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血珠 ...

  •   第七章

      “大哥。”陈瑛自后堂走出来,脸上和肩头的伤还没有痊愈,本应在后厅休息,但他却见自从展昭走后,方长歌便呆坐在堂中,半晌沉吟不语,已放心不下。

      方长歌抬眼见陈瑛焦虑的担忧,慢慢笑着摇头:“不要紧,既然当年做了决定,方某此时就不能再后悔,家国天下对我来说已经微不足道,虽然展昭说,萤火之光,所能回护者不过身前数尺,不过我只要能保护少渊一个人,已经心满意足了。”

      “大哥,那展昭来了,包拯必定也来了章县,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不要把他们……”

      “不,”方长歌轻轻叹口气:“包大人国法之支柱,方某前罪弃朝廷于不顾,后罪两手血腥,又怎么能一错再错,何况你又怎么是那展昭的对手?”

      “大人!”陈瑛忽然一改称呼,跪倒在方长歌面前:“但包拯既然追查此事,必然不会就此罢休,属下无能,当年不能保护夫人小姐和少爷,如今属下拼得一条性命,也要保护大人和……”

      方长歌伸手将他扶起:“二弟,我俩一直以兄弟相称,你切莫要再如此了。此事本由方某而起,这些年来也辛苦你了,这次逃得过便好,若逃不过,方某自然一身承担,只是辛苦二弟带着少渊走远一些,听说西夏一带也有可能寻到可以维持少渊体内之珠的蚌,如此便可摆脱六王爷的约束——若寻得到,自然是他的福气,若寻不到,也是他的命,你只需将他与我合葬便好……”

      “大哥!”陈瑛急道:“大哥何必如此灰心,他开封府再神通广大也不过几人之力,此番包拯若有个风吹草动的,我就立刻送信给方庄,包拯等人皆是文士,我就不信他展昭一个人能挡得住几百人!”

      “二弟!”方长歌喝了一声,继而温声叹道:“方某累人已多,他们当年愿追随不弃,已让方某汗颜,如今他们已经在那里安居乐业,又何必再去打扰他们,罢了。”

      “大哥!”陈瑛叫了一声,他跟随方长歌多年,这几年却眼见他日渐憔悴下去。

      方长歌做了个止住他的手势,问道:“少渊在哪里?”

      一旁的老仆连忙上前应道:“少爷上午出去了,这个时候也应该回来……”

      正说话间,方少渊已经自庭院中跨入门内,见到屋内几人凝重的神色,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继而向陈瑛笑问道:“平日难得见二叔,少渊最近棋艺有长进,还正想着找二叔切磋切磋呢。”

      陈瑛见他苍白的脸色上带着干净到透明的笑容,不由心中难过:这玲珑剔透的孩子,若是身体和普通人一样,却不知道会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但嘴上却只是笑道:“少渊棋艺长进惊人,上次二叔几乎已经不是对手了,等你闲了,咱们再摆上几局。”

      方少渊微笑点头,向着方长歌轻轻道:“爹,我回来了。”

      方长歌将他拉到身边,上下好好打量,慈爱地问:“很久没出去了吧,今天去哪里了,看起来气色好很多。外面天气好,常出去走走对身体也有好处。”

      “嗯,”方少渊点头:“今天少渊遇到了旧朋友,还有……半个新朋友……”

      方长歌呵呵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这孩子总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既然他能高兴,什么都不重要了:“快去吧。”

      方少渊轻轻点头,随着老仆走开,留下两人在中厅,心情更加低沉。

      “大哥,少渊的情况很不好,一年的时间快到了,六王爷那边还没送来血蚌,而且最近县内的少年人几乎没有了踪影,前些日子还跑了一个,血池里面的毒气不够,少渊的身体快支撑不住了……”

      方长歌看着少渊离开的方向只是长长叹了口气,半晌不语。

      与外面的和煦阳光截然不同,血池中依然是彻骨的寒冷,方少渊将头倚在池壁,闭着眼睛回想刚刚的情景,藉此驱走些冷气——那样凛凛正气又有些孩子气的展大人,那个和自己年纪相仿却心直口快有着阳光般笑容的少年——如果自己能那样健康地过一天……

