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十一章 一切皆有其因缘 ...

  •   这个小镇地处泰国南部著名的水果之乡春蓬。
      俩人按照刚才摊主所指的路,没费多少周折就到了海边。有几家宾馆都是靠海而建,找了一家看起来条件最好也最干净的停车去看,虽然房间设施简陋一些,但是比他俩想象当中小镇上的宾馆已经要理想好多。
      “我这也算是请你住过海景房了。”敬斋推开窗户通风。
      “哥哥,不要尽想着怎么算计我,明天到了大地方,我就找一家真正的、最贵的海景房住!”
      想想也走到窗口,看对面大海,一股海风扑面而来,清新自然,没有别处海风中夹杂的那种腥味。
      “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想闭上眼睛深深的呼吸着清新的海边空气,无比惬意地伸个懒腰。
      “过来一下!”她叫住悄然往卫生间走的敬斋,命令他到窗边迎着海,问道:“深呼吸,说,什么感觉?”
      “尿憋。”

      小憩一会儿,敬斋懒得开车出去,俩人就在宾馆餐厅吃饭,都是时令海鲜,小镇上的东西,又新鲜又便宜。餐厅主人告诉想想,海鲜都是早上打渔回来的渔船送过来的,每天都一样,保证新鲜。菜上来后,辣得敬斋挥汗如雨,纸巾用了一堆。想想回房间拿了毛巾给他擦汗,自己也辣得不停的喝可乐嚼冰。
      “难怪Nat他们泰北人都说泰南人性烈,这辣椒吃的,不烈才怪。”想想边吸溜嘴边说。
      “你注意没这儿人说话的口音?以前看香港电影,里面经常出现泰国毒贩什么的,说话的腔调就是这样的。在清迈听当地人说话,我还以为那些香港导演随便找几个不知什么人,瞎编乱造在那胡言乱语,原来却是泰南口音。”敬斋边吸溜边说。
      饭后到海边沙滩上散步,太阳光直射下来,晒得脸上身上火辣辣的,只好先回房间,避避炎热的锋芒。途中敬斋被脚下一块啤酒瓶底咯了一下,一脚将它踢到海里,想想嗔他没有文明素质。
      等下午天没有那么热了又回到海边,敬斋迫不及待的下海游泳,想想撑着伞走在海边沙滩上,随手捡起旁边的贝壳,摆弄各种图案。突然听到在海里游泳的敬斋大叫一声,慌得她赶紧跑过去看。
      “怎么了你,怎么了?”想想紧张地问。
      “没事,划破了,你帮我回房间拿一下创可贴。”敬斋坐在沙滩上,掰起一只脚查看,一条挺深挺长的口子,血还在往外冒。
      想想气喘吁吁地跑回来给他粘好创可贴,忽然想起什么,抬起他的胳膊查看做手术留下的刀口,见没有什么异常才放下心,警告他最近不能再游泳。
      “人世间的一切皆有其因缘。”敬斋仰天长叹,如果不是自己把那个瓶底踢到海里,也许就不会划破脚,虽然划伤自己的不见得就是那个瓶底,但这也叫做报应不爽,告诉想想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阻止自己。
      “好,我会提醒你,但是主要你自己要多行善事,像这种见到瓶底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的事,莫以善小而不为啊!”
      “唉,跟着你真是太长素质了。”敬斋喟叹,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想想大笑不止。
      由于这儿还没有开发成风景区,整个沙滩上只有他们俩。两个人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几棵高大的椰子树的阴影刚好为他们俩遮阳。
      “给你讲个故事。”想想说。
      “有个人来到一片海滩,看到一个老人在晒太阳吹海风,就和他攀谈起来,诉说自己在职场上打拼的艰辛和痛苦。老人问他:‘那么辛苦为了什么?’他想了想说:‘不就为了以后退休了可以衣食无忧,在海边吹吹海风晒晒太阳,享受生活吗?’‘那现在呢?’老人接着问他:‘你不是正在做你想做的事吗,为什么还要愁眉苦脸的?我在这里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每天都沐浴着阳光和海风。’那个人听完顿悟了,回去后就辞了工作,告别家人来到海边找老人,从此天天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
      敬斋沉默地听她讲完了,问她:
      “又是微信上的吧,你说这个故事讲了个什么道理?”
      “就是关于生活态度的吧,教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对待生命。”
      “依我看这是典型的迷魂鸡汤,假装高深哲理,貌似清新脱俗,看穿了就是一派胡言。现在网上、微信上多少这类鸡汤,披着各种或华丽或深沉的外衣,其实毫无道理。就像你讲的这个故事,还有好几个版本,大同小异,替人分析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本质与关系,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完全与现实脱节,这种谬论流传又快又广,久而久之,荼毒人们的思想,麻痹人们的神经!全世界的人都天天到海边晒太阳吹海风去了,社会还成个社会吗?大家吃什么喝什么?我以为只有险峰他们喜欢这一套,你也凑热闹!”
