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拜帖 ...
-
壬戌年三月十七天刑鹰化为鸠
三月渐暖,春困袭人,碱持斋门前看门小厮坐在椅子上打盹。前身微倾,垂头闭目,几乎整个人都要翻下椅背了。
突然一骑飞速而来,惊的他跳了起来。揉眼再看时,是一年轻武者,单手持缰,另一手持一锦盒,置于胸前,神色甚为庄重。
来人跳下马来,将马随意栓于门口桩前,步至看门小厮面前,高声道:“我家主人命我将拜帖送至府上,请传达贵主人。”言罢,将锦盒塞于小厮怀内,便转身上马。
小厮一阵呆愣,等回过神来,那人已经上马欲行,他连忙高声喊道:“你家主人是谁?也好留个话啊!”
那人不语,扬鞭而去。
…………………………………………分割线………………………………
南宫绝望着案上锦盒,不禁有些奇怪。锦盒内只有一封拜帖,上写道:
“今岁置业,却冯贵家意属,我于元月下定于前,遇事外出,归来之时却闻宅院已售。你我英雄所见略同,眼光不谋而合,本当可喜可贺。然我对李家祖屋情有独钟,且定金已付,又得李家宗人同意。不知贵府掌家可否赏脸,你我三月二十,于江畔人家‘惬意舫’详谈,我已备下酒宴,敬候莅临!”
落款是:广陵居士
这人倒是来的离奇,广陵居士无非说他好琴音,以琴谱为名,却未曾说清他姓氏何人。看这锦盒,乃暗金色绸缎所制,品级甚高,也定是富家豪门之物。
南宫绝招来长奎问道:“你购置邻家别院的时候,可有人相争?”
长奎回答道:“并未有人相争,小人这事办的十分妥当,地契也都完整,是和原屋家主亲自协商,又因是比邻而居的人,原屋家主都认得,不会错的。”
南宫绝又问道:“那可得宗人同意了?”
长奎不由汗如雨下:“别家都见过宗家族人了,那李家因是老家无人了,只留下一叔一侄,叔伯老迈,不晓世事,小人和侄子办妥的过户。”
南宫绝道:“这是着实不妥当,叔侄均在,以叔为尊,虽有人老不经事的,但也有小辈妄图分家之嫌,你贸然购屋,这下里给他人落了话柄。”
长奎道:“实在是办事仓促,小人急于购买,李家又在其他人院落之间,若不购得,房舍恐难联成一片。”
南宫绝问道:“可有因此强买强卖之嫌?”
长奎忙连声答道:“不曾、不曾!小人出价公道,李家甘心卖屋。”
南宫绝方才挥挥手让他退下了,心里盘算,本想着把钱美云之事办妥,才未和家里人一同回平江府,这厢里又多出桩是非来。
……………………………………分割线………………………………………………
说起这江畔的“惬意舫”,很是有些来头的。惬意舫立于西湖东畔,属官妓,其间的红牌名叫琳琅,字幼师,据传是孝宗时期、台州名妓严蕊一派的传人。琳琅为人清冷,曾立下了非文人不见,非士大夫不侍席的说法。却引得一班人等附庸风雅、络绎不绝。
是日微雨纷纷,湖面上烟雨朦胧,远处亭台楼阁的飞檐耸角,在漫漫江雨中恍惚闪动。南宫绝撑一把淡红白花的油纸伞,空手拂袖、只身前往。
还未行至湖边,就听闻远处传来一段悠扬琴曲,隐约间似乎弹得是《墨子悲丝》。此曲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做,说的是墨子见到白色的绢丝被染,忆起士大夫君王不免被“仁义显达”和“不义辱人”所影响,所发的感慨之思。曲调悠扬婉转、意切情悲,突然行至高处、哑然而止。
南宫绝步至舫上,迎面便来了三个妙龄女子,搀扶、接伞、掸衣……一气呵成,真不愧是一掷千金之处,其间必有妙义。
进得了船厢,却令南宫绝大出意外,方才的曲子指力浑厚、情意深切,断音也断在妙处,本以为是善于古琴的名妓琳琅所弹,未曾想却见一年轻男子,坐于琴前,抬头见她进来了,方才挥手让人撤下琴去。
“想必你就是广陵居士了?”南宫绝开门见山。
那人浸完手,用白绢擦拭干净,方才回答到:“正是鄙人。”一派行止雍容优雅。
侍女端上来个四方案几,南宫绝盘膝坐下,和那人迎面而立。
“小姐片刻便到,请贵客随意。”侍女道。
那人道:“不必了,我在此宴客,并非闻小姐艳名而来,只不过此舫处于湖上景致绝佳之处罢了。”
言罢转脸对南宫绝微微一笑,说道:“我冒昧登门拜帖,还望恕罪,有幸请得南宫家主亲临,简舟薄酒,还望海涵。”
南宫绝微微一愣,心道,此人笑起来好像蒋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