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用速度换一点痛快 ...
险峰留下来负责前期装修,敬斋自己回去办理辞职事宜。走之前转给金美琴十万人民币,让她打了借条并注明作为修建泳池的费用,一回去就抽空把剩下所有的钱打给了险峰,电话里嘱咐他先用来付装修款,租金等一起签了协议再转给金美琴。
辞不辞职的事儿,最近两年一直困扰着敬斋,终于做出决定,心里并不轻松,却已不再纠结。
他所在的单位是S省最显赫的机构之一,从单位一把手是省委副职兼任就可见一斑。敬斋在单位里是管人事的部门负责人,政治地位隐然高于其他平级干部,以他的年龄在这样的岗位上十分罕见,完全可以说是少年得志,肩负重任。平心而论,凡是共过事的人,无论上下级,对他的工作能力和人品都没说的,几次考察机关里一致的评价是务实低调,与人为善。
表面上看方敬斋是一帆风顺,风生水起,可实际上方敬斋这些年的状态甘苦自知,一言难尽。别人眼里父亲的光环于他而言是挥之不去的阴影,牢牢地罩住自己,如影随形。说话办事只有比别人更加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唯恐旁人说三道四。自从父亲几年前成为S省权力核心成员之一后这种情况尤甚。每每想起,敬斋后悔当初应该坚持己见,到大学里当名教师,单纯地教书育人,做做学问,会省却多少的烦恼。内心深处,他始终觉得自己不擅从事行政工作,只是当时不愿违拗父母的期望使然,工作中也不过是自尊心作祟,加倍的努力而已。
父亲听了他的决定静静地深陷在沙发里好半天,挥挥手没有当即表态。母亲的反应比预想的还要激烈,当天晚上起拒绝进食,家里气氛骤然降到冰点。
母亲蜷缩在客厅长沙发上不言不动,父亲手里拿着电视遥控器不停换台,敬斋压抑地回到自己房间,坐在书桌旁怔怔发呆。过了一会儿,听到父亲起身挨着母亲坐下来。
“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父亲声音低沉地劝解。
“什么?很正常?这也能叫正常?”母亲的声音尖锐得足以穿透任何铜墙铁壁。
“唉……”父亲长叹一声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这敬斋从小让我们俩给惯的,……话说回来,我看他早就拿定主意了,前些天他说出差却不说去哪儿,估计就是去那地方看过了。”
“他拿什么主意?你做父亲的,关键时候要替他拿主意!咱们一辈子经历了多少风浪什么苦头没吃过,他们年轻人哪里知道世道艰难?想法太简单太幼稚——你问问他是不是在单位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了,不行你给他调个岗位试试?”
“我看不是,前几天组织部老王还私下征求我的意见,说敬斋长期在党委口干经历有些单薄,有意让他到地市去负责经济工作,锻炼锻炼,敬斋自己也知道。”
“那好啊,他之前不也有这个想法吗,找个经济发展好点的地方去啊!”
“现在说这话已经……。要我说,人一辈子的道路漫长,总有些时候会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也会有那么个阶段,觉得迷茫困惑,甚至看不清自己。他们这一代人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磨难,不懂得什么叫坚韧不拔,加上年轻人目光没那么长远,一时茫然,很容易钻进牛角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人生道路的改变上,寄托在那些遥远的地方和陌生的环境中去。”
“我看他是一时糊涂,不知天高地厚!”
“我还是那句话,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他不是那种轻率的人,我们想在这个时候改变他的想法,看来很玄啊。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候人如果连自己也说服不了,选择离开未尝不是一种办法。他都想用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来考量自身,检阅生活,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扰有多大!”
“噢,他选择那么个天荒地远的穷乡僻壤,那些个困扰就没有了?就找到桃花源了?我看连你也是糊涂了!”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世界什么都是多元化的,仕途艰辛,确实也不一定是他们这代人最理想的选择。我也不愿意他这样离开,可是困扰他的问题,恐怕只有时间和他自己才能解决。”
父母的对话传进来,敬斋听得清清楚楚,一阵莫名的心酸,湿润了他的眼眶。
三天之后,在父亲极力斡旋下,母亲表示勉强同意但绝不支持。
绝不支持就是不在经济上支持,而这本来就不是敬斋想要的。他从来都没想过还要从父母那里拿钱。记得自从大学毕业后再没花过家里的钱,每月还交给母亲一些生活费。家里不缺钱,但这是责任,敬斋从未和父母商量过,却非常默契地一致认可。
父母才是第一关。
敬斋没有险峰那样洒脱,他深知无论自己以什么样的理由提出辞职,单位里没有人会相信那理由,一般只会猜测他定是谋划好了一条极好极稳妥的敛财之道,甚至父亲为他设计好了那样的门道,否则只有傻瓜或者疯子才会放弃眼前令人又羡又妒的大好前程。
当他把极尽委婉极尽诚恳以自身原因为由的辞职报告交到单位一把手手里时,一把手目光深邃地看了他一眼,并不问他任何话,第一反应是拿起电话打给他父亲。
“敬斋的问题往省里报了不下三次,省里也非常重视,早则这一两次常委会就议,迟则不超过半年一定解决。”
“问题”是提拔,“省里”是主要领导。一把手以为敬斋为了提拔的事儿在赌气将他的军。
父亲在电话里否定了一把手所猜测的原因,万般无奈地长叹:“好话我跟他母亲都已经说尽,唉,人各有志,随他去吧”。一把手听后诧异了半天,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加不可理喻。
整整两个月还没有批下来,期间单位和省委组织部领导都找过敬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地履行了开导和挽留之责,很多平时关系密切不密切的人纷纷来电话询问,敬斋自以为越应付越自如的同时不胜厌烦。一时间方敬斋辞职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搞得他不敢开手机,有时夜深人静了打开,未接来电提示和短信多过战事吃紧时各地给朝廷的奏章。
险峰一个劲儿地催他赶紧到清迈,说什么也不相信辞个职会有如此困难:“你都不干了什么都不要了谁还能拦着你?我当初一分钟就搞定的事儿你两个多月也太夸张了!快点来,我这边忙得不可开交,你别光顾着自己潇洒!”
