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 ...

  •   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初唐到盛唐再到晚唐,三百年中,才华横溢的诗人不胜枚举。陈子昂的悲慨,王维的秀丽,李白的飘逸,李商隐的雅艳,都让人赞不绝口,而有“诗圣”之誉的杜甫,言辞句读之间的沉郁最让我动心。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出生于公元712年盛唐时期的河南巩县,是初唐有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欧阳修与宋祁合著的《新唐书•杜甫传》 中记载“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①” 寥寥数语,却将这位诗人起伏的一生刻画得淋漓尽致。杜甫出生于一个文学教养极好却家道中落的家庭,自幼家贫,却不若其他书生一般寒窗苦读求功名,而是终日游历于吴越、齐赵之地,靠打秋风过日子。但是穷困游荡的生活并没有消磨他惊世的才情。就连当时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李邕也慕名登门求见②。杜甫三十五岁的时候前往长安应试科举,相传因为奸相李林甫把权弄奸,此年科举中许多有才之士榜上无名,杜甫亦是其中之一。落榜的杜甫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过了近十年的困顿生活之后,于天宝十三年唐玄宗祭太庙的时候献了三篇自己创作的赋,得到皇帝赏识,被封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然而杜甫的一生并未从此一帆风顺,更确切的说这只不过是他辛酸人生的开始③。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怎样的描述才是最贴切的呢?颠沛流离,历尽沧桑,才华横溢,忠君爱国,鞠躬尽瘁,这些词语无不刻画出不同侧面的杜甫。然而综观杜甫一生的学术思想,他的诗文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正如他自己在诗词中所写到的“穷年忧黎元”的忧民和“致君尧舜上”的忧国。生于盛唐而亲历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特殊时期,杜甫用自己的笔记录了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的种种现状。他本人一生潦倒,仕途辛酸坎坷,却不曾像王维或陶潜一样选择归隐田园,与花鸟为乐,而是事事忧国家,心心念万民。高尚的人格加上精湛的诗艺,使他被尊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而他的诗亦被誉为“诗史”。

      杜甫一生作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逍遥。
      三十五岁之前的杜甫踌躇满志。他游历各地,赏尽中国大好河山,心境开阔,心情愉悦,于是创作出的诗词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我们耳熟能详的《望岳》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 泰山北起齐国,南至鲁国,绵延千里,青翠的山色一望无际。山北山南一名一暗,仿佛将拂晓与黄昏分割。看峰峦迭起,云雾缭绕,飞鸟还巢,似乎天地之间所有的神奇俊秀都凝聚在此,面对这样的雄浑的景观,我胸中激荡不已。五、六两句诗承上启下,从泰山的天然神韵谈到自己心中的澎湃感情,自然地引出最末的抒情之句。终有一日,我一定要登上巅峰,俯首看众山在我脚下是多么渺小。杜甫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想要出人头地的凌云壮志,他坚信自己拥有出众的才情,他日必定能脱颖而出。这首诗是现今流传下来的杜甫诗作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一首,当时二十五岁的杜甫在洛阳赶考遭逢进士落第而前往齐赵地区游历散心。虽未中举,他却没有灰心失望,而是年少轻狂,踌躇满志。于是整首诗将泰山的磅礴之气与自己的壮志之豪情自然地融为一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堪称绝妙。

