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杨过番外·匪我思存(六.抱柱之信) ...

  •   杨过与陆乘风原本派出的人一同护送陆文娘母子回桃花岛,桃花岛上哑仆尽散,屋舍蒙尘。杨过奇怪心道:“外公与柯公公在何处?焉得如此凋敝?”
      环岛查看一番,只见桃花岛景色依依如旧,只是小时候他们常见的那艘画彩雕梁的大船不见了,杨过不知那船地来历,只是幼时见它美轮美奂,是以印象深刻。杨过一生无数次梦想着回到桃花岛,可却从未想过,真正回来时是这等情状。
      最是留不住,故人已故。
      他们将屋舍整理一番,杨过虽欲效法黄药师置办哑仆,但文娘虑几个孩子天性未定,施这般残忍手段恐孩子也跟着学了恶毒心思,于是只是出钱置办丫鬟仆人。
      文娘谨守礼节,他二人虽俱住在岛上,却一个住在桃花岛东端一个住在西端,平时绝不打照面,凡说话必有第三个人在场,无用之话绝不肯多谈一字。杨过知她自重,也处处敬她,绝不越礼。
      杨过自此住在桃花岛,教几个孩子武功,闲时伴着几个孩子游玩,倒似小时候,却终不似小时候。
      杨过原本担心陆文娘似一般寡母一样,因为没有丈夫把孩子视作唯一,把孩子看做自己专有的物品,处处辖制,使其不得自由,乃至干涉婚姻、磋磨媳妇。是以处处留心,唯恐文娘把几个孩子教养歪了,但观察下来文娘虽要求严苛亦是慈爱有加,并不十分拘束孩子天性,既为严父又为慈母,爱责皆有度。一时间又是羡慕郭同风等人,又是叹息,想到:我和郭伯伯都身世坎坷,可郭伯伯却能长成一个温和敦厚心怀大义的人,想来郭奶奶也是像郭弟妹一样刚强的人物,我杨过怎无幸得这样一个明礼识大体的母亲?
      文娘忖度几个孩子长居桃花岛,恐几个孩子不见外人,不与其他人打交道,见识短浅、人格不全,于是请求杨过时常带几个孩子在外行走。
      杨过遥想他做神雕侠时的悠闲自在,也乐意带几个孩子出去,只是不再以雕为侣,是以也不再叫神雕侠,只带着几个孩子一路行侠,绝不留姓名,平不平之事,惩不义之人。
      这几个孩子里郭波静安静沉稳不爱走动,郭念是个女孩,只郭同风最合他性子,倒是他带着郭同风出去的时候最多。他性子不拘礼法,不把郭同风看做后辈,倒将他当做小友,两人相处常像一对忘年知交。
      起先杨过心内郁结,忽忽若狂愤愤欲死,只想着把几个孩子庇护长大完成了嘱托就去找一干亲人,但后来他看海上日落映出一片波光潋滟橙红,最后留下灰烬般的寂静;他听山涧幽泉清凌凌的波声,和着深林里清越的鸟鸣;他嗅人来人往的城中弥漫的人间烟火气,看着几个孩子日日不同的情态,内心仿佛一日一日被潮汐打磨平整渐渐没有了愤世妒俗的意气。
      桃花几度开谢,时间一晃便是十余年,郭同风也从当年一个垂髫稚子长成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幼时肖极郭芙的相貌也一点点锋利起来,因着男子的阳刚之气有了些区别。郭波静温和敦厚,郭念也恬静温柔,只有这郭同风性烈如火又机敏狡猾,这般性子不知随谁,倒有几分像杨过,傲气却是与他姑姑一脉相承,杨过对着他有如看故人。
      这些年杨过与郭同风走遍大江南北,却有两个地方始终未敢踏足,一个是终南山,一个是襄阳城。这两个地方像是杨过心上两道经年不愈的伤口,稍一碰触便渗出累累血痕,连郭家一家的墓也是这几个小辈打点祭扫,杨过年年始终遥祭而已。
      郭同风十六那一年文娘请杨过给郭同风行了加冠礼,她摩挲着郭同风的头顶心露出了温柔而怀念的笑:“你们哥俩算是教养成人了,你且记住,这一生要堂堂正正,不能行不义之事,要不然我怎么有脸面去见你们的父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