直到险峰签证到期回到S省办理之后的几天,敬斋才得到确信,辞职获批。
出发的前两天,父亲特意草草结束了一个公务应酬回家吃晚饭。
父子俩就在茶几上对酌。母亲精心准备了几道小菜,神色郁郁地坐在旁边。这些年父亲公务繁忙,敬斋也常加班加点或交际应酬,别人家平平常常的情形在方家却是难得。
俩人长得几乎一样高,只是这些年父亲体态有些发福,看起来身形比敬斋要魁梧很多,加上多年身居要职,无形中平添了几许威严和高大。但今天,看着对面身体陷在沙发里的父亲,样子竟显出几分落寞,鬓角一小片染发后新长的银丝暴露了岁月在父亲身上留下的痕迹。敬斋转眼去看一旁的母亲,母亲也正盯着他。她没有这个年龄妇女该拥有的臃肿,娇小的身躯似乎比以往更加单薄,紧皱的眉目间说不出的惆怅和怜惜。
敬斋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未如此认真地端详过父母,一时双眼发潮,不忍再看。
“敬斋,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是官为本,你有大好的前途,旁人羡慕都来不及,为何一定要做出这个选择?”父亲跟儿子推心置腹,慈祥地问道。
未及敬斋回答,母亲幽怨地说:“是啊,不说别的,你什么时候出去吃饭见过商人坐到官员的上首?很多时候商人们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好好的台面上不坐,非要把自己弄到台面下去……”
“他也不是非要经商,不过想换一种生活方式,而且,现在是社会转型期,以后的社会阶层……”
“几千年都没变过,你指望这几年翻天覆地?!”母亲有些赌气地打断父亲。
父亲温和地笑着说:“咱俩不争了,让你儿子说说他的想法。”
“妈,事情都已经定下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咱们不再讨论了。我也没想太多,只是觉得以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像我爸说的,就是想换换生活方式和环境。我知道你们怕我出去受委屈担风险,这方面你们俩放心,我会小心谨慎量力而行,不做冒险的事,不贪多求大。”
“仕途也好,从商也罢,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你只要记住一条,不贪不占!”父亲欠了欠身体,正色说道。
“是,……谢谢爸爸。”
“跟爸爸谈什么谢不谢——我也要谢谢你。”
父亲的话包含了好几层意思。
这两年来,敬斋多次被列为提拔对象,父亲恪守原则,从未对任何人打招呼哪怕仅仅是暗示,相反由于这层关系,事情几次都搁置下来。他了解儿子的能力,也知道儿子的口碑不错,心中暗暗为儿子感到骄傲也充满了期许,内心深处希望别人看到方家是虎父无犬子。所以,父亲对敬斋的选择既觉得有一些失望,同时也能够理解,有一点内疚。
父亲还知道,敬斋辞职,绝不是一时兴起,他有他内心的追求和一种不可言说的苦衷。
至于敬斋选择远行,父亲当然更明白儿子的良苦用心。上面有规定,他这个级别的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不允许在本省经商、从事经营性活动。敬斋这些年洁身自好,从不和社会上的那些个老板们有任何瓜葛,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父亲官声的维护。
这些话父子俩都不说。
“你妈担心你的个人问题。”
“是啊,敬斋,你这一去,糊里糊涂又要耽误多少时间?你不小了,过去的事情该放放下,人哪能一辈子不结婚呐?”母亲将水果盘放在双膝上给父子俩削水果,小心翼翼不去刺痛儿子。
“妈,我会经常回来,现在交通越来越发达,想回来就回来了,就跟平常出差差不多。”
“话虽如此,毕竟在国外,哪能说回来就回来,创业维艰呢,你去了安心干你的事。”母亲叹气,看着儿子的目光里闪着泪花,心里面是无尽的怜爱和不舍。
方敬斋眼眶一热,掩饰地往父亲面前的酒杯中添酒。
良久,父亲总结性地说:“记住,在外面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回到自己房间时敬斋已经微醺,心里只是平静不下来。打开手机蓝牙和房间里的音箱连接上。
当音乐响起,他意识到越是刻意想回避的东西越是回避不了。母亲那会儿说到过去的事情要放下的时候,他给自己的心房迅速地安上了一堵墙,不愿意去碰触。此时此刻,孤独面对自己,这堵墙顷刻间轰然倒塌。
开,往城市边缘开
把车窗都摇下来
用速度换一点痛快
…………
猜,最好最坏都猜
你为何离开,可惜永远没有答案
对我,你爱的太晚,又走的太快
…………
扛下了所有罪,我拼命挽回
你把我灌醉,你让我心碎……
他静静地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任泪水在面颊上恣意滑落。
人一辈子的道路漫长,总有些时候会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也会有那么个阶段,觉得迷茫困惑,甚至看不清自己。他们这一代人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磨难,不懂得什么叫坚韧不拔,加上年轻人目光没那么长远,一时茫然,很容易钻进牛角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人生道路的改变上,寄托在那些遥远的地方和陌生的环境中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用速度换一点痛快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