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杨过番外·匪我思存(八.经年细痒) ...

  •   他们归程中要路过襄阳,郭同风看着不远处的襄阳城小心翼翼地看了杨过一眼,道:“杨伯伯,此处离襄阳不远,我想去拜谒几位长辈。”
      杨过遥望襄阳城,前尘旧事扑面而来,他勾起了一个不知是苦是甜的笑,点点头,艰涩开口:“好。”
      他们二人慢慢策马向襄阳城踱去,幼时郭伯母教他诗赋,推崇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句,他生平的“近乡情怯”都与这座城市有关。
      他到底也没有鼓起勇气去拜谒故人坟冢,郭同风自己携了酒向山上奔去,杨过则在城外不远处找了个茶肆歇脚。此时已是元朝天下,民生虽凋敝但总算有了点点安宁,茶肆里歇着南来北往的客商。杨过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听着他们天南海北地聊天,神雕侠的故事早没人传说,郭大侠一家的事迹却仍有人时时提起。人人都在感慨襄阳城郭大侠一家满门忠烈,操着北方口音的客商恭敬道:“听闻郭大侠一家殉难,难道果真天道不公就没有香火流传吗?”
      小二擦着桌子道:“不是,郭大侠还有个二女儿,在峨眉开创了峨眉派,也是个英雄人物,不给她爹爹妈妈丢脸。”
      又有个荆楚口音的客商问道:“听人说当时并没有找到耶律夫人尸身,也不能肯定是殉城了吧?”
      掌柜慢慢踱出柜台,低声道:“耶律夫人的确是殉城了,我邻居那日看到她在万军中受了伤,这样又哪有命回来?”
      北方客商接话道:“那怎地没有尸首?”
      小二叹了一声,抹布在桌上留下重重一条水迹,道:“打仗时没有尸首的士兵多了去了,有可能是...零碎了。”
      众人都叹息一声,湖北口音的客商叹息道:“原来还听说耶律夫人生的美,是菩萨一般的人物,这真是红、红颜薄命啊。”
      杨过不想他们议论郭芙,刚皱了皱眉,就听见一道满是稚气的声线问道:“郭大侠一家叫什么名字?”
      众人转头望过去,是一个缩在大人怀里的五六岁的小儿,都问他:“小孩,你问这干什么?”
      小孩道:“他们一家是大英雄,怎么能忘了他们?我要记得他们。”
      众人听一黄口小儿如此说,也都动容,七嘴八舌忆起郭大侠一家姓名,郭靖、黄蓉、郭破虏这一个个无比熟悉的名字一一被提起,杨过坐在那里努力微笑。众人讨论纷纷,却始终无人知道耶律夫人名讳,只道她是耶律郭氏,小儿脸上已露出了失望神色:“怎么耶律夫人就没有名姓?她爹爹姓郭,她不应该也姓郭吗?”
      众人讪讪而笑,杨过按捺不住,出声道:“郭大小姐名讳单一个‘芙’字,她是个了不起的巾帼英雄,怎能依附着别人的姓氏流传?”
      众人都转过头来寻找说话的人,看见说话者坐在角落半明半晦间,是个五十开外相貌清癯的相公。
      小孩问道:“你知道她的名字,你一定也是守襄阳城的大英雄是不是?”
      杨过陷入沉思,大英雄?他苦笑了一下,的确有人这么说过他,他救过人命,烧过粮草,杀过蒙古大汗,可襄阳城破时他没能与他们站在一起。他是不知道消息,可若是知道他又果真能舍下姑姑吗?他缓缓出一口气,低哑道:“...不是,我是个偏安一隅的懦夫。”
      众人听他如此评价自己,兼之声音沉重,都知他或许有什么难言伤心事,各自面面相觑,没人出声。小孩却不知,又道:“那你一定是郭大小姐的朋友啦!”
      朋友?她断自己一臂,自己甩过她两个狠狠的耳光,这样算得上朋友吗?她...把自己当过朋友吗?杨过慢慢握紧了杯子,望着窗外透过来的一点天光,他看着光中的细小尘埃飞舞变换,生平事一一浮现眼前,自嘲地苦笑,缥缈道:“她又怎瞧得起我这般人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