      第二阶段,困顿。
      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杜甫,仕途坎坷,潦倒困顿,满心凌云志向却郁郁不得伸。
      届年三十五岁的他赴长安再次应试科举,想要谋求功名,却因为奸相李林甫玩弄权势而再次遭逢落第,怀才不遇。为了能向皇帝敬献自己所作的诗赋,往后多年间他屡次向达官贵人投赠诗词,希望他们能欣赏自己的满腹才华,从而向皇帝举荐③。这一类带有社交性质的诗词,最出名的要数《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④。科举落第后第三年,杜甫赠了两首诗给当时官居左丞丈的韦济,希望能得到他的提拔。然而韦济嘴上说欣赏杜甫的才华,事实上却并未给予他实际的帮助。处处碰壁、有志难伸的杜甫,满腔豪情不免化作牢骚激愤,于是写了这首“二十二韵”来发泄,言明自己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就要离开长安,从此退隐避世③。全诗二十二韵,四十八句,运用对比手法,书写了自己从少年时候意气风发到如今怀才不遇的人生变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四句诗传神地刻画了少年时期的杜甫才情满腹、声名远播,连李邕和王翰那样的有识之士都亲自上门求见,甚至愿意与他结为邻居。年轻的杜甫踌躇满志,一心想要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辅佐君王,为国为民,改变战乱和农荒的社会现状,呼吁当局者停止征战,使人民恢复男耕女织的安逸生活。而如今十三年过去了,他却屡遭落第,且求助无门,满腔豪情壮志无处得伸。只能困顿地居住在长安城里,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日子。这四句诗细腻地描述了诗人科举落第后误身受辱的悲惨生活。为了能求人为自己举荐,他每日早上起来敲打富豪人家的大门,受尽纨袴子弟的白眼,晚上追随着权贵们驾着肥马扬起的尘土郁郁归来,经年累月就在残杯冷炙中讨生活。国家奸臣当道,君主昏庸无能只会听信谗言,轻言战事,人民衣食堪忧,又被迫骨肉分离,生活极其困苦。然而面对这样不堪的社会现实,杜甫自己却什么也不能做。曾经的豪情壮志被仕途的坎坷、生活的穷困一点点磨蚀,如今的他“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就像刚刚冲天而上的大鹏却垂下双翅,又像遨游于远洋的巨鲸一下子失去了自由,痛苦不幸到了极点。

      十年长安的困顿生活,让杜甫看透官场黑暗,尝尽人间冷暖,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特殊的人生经历赋予了他无限灵感,创作出许多批评时政、讽刺权贵、为穷苦人民申诉的传世佳作。《兵车行》⑤就是其中之一。

      开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车马声鸣,被迫征兵入伍的穷苦百姓穿着军服,佩上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前往交兵之地。被征之人的爹娘、妻子、孩子在队伍中呼号哭喊,“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词,传神地刻画出送行者的不舍、悲怆和绝望,也侧面烘托出国家征兵制度的残酷。整首《兵车行》以一幕离别景象开篇,生动表现出唐王朝战乱频仍,征兵不断的社会现实下,人民被迫骨肉分离的辛酸,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后文做出了有力的铺垫。

      一句“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借以描写华山以东二百多个州、千万亩肥沃的田地如今却因为无人耕种而变得荆棘野草密布,十分荒凉。反映出因点兵而导致的农荒为社会生活带来的萧条景象。再一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借着描写青海边的古战场上,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因为征兵作战而客死边疆,遍野白骨却无人为他们收尸送终。痛斥了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暴行。

      这一首《兵车行》,作者不拘泥于古法,不沿用旧题《从军行》而是根据所见所闻即场命名,自创新题,通过“行”这种民歌形式,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⑤,也充分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

      第三阶段,被俘。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四十四岁,在投奔于灵武即位的肃宗、想要为平息叛乱效力的途中被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所俘虏押解到长安⑥。身陷围城之中,杜甫听闻官军一败再败而叛军势如破竹,心中悲愤,为前途多舛的国家命运忧心不已。《春望》和《月夜》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④”这一首《春望》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长安沦陷于叛军逆贼手中,山川河流依旧却已国破家亡。春天草木深沉茂密,整个长安城却人去楼空,人迹稀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着满目疮夷的残破景象,花儿和小鸟也仿佛通晓人性,为国家的残破而落泪、心惊。整首诗头四句通过记录杜甫自己的所见所闻,表现出安史之乱中都城长安凋零残破的荒凉景象,贴合了诗题中的“望”字。后四句诗杜甫以描写自己的感受为主。战事频频,从叛乱开始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妻子儿女都相隔遥远,音讯难求,一封家书有如万两黄金一样贵重。满心愁绪,满头白发,心里烦乱而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越脱越少,最后就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这四句中,杜甫写出了烽火遍地,家信不通,对远方家人无限想念凄惨心情。“白头搔更短”不仅传神地表现出他内心对国家亡破,夫妻骨肉离乱的满心愁绪,还感叹了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落魄心情。一心想要求取功名为国效力、为人民求福祉的杜甫却连连在科举落第,经历了求人援引,战乱被俘的一连串打击之后,年纪大了,心境也老了,当初踌躇满志为国为民的激情尽数转变为忧国忧民的愁绪,望着国家残破的现状,自己却无能为力,更增一层悲哀。