      如果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出生在武官世家的他自年幼起也曾有过各种对未来的幻想:是像爹一样,于禁军间威风凛凛,还是像曾经的二叔一样,意气风发于江湖。但是一切的梦想都在三年前被一击而碎,他终于亲眼见到所谓的江湖:扑在他身上为他挡住第一刀的娘;被掠走的姐姐;还有……最后那深可见骨的一刀,直到现在仍无法愈合,就在那道平时被紧紧绑束的伤口中,一颗珠子锁住了所有人。

      他知道当年爹为了什么辞官,他也知道爹为什么会带他来这里,他也知道方庄有多少人愿意为了爹随时送命,他更知道六王爷是用什么来要挟爹的。每年,他都要在这血池中连续呆上五天,而在这五天时间内,伤口中的血珠被取出,在六王爷送来的血蚌中休养生息。他不知道离开了血珠又离开了血池的他会变成怎样,他曾经很想尝试,可是爹和二叔日渐疲惫的样子却告诉他:他的命早已经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了。

      所以他从没有求爹和二叔不要再杀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他们努力的活下去。只有那么一次,那个还没有完全昏迷的少年,绳索在身浑身伤口地跪在地上哀求,他才一时悲悯放走了他——只因为那个少年提到了双亲——因为一念之仁,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血臭和尸臭味?”包拯反问道。

      “大人,”展昭更正道:“青竹说血臭很明显,但是与其说是尸臭味,倒不如说是化尸水的味道,他说庭院中的味道重些,但是又被泥土味盖住,即使有尸骨埋入其中,也应该埋得很深。”

      “如此说来,可以推测,陈瑛便是当日追杀之人,而方长歌便是幕后主使,否则无缘无故怎么会否认陈瑛就在附近?那些被害少年也极有可能被化去血肉后埋骨土中,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推测,以目前的证据,尚不能定他们的罪。”包拯在屋内来回度着步,细细想着。

      “大人,”展昭上前一步,说道:“今日我们回来的时候,属下还遇到了一个人——方长歌的独子,方少渊。”

      三年前之事,包拯自然也知道,不由奇道:“方少渊?当日宫内叶神医不是也束手无策吗?”

      “是,属下也很奇怪,今天见他的时候,他脸色苍白,眼瞳呈灰色,虽然看起来好像大病初愈一般,但言行清雅,更胜于普通人,不知道方长歌用的什么方法让他复原的——对了,青竹还说少渊身上的血味和腐烂味已经深入骨中。”

      “哦?居然有这样的事?”

      “大人,”从后室走出的公孙策向展昭点点头,便转向包拯说道:“大人,马衡的伤势也已经不要紧了,只是前几日旅途颠簸,身体有些吃不消,最迟明日便可清醒过来。”

      “辛苦先生了,”包拯道:“至于方长歌那里,本府一直在想,这弱冠少年、千机毒,还有本来已经是将死之人的方少渊,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这么说来……”公孙策刚刚也只是听到只言片语,听了二人的详述之后,略一沉吟:“学生倒是想到一件事——学生曾潜心研究过可治病疗伤的奇珍异宝,听闻西夏曾产血蚌,其以含有千机毒的未满弱冠少年之血养成,经年累月才形成一颗血珠,只要还没有断气之人,将这颗血珠放入体内,便可回生。只是含珠之人也需常常以同样的毒血浸泡方能维持,而且血珠每年必须有几日在血蚌中恢复生机,若脱离时间太长,则毫无用处了。若是如此的话,刚刚的三条线索便可以连在一起了。”

      包拯微怒道:“如此凶险之物,怎可算得上救人之宝,只见一人笑,哪闻千家哭?那血珠必然在方少渊身上,若要让那方长歌认罪服法,看来要从方少渊身上着手了。”

      “大人,如果真如公孙先生所说,方家必定也有毒血池,属下今晚就去一探究竟。”

      “大人!”王朝马汉自门外走入,齐声通禀:“属下等人已经将前来府衙喊冤的各家口供记下,目前为止还只有九家。”

      包拯点头道:“好,既然肯有人前来,以后必然会有更多,你们需仔细些。”

      “是!”两人应了一声,王朝又看着展昭,有些犹豫地说:“展大人,自从中午和你回来之后,青竹就一直在后院的池塘里走来走去,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他在池塘里做什么?展昭回头看看包拯和公孙策也在看着自己,不由摇摇头:“不用去管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血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