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进击的猪女十七 ...
三十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样。
任你王相公绝顶精明,拿三瓜换两枣来安抚人心。
但是,大靖朝聪明人太多,大家私底下却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着神通呢!
可这些事落到底下如李如青之类的小武官的眼里就心惊了。
他本就是个精明人,不然也不会早早在西域商道上参上那么一股。
靠着北狄边镇的几个步军厢主都敢吃空饷吃去一半的地步,李如青哪里还敢在边镇上呆。
万一有个什么,他全家老小都在边军中不得一起吃挂落?
李如青这才悄悄同老父李三宝商量了,先把他这一支走脱再说。
这些暗地里的勾当像老李头这种久居京城的百姓哪里知道,老百姓们和一些小官员一齐都赞参知政事王相公是个能干相公呢……
“看来,京城房价还会涨喔,”谢花儿笑嘻嘻的问道:“伯父你要调到京里来,不在城里买个宅子吗?”
李如青本想说伍家村这么大的宅院住着,去衙门骑马进城就好。可谢花儿这一提他转念又想,如果京城房价再涨下去的话,自己那五个儿子将来娶媳妇可就不好办啦。
他点点头:“是得买,伯刚,仲武都大了。至少得给他们两个置两处院子。”
他吩咐云氏道:“你找牙人寻寻,最好在靠国子监近些的地方置两处,万一哪个小子读书出息啦也有个住处。”
他伸了个懒腰,“我也得进城里寻小马衙内啦,这两天不一定回来,忠树那里你多照管一点。”
谢良弓有些失望,他眼巴巴的问道:“伯父,明天你不带我们去钓鱼了么?”
“这几天让大梁叔带你们去玩,钓鱼、逮兔子他厉害着呢。”
他唤来在偏院吃饭的亲随梁左:“这两天你带谢家的小郎君、小娘子们好生在庄里玩一玩。把周身本事都拿出来。”
梁左自小跟着李家长大,很是亲近。
他笑嘻嘻的对大郎叉手行礼称喏之后,转头问谢花儿道:“小娘子,你做的肉忒是好吃,我今日送了六碗饭下去。你能不能教教厨娘,叫她也能常做来吃吃?”
云氏眉头一皱,立刻喝止道:“大梁,不得无礼。”
在当世时,大家可以从一些名人的书中看到很多的名菜,书中描述的佳肴极尽文人笔墨之能事,精采到让人读了就流口水的地步。
可事实上,大部分人包括一些官员穷其一生都只能只闻其名,不见其物。
只因以他们的身份根本拿不到请贴去赴世家大族的宴会,就更无法一品席上的珍馐了。
因为在大靖朝,一些传世的菜肴往往是一个家族秘而不宣的珍藏,保密到连皇宫也没有的地步。
就连娶妇嫁女时也要征求家主的同意才决定要不要把配方告诉夫家。
靖朝每个世族以及豪族控制下的大酒楼都会有几个固定的名菜是传承了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秘方。但是通常更多的佳肴只能在这些家族的家宴上才能品尝得到,就连他们厨子也是世代家奴,人身自由完全掌握在家主手上,以确保菜谱不被流传出去。
吃货国的人很难想像吧?
当下的世风就是如此的保守。
这些家族保守到了什么程度呢?宣人笔记里就有记载。
据说宣朝初年时,世家钟家的炊饼(吃货国所谓的馒头。避太*祖萧真的名讳,蒸饼就改成了炊饼)做得很是宣软可口,当时的李太后年老牙疏,就爱吃这么一口。
当时宫中内侍去他家左暗示,右暗示希望钟家能把炊饼的方子献给内宫博取李太后的恩赏。
可钟家就是硬顶着不给:炊饼可以日日敬献,想要方子,没有!
好笑的是,当时钟家有个女婿叫张道之的是宣朝初年的大文豪也是一名老饕。
其间,他写了一部关于美食的书,名叫《洛城杂记》。
在书中他原原本本把丈人家制作炊饼的秘诀连配方带步骤全给写了进去,一时传遍天下,钟家炊饼再无内侍日日登门的盛况。
张道之这下把岳家算是得罪死了,甚至闹得两夫妻差一点和离的地步。
在这个时代,大家秉持的就是这种敝帚自珍的态度,连至高无上的皇家也不能巧取豪夺。
大梁吃顺了口,当然怕谢花儿一家回谢家庄后没得好菜吃。他长在边镇不懂这些大族的忌讳,可云氏这个做主家的却不能当没听见。
云氏马上对谢花儿道:“别听你大梁叔的,他是个粗汉,不懂礼数呢。”
谢花儿既在李家做了,就没想着隐瞒。即使不教,聪明人打听一下调料和步骤也能琢磨个七八八出来。
她本要立即传授,转念一想后才笑道:“这有什么,大家爱吃,教给厨娘也没什么。”
她话音一转,“不过,侄女打算以后拿它开店的,婶婶你可得管着她别叫她传到外处去。”
云氏大喜,能学道美食以后家中招待客人也更加涨脸面不是?她急忙应道:“这是当然,明天我叫阿珠来学,她是跟我一辈子的,定不会外传。”
李如青努努嘴笑话梁左道:“这下高兴了吧?天天有得烧肉吃?”
梁左是个实诚人,他咂咂嘴巴,“这烧肉比羊肉好吃多了,大郎,干脆把阿珠嫁给我吧?以后吃肉方便哩。”
大家一齐哄堂大笑。
老李头骂道:“娘子方才说你是粗汉,我看才不是呢。你是精明上了天吧?媳妇和好食都想要?”