      敬斋一向对这些心灵鸡汤是深恶痛绝,越说越慷慨激昂。
      “跟你说话真没意思,人家也不过是表达一部分人自己的愿望而已。”想想噘着嘴说,心里却一丝都不恼,她喜欢看方敬斋认真起来急赤白咧的表情。
      “我憎恶那些不负责任的自私言行。”敬斋兀自不依不饶。
      “我也憎恶你这种蛮横的语气,但我喜欢你对生活的态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
      想想温柔的倚靠过去,轻轻巧巧地化解了男人的不良情绪。
      他顿时忘乎所以,伸臂揽她入怀,刚刚骂过人的嘴唇不知羞耻地凑了上去。

      傍晚,俩人坐在房间门前的石阶上,认真对付那只榴莲的时候,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停到旁边,从车上下来七八个中国人,他们听到敬斋和想想在说中文,略显诧异,主动和二人热情打招呼。
      攀谈当中得知,原来春蓬小镇在做水果的生意人当中非常有名气,当地和周边盛产榴莲、椰子、山竹,龙眼等水果。这些中国水果商人每年都要到这里住上几个月,主要负责收货发货,等季节过了,又转到泰国东部和北部,镇上的几家宾馆主要就是做这些人的生意,很少有中国普通游客光顾。水果商们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忽然间见到敬斋和想想,才会觉得奇怪。
      他们一再热情地邀请二人共进晚餐,见盛情难却,大家都是中国人,敬斋也慨然允诺。席间相谈甚欢,问起之前马路边上的事件,这些人都在现场,因为那伙泰国人无故抬高装运水果的工时费,和水果商还有没抬价的泰国工人起了矛盾。
      敬斋端起杯子要敬酒时一人说道:“刚才看到你们在吃榴莲,那就这一杯,吃了榴莲尽量不喝酒的好。”
      “是吗,我们不知道啊。”想想吐吐舌头。
      水果商们聊起水果的行情,敬斋听得津津有味。
      “对不起各位,我来晚了,今天晚餐我请了。”声音清亮,敬斋抬头却见来人正是早先在路边化解纠纷那人。
      那人也瞬间发现敬斋二人,打量了一下,点点头稳步走来,站到面前,眼睛看着敬斋和想想,问道:“这两位是……”
      此人皮肤细腻,眼眸黑亮,气质也儒雅,标准的江南美男子形象,加上之前的印象,敬斋的好感油然而生。
      “方敬斋,从清迈来,这是楚想想。”敬斋立起身自我介绍。
      “欢迎,我叫卢頔安,浙江慈溪人,蒋中正的老乡。”他伸出手来与敬斋握手并向想想微微欠了欠身。
      闲谈中得知,卢頔安十几岁就继承家业,在老家经营电子产业多年,后来到泰国做水果生意。跟敬斋俩人聊得投机,干脆把桌子搬到海边沙滩上畅聊起来。海水已经涨潮,天色暗了下来,一阵阵凉风吹拂在脸上和身上,柔和熨贴的海风使人更觉舒畅。那些水果商们都已经回去休息,想想独自在海边散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偏偏来到泰国,一呆十多年了。”卢頔安的脸上是一种神游物外的表情。
      “我来之前也一样,对未来没有什么设想,只想每天有事可做,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可还是常常不能如愿。”敬斋不知道为什么,跟卢頔安只是初识,便不由自主的有一种倾诉的愿望。
      想想回来在旁边坐了一会儿,见他们俩聊得密不透风,想插句话都插不上,怏怏地先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早餐的时候,一个水果商凑过来问敬斋:
      “卢老板都跟你聊什么了?他可从来没对别人这样过,我们认识多少年了都没这待遇——我说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不就是他吗,还能是谁?”
      “你真不知道他是财神爷吗?”水果商很惊诧。
      “他是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吧?”
      “那你知道他生意做的有多大,多有钱吗?整个泰国出口的水果差不多一半要经他手,光运往中国的至少有三分之二要从他手里出去!”
