地盯着她们看,便也都散了。

      这村姑是李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李家好像除了这个远方亲戚也没什么亲戚了,也许有,就是不走动,就断了联系了。这里毕竟是古代,交通不发达,有些住得远的亲戚之间不走动,渐渐就不再是亲戚了。

      李家还能联系上的,或者说还能互相知道的,就这个远房了。她们是来投亲的,以前也不是没来过,可是都被李大盆子的婆婆赶回去了。李大盆子自然知道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这村姑还年壮,又能生养。如此,李大盆子的婆婆哪里肯放心收留她们呢。

      按辈分佛丝忒要管着村姑叫婶子,听了村姑的话,又回想起前几回他们来的时候,发生的事儿。佛丝忒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现在的李家,已经不是以前的李家了,在别人眼里她还是李大盆子,只不过是疯了李大盆子。可她再清楚不过——李家已经没人了。

      佛丝忒看了看李家的家宅院子,又想了想这个远方婶子的遭遇——她男人死了,她孩子多,十里八村的,都是穷人,谁也负担不起这一家人口,但凡有一点儿钱的人家,都是娶姑娘做媳妇,没钱的情愿打光棍,也不愿招惹这个麻烦,总归是没人肯要她。

      村姑说,先前有人提出娶她的条件是不能带孩子,可是她是当娘的,她就是死,也舍不下孩子。这句话,让佛丝忒心里很震动,是的,这世上最伟大就是母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