“一齐,一齐。”大梁躬身憨笑,面上双眼却一直眼巴巴的望着李如青。
李如青看他模样也不像是一时起意,就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阿珠点了头你就好生求求娘子,让她送副好嫁妆才行。”
云氏从边镇急赶回京,身边就带了王氏和阿珠两人,其余小丫头都是在江北路乘船回京时采买来的。阿珠说是她左臂右膀也不为过,梁左当着众人面开口要老婆,弄得云氏哭笑不得,可也没有棒打鸳鸯的道理。
她正色对梁左道:“即使阿珠同意,婚期也得定到明年年末。得让老公公亲自主持婚礼呢。”
梁左大喜,这是得了准信啦。
他乐呵呵冲着众人行了一圈大礼,一个箭步,抱着谢花儿就往房梁上拋:“小娘子,大叔等下请你吃糖去。”
可怜谢花儿两世人也没被抛得这么高过,再绷不住早慧一直端着的脸,吓得眼睛一闭,嘴里“唉唉唉”的直叫唤。
可梁左这个兴奋的脱单汉抛一次才不足以表达他开怀的心情呢,接住谢花儿后他又连着抛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激得谢良弓跟在一旁着急的边蹦边喊:“抛我,抛我。”
众人哈哈大笑。
天旋地转中,谢花儿不禁也露出了由心的微笑……
xxxxxxx xxxxxxx
且不提李如青进城后等在马管军府前候到小马衙内后是如何的衷心感谢、喝酒应酬。
先说京城护城河外最近新又起了一个大瓦子,因为靠着九定河和柳河交汇处的柳池,故人们称之为柳池瓦子。
柳池这个人工大湖算是靖平城百姓四季游玩的好去处。
风光最潋滟的东南边全是富贵人家的别业,荷花竞放的西边测是皇家行宫所在。每到仲春与重阳无论是皇家还是世族都会开放柳池的别苑出来给全城百姓进去玩耍。一些富贵人物空闲的庄园甚至会全年免费提供给文人游宴,只需提前一日给庄园中的管事招呼一声即可。
而柳池夏天容易失水堆积淤泥的北边则是连普通百姓都不愿郊游的地方,实在是北边城墙内外都是镇平城贫民、破落户居住的地方,常在柳池边上洗涮便溺把这一片都搞得乌糟邋遢,不忍睹视。
就在文承三年,柳池靠城墙北边这一片地盘不知被哪一位能人全部买了下来,修了十来个大棚,放租给百戏、杂剧的班会,逐渐成了京城又一个热闹之处。
柳池瓦子要论内容精采丰富肯定比不过京城里面的曹家瓦子和御前大瓦肆。可它胜在场地宽广,靠着柳池又在城外没有宵禁可以夜夜玩至天明,惹下不少京里的纨绔子弟出城来玩耍。
柳池瓦子的东主极有手腕,他把柳池的北边一路深挖,硬生生造出一个舶船码头出来。引了柳池上大小十来艘画舫停靠。
慢慢地,柳池瓦子就成了京城外第一大热闹地。
应该怎么来准确形容柳池瓦子呢?
它的模式有些类似于吃货国的赌城。
它左手旁的柳池上停满了红袖招展的花舫,右下边就是过护城河进武定门的要道。棚子里由相扑、杂剧、兽戏、杂耍等十来个班会分别占据各个大棚。其间还有各种关扑的小摊子见缝插针摆在行人路边,拎了个竹篮叫卖吃食和酒水的小幺更是络绎不绝。
完完全全的吃喝嫖赌戏一条龙服务到底。
只要手中银钱够花销,就是泡在瓦子里玩一个月不出去都成。
当然,这时所有人还不知道就是柳池这么一个瓦子开启了大靖朝瓦子经营模式的先河,成为后来历代瓦子模仿的榜样。
在后世人心目中,柳池瓦子也是当之无愧的行首,有口皆碑的先锋。它甚至比最先在京城崛起的曹家瓦子、御前大瓦肆影响力大出许多。
为什么呢?
且来看一看柳池的管理模式——
柳池的东主造好大棚后并不经营,只把大小十来个棚子分别招租给各个班主,东主只负责应付镇平京尹以及京城外四面巡检司等官面上的事务。
而各个班主租到棚子后则视棚子的大小,自行组织班底人手围栏登台、招纳看客、收取费用,自负赢亏。
在棚子里卖出的酒食,固定摊点按月交纳租费给班主,流动叫卖的小幺按钱抽成,从棚里引至花舫的客人,班主也能拿到“妈妈”给的花红。
各位,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呢?和二十一世纪的吃货国某些商业模式是不是很是相像?
可见聪明人的想法即使隔了一个时空也是一样充满智慧哒!
而满瓦子摆的关扑小摊则成了东主与班主一个极大的利润点,柳池瓦子规定得明明白白:戏棚范围三尺之内,摊费归班主,三尺之外归东主,日日收取摊位租费。
东主还专雇来一群闲汉,维持各大棚子的秩序兼收取关扑摊上的费用。
如此一来,柳池瓦子想不兴旺也不成呐。
为了赚取更多的银钱,上至领头班主下到拉客小厮一众人等卯足了劲,拿出周身本事招徕顾客。
各个班主更是频换花样,女子相扑早就成了昨日黄花,西域舞女、安息歌者也不算稀奇,时下最有看点的是围观女相扑手赵三妹光身徒手斗恶犬哩。
宋代初,馒头叫蒸饼。据传为避宋仁宗赵祯名讳改成了炊饼。
本文移花接木,改成避萧真名讳。
文里写的菜谱是我自家的做法,不地道的家常菜。莫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进击的猪女十七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