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下 ...

  •   “母后这是何意?”话中隐隐的怒气令人心惊。
      “皇上已登基五年之久却迟迟未大婚,这要如何安民心?国不可一日无后,况且皇上也要尽早留下子嗣啊。”面对儿子罕见的怒气,太后暗自心惊,但仍是坚持她的立场。
      “战事未平,天下未定。”如此状况要他如何能考虑大婚之事。而且,那人……已有一月未曾得信,不知边地情况如何了,也不知他怎么样。自己心中,从来就只有那一人啊。
      “皇上,此事不能再拖了。前些日子恰巧龙崎阁老家的长孙女樱乃进宫来陪哀家,哀家觉得那孩子不错,等过几天了让皇上也瞧瞧。”她当然也知道战事的重要,可是她是太后,她有义务要保住皇室的血脉啊。
      “此事朕自有主张。母后保重好身子。”实在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男人转身准备离开。他心里,已经容不下别的女子了。
      “皇上!难道为了那个人你连皇室的颜面都不顾了吗?”眼见他就要走出去了,太后忍不住叫了出来。她早已有所察觉,纵然那两人平日里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可是那份异样的情愫又怎能瞒得过她这个看尽了宫争是非的人呢?这样的感情,是于世不容的啊!
      脚步一顿,回身,冷冽的目光让那雍容的贵妇险些招架不住。
      “母后,此事与他无关。”冷冷地道,袖中的手紧紧捏成拳。
      “皇上,你是一国之君,理应当好天下人的表率,哀家相信你明白。”这个是她一向最引以为傲的儿子啊。“何况,他也不会乐见你因此而被天下所耻啊。皇上,你要三思。”
      “多谢母后教诲。”不再多说,离开。他当然知道,他没有选择,因为他是君,天下的君。
      看着那消失的冷肃身影,太后长叹一口气。
      那人谪仙之姿还在眼前,那惊世之容绝世之才怕是无人能拒。
      只是,这两人,不能啊。
      为何偏偏生在皇家?为何偏偏都是男儿身?
      孽缘啊……

      江山和你,果然不能两全么?
      是我奢望了啊。
      但,我不甘。
      亦不信……

      “皇上,夜深了。”内侍小心翼翼地上前。
      已是子时七刻,皇帝的寝宫里仍是灯黄影晕。
      “先下去吧。”仔细观察着行军图的男人不曾抬头,“不用侍候了。”
      “是。”内侍看看男人深锁的眉,几番欲言又止,还是退下了。
      寝宫里又恢复了一片寂静。
      男人看着图中险峻的地势,犀利的眸子里闪过一抹异色。
      我,信你。
      信你会大捷归来。
      望向窗外,墨色的天际泛白的月牙仅是点点柔光。

      明日便是两军第一次交锋了。白衣人立于中军帐外,看着如墨浩天。
      有多久,没有提起过剑了。
      姐姐最后的话还在耳边。
      “周助,答应我,你以后绝不用武功。答应我!”
      那时的他,答应得那么痛快。
      只是,姐姐,原来誓言是很容易破的。
      看一眼那近乎惨白的月儿,然后轻轻敛眸。
      他,没有退路。

      难以置信!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那样一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绝美之人竟有这般本事!
      刚才敌人前来突袭,恰巧将军率部在外巡逻未归,紧急关头是这看似文弱的丞相大人从容不迫地调兵组队指挥着众人应敌。
      原本绝世的人儿在战场上却仿佛浴血修罗,招招狠辣精准,剑剑见血封喉。周身散发的狠戾之气让人不敢近身。
      满地猩红,血染天际。
      挡住了敌人一波波的攻击,来袭者已尽数歼灭。
      白衣青年持剑站在一具具残破的尸首间,静静的站着,脸上已不见那温煦的笑容。一袭白衣未见半点脏污,一把三尺青锋上也没有半丝血迹。
      望着那正缓缓西沉的巨大火球,慢慢闭上眼。一声声惨叫和呻吟交织着在耳边回荡。
      姐姐,对不起,周助破誓了。
      但,我不会后悔,也绝不后悔。
      这是我,守护那个人的方式。
      手冢……
      陡然睁开的冰蓝琉璃中盈盈光转。
      最后,收网。

      “报!敌军主军已进入函谷关!”
      此时众人皆隐在山石后。
      “好!众将士听令!待敌军一到,我等便杀下去打他个措手不及!”
      “丞相,将军他们还在青溪处与敌军小队周旋。不用等他们过来么?”
      “不必,如此便是要分散其兵力,引开其注意力。况且此刻便是最好的时机,万不可错失了。”
      “一切听丞相吩咐。”

      “你,快一点,挂高些。对了,就是那儿。”
      “公公,你说咱皇上这回为什么会突然决定大婚?之前不是一直没信儿吗?”
      “你小子知道什么?这回皇上大婚可不简单。”
      “公公,为什么啊?”
      “你小子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小心掉脑袋!”