      《月夜》一诗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出杜甫身陷长安对妻子儿女无限的眷念之情。“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⑤”对比杜甫其他诗作的激昂和悲愤,这一首诗婉转缠绵,清幽淡雅,更添愁绪。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春望》大致相同。当时杜甫身困长安,妻子和儿女却在千里之外的鄜州。局势一天天紧张,烽火连月,家书难求。杜甫逃脱不出围城,只能望月思家。然而杜甫自己望月抒怀,却不写自己眼中的长安月,而是写了妻子闺中独看的一轮鄜州月。一个“独”字道尽了战火连天,夫妻骨肉分离的社会现实下,妻子身在鄜州,望着象征团圆的明月,忧心千里之外被困的丈夫是否平安,盼想着不知何年才能全家团聚。年岁幼小的儿子和女儿天真烂漫不谙世事,还不知道父亲被困长安、生死未仆的事实,也不能理解母亲月下相思忆长安的悲伤。月夜更深露重,雾气浸润了妻子如云的发鬓,清冷的月光照着妻子如玉的手臂,更衬托出她心中牵念愈深的悲凉。最后一句,什么时候才能双双靠着薄薄的帷帐坐着一同看月,让月光照干我们的泪痕呢⑤?“双照泪痕干”既反映出杜甫预料将来即使能与妻子万死重逢,也一定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凉,也反衬出现下分隔两地,独望月、泪长流的伤悲。

      全诗题为《月夜》,却只字不提杜甫自己眼中的月,而是处处从妻子的角度落笔,不仅表现出对妻子的想念和深厚的夫妻感情,也借妻子的悲伤暗喻自己生死未卜,还要挂心妻子儿女更是焦心不已。全篇八句,句句沐浴在月光之中,借月抒怀,更添意境。

      第四阶段,漂泊。
      四十八岁的杜甫因为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又遇上关辅饥荒,毅然辞官,携家眷逃难,从此过起了漂泊的生活,直到五十八岁病死在湘江上⑦。我们熟悉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杜甫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④”当时五十二岁的杜甫携家眷在外漂泊多年,听闻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史思明之子兵败自缢,其麾下叛军尽数投降,叛军老巢蓟北被收复,喜不自胜,便泼墨挥毫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⑦。全诗开篇破题,开门见山点出全诗主题,起势迅猛,一如诗中振奋人心的捷报一样突然。杜甫漂泊在外,突然听闻蓟北收复,安史之乱平息,被压抑已久的心情终于得以释放,心中惊喜难当,涕泪纵横。回头看妻子儿女,这些年战乱之下离别、漂泊的愁苦全都消逝了,大家都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喜乐的心情相互感染,自己再也无心伏案读书,随手卷起诗书,和大家一起畅享胜利的喜悦。人到了老年本不适合高歌、酗酒,难得今天如此喜悦不如放纵一次,高歌一曲,狂饮一回。春天已经来临,正是在妻子儿女们相伴下返回家乡的好时机啊。最后一句,用“即从”、“便下”、“穿”、“向”四个动作,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相距千里之遥的地方轻巧而顺畅地串联在一起,让一连串景物在读者眼前飞过,让读者体会自己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

      全诗除了首句点题,其余各句皆是直抒胸臆,传神地刻画出杜甫听闻捷报后的一系列反应,表现出他“喜欲狂”的激越感情。充分体现了作者浓厚的爱国之心,还有尽管远离官场,四处漂泊却仍旧几十年如一日的忧国之情。

      综观杜甫一生,仕途不顺,生活落魄,坎坷的人生经历将他砺炼成为一位“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的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创作的诗歌,始终不离忧国忧民的主线,由此可见其伟大的情操。杜甫的诗不仅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更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而深刻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局势和人民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参考文献:
      ①《新唐书》卷二百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欧阳修、宋祁合著。
      ②《杜甫传之 壮游时代》 冯至编著。
      ③《杜甫传之 困居长安》 冯至编著。
      ④《杜甫诗全集》 方舟子编校。
      ⑤《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著。
      ⑥《杜甫传之 身陷贼中》 冯至编著。
      ⑦《杜甫传之 漂泊荆楚及病故》 冯至编著。

  • 作者有话要说:  Topic:What are your impressions of Tu Fu? What kind of man do you see when you read his poems? Can you understand or identify with him as a person?
    CHNS 341/ H Final Paper
    April 23, 2008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