      “哦,这个他没说,我没问。”敬斋对此毫无兴趣。
      一会儿,卢頔安自己开车来接敬斋和想想。本来他俩今天是要接着南下的,从此地出发再有四个多小时车程就到著名的普吉岛了,昨晚卢頔安盛情挽留,敬斋答应他再呆一天。
      “你们的车就不开了,坐我车就行了。”卢頔安晃了晃手中的钥匙说。
      车开出了小镇,在一个岔道口拐进去,接着在一片果树林中七拐八拐,走进了林子深处。一会儿一幢尖顶的小房子出现在眼前,屋顶是青灰色的瓦,整个墙体涂了很漂亮的蓝色,在一片绿色的果林中显得十分别致。
      “这整片园子我租了二十年,自己盖了个小屋,每年的这几个月都住在这里,在东部的果园里也有一样的小屋,就我自己住。”
      小屋前面是一个两百来平米的小篱笆院,院子当中一棵两三人合抱的酸角树,树冠如盖,几乎遮蔽着整个院子连同房子。
      “敬斋,你我一见如故,这房子盖了六年了,我住了五年,到今天为止,你们俩是这里唯一的客人。”卢頔安边说边请他们俩进屋。
      屋子里陈设却十分简单,中间客厅里一对泰国常见的木质单人沙发,之间一个柚木根雕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套紫砂茶具,清洁如新。旁边一个木架子,架子上摆放一些陶罐、锡罐和竹罐,很显然主人对茶道十分讲究。对面不知什么家具,上面蒙了一块蜡染的布,看形状倒像敬斋公寓里那个小吧台。左边一间耳房是卧室,里面一张单人床、一张桌椅、一个书架,一个衣架,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右边耳房一望而知是厨房,整个房间里似乎找不到任何一件多余的陈设。

      卢頔安一边请俩人品茶,一边娓娓而谈。
      因为父亲身体不好,他从中学毕业以后就到父亲创办经营的工厂里锻炼,不到两年接舵,干得顺风顺水。几年后父亲去世,他那时候年轻识浅,以为从父亲手里开始积累的财富不菲,加上贪玩任性,哄着母亲把厂子转让给叔伯兄弟,存了一大笔钱放在母亲那里,那笔钱足够他和母亲还有妹妹一生也花不完的,然后自己出门旅游。
      整整两年,除了旅游他什么都不做,完全断绝了同外界的联系。踏遍千山万水后的一天他突然回到家里,才知道自己走后叔伯兄弟们借口经营不善,厂子濒临倒闭亟需资金周转,频繁上门,千方百计把钱从母亲手里骗走。等母亲和妹妹纳过闷来讨要,那些叔伯兄弟先是推三阻四,后来连面都难见着。有几个亲戚出主意起诉了他们。
      卢頔安盛怒之下到厂子里找叔伯兄弟说理,争执起来推了几把,兄弟就地一倒,住进医院说被打伤,医院居然也出了证明,卢頔安反被公安叫去问话多次。双方谁都不肯善罢甘休,一年多漫长的官司后,钱还没要回来一分,卢頔安却已疲惫不堪。
      “我当时就负气出走,好在当初出游时带的钱还剩一些,给母亲和妹妹留足了生活费,来到泰国。昨天没跟你讲这些细节,今天我也是不吐不快呀,这么多年这些话从来没对人说过。”
      敬斋听了十分感慨,也说了自己目前的困扰和苦闷。
      “后来呢?你家的事儿后来怎样了?”想想问卢頔安。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我那几个叔伯兄弟真的把厂子搞垮了,不仅如此,他们投资的其他生意也亏得一塌糊涂,其中一个跳楼自杀了……我这些年在这边倒还算有点小成……成了一个标准的水果贩子。”他说完自嘲的笑了。
      “这就叫报应不爽!”想想替他出气道。
      卢頔安深深地叹了口气,看着精致的茶杯中漂浮的茶叶,若有所思道:“你们看,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相通的道理,就拿喝茶来说,这茶不过两种姿态,浮和沉;饮茶人无非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亦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放得下。”
      他接着说道:“君子之交也如茶,没有烈酒的炽热,没有甘露的甜腻,却觉得温润清爽。”
      敬斋听了频频点头。
      卢頔安接着道:“其实哪里有什么一帆风顺,我在泰国栽了不少跟头,吃了很多苦头,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什么梦想和痴念都是没用的,只有低下头趴下身子去做,才有可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的发展。我第一次做企业很顺利,那是因为我父亲打的底子好,就那样被我轻率地给断送了。在那之前经常挂在我嘴边的尽是不切实际的大话和理想追求,回过头来想想真是汗流不已。”
      “对呀,敬斋也老是这样说,做人做事要踏实。”想想听他这样讲,不由自主地说道。
      “正因为如此,昨日初识,今天你们就是我的座上宾了。在海边听敬斋说话,处处跟我不谋而合。你的情况我也大概知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给你个建议,尽快设法同你那个搭档分开。今后无论做什么,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卢頔安诚恳地看着他们俩说道。
      方敬斋心里一热,一种肝胆相照的感觉从身体里直往外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一切皆有其因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