      凌厉的一剑下去,又是一条剑下亡魂。
      早已杀红了眼,脑中却越发清晰。
      手冢,等我,此战我定会漂亮的拿下来。

      “将军将军!敌军退了!敌军退了!”士兵们欢呼着高喊。
      “丞相,敌军退了。”将军又是激动又是感慨地看着站在狰狞焦骨中依然翩然绝世的年轻丞相。“是否需要派兵追上?”
      “不需要了。”摇摇头,有些疲惫地阖上眼睑,压下不断涌上的不适感。终于完了吗?手冢你看到了吗?我做到了。
      “丞相,为何不乘胜追击?”副将不懂,这正是大败立海的最好时机啊。
      “不必,我们只需要等就好。”立海的根基不是一朝就可能拔得掉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结为盟国,立海的实力不容小觑,若能与之结盟,青国必定如虎添翼。
      他,要让那人,得到他想要的。

      “报!边地大捷!敌军已退!立海已派人求和。丞相两日后班师回朝!”
      “真的!太好了!不愧是我朝的大将军和丞相!真乃战神也!”
      “是啊,这次丞相又为青国立下大功了啊!”
      “两日后吗?刚好可以赶上皇上大婚,真是双喜临门啊!”
      “就是就是。”

      “三个月后朕在此设宴待爱卿凯旋归来。”
      那日,那人是这样许诺的。
      如今,那人确实也这么做了。
      只不过,这庆功宴,还多了一个更令人称道的名头,青帝大婚的婚宴。
      看着大殿之上那一身红袍的挺拔身影,唇畔的笑略有苦涩。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么?
      却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日子里收到这样的“大礼”呵。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周围的声音居然还能传入耳,他不是已经封闭心神了么?
      垂眸,行至殿前,跪下:“臣如约回来。恭贺皇上大婚。”这是现在唯一能说的了吧?
      没有回答。
      殿上之人只是紧紧盯着跪在那里的人,似乎没有听见那贺喜之词。
      二人就这么僵着,直到太后从帘后步出。
      “不二卿家辛苦了。这次与立海一战不二卿家可是立了大功,待会儿让皇上重重封赏。”
      “谢太后恩典。”
      “先起来吧。”
      “是,太后。”
      男人仍只是盯着那白色身影,目光丝毫不离。三月未见了,那人又瘦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伤着。
      “皇上,该准备仪式了。”看着明显心不在焉的人,太后蹙了蹙细眉。都到这份上了,这大婚怎么样也得完成。
      “朕知道。”收回目光,点头。
      不二,你要相信我。

      若江山和你不能兼得,那么,我又何妨舍了这江山。
      只要你。
      英雄气短,为你,也罢。

      撑不住了。真的是撑不住了。
      白衣人儿无力地靠在御花园里假山石后,额上细细密密的一层汗珠子。
      猛地咳嗽两声,拿开的手帕上是怵目惊心的暗红。
      微微苦笑,这么快就不行了么?
      不过,他没有遗憾的事了,立海已递上盟约,青国此后至少五十年内不用再担心顽敌了。
      那人,可以达成他的心愿了。
      只是,手冢。
      原来你我终究无缘。
      秋风骤起。
      深秋,凉。

      雪落,无声。
      相府内一片凝重。
      “快,这边。”管家在前面带路。
      “什么时候开始的?”老御医背着药箱跟得气喘吁吁。
      “少爷一直瞒着我们,若不是这回都,都吐血了,只怕我们都还被蒙在鼓里。”管家带着御医迅速穿过庭院,赶至厢房。
      “御医来了,御医来了。”房中已乱成一团,闻得此声皆如听见救命仙音,赶紧闪至一旁,好让老御医近前诊断。
      床上之人让老御医倒抽一口气,这,这哪里还是那个白衣翩然有着绝世之姿的人啊,完全都病得不成人形了。两颊凹陷,面色苍白,一看便知这病,已入膏肓了。
      一把脉,老御医脸上的皱痕更深了。
      这,他要如何向宫里的那位交代啊……
      “御医,究竟如何了?”管家看他的脸色,心中一沉。
      老御医摇摇头,起身,示意管家跟出来。
      “丞相这病,应是有些时日了,一直欠缺调理,久病不治,郁结在胸,加之这次出征伤了元气,恐怕已是药石罔效了。”看管家的神情,老御医叹息,“只看撑不撑得过今冬了。这好端端的一个人啊……”
      管家低着头,送老御医出去了。
      三日后,举国悲戚,当朝丞相不二周助病逝于相府。
      国家痛失栋梁。
      据说皇帝初闻噩耗便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吓坏了宫中的人,后来御医说是急火攻心,不碍事,这才安下人心。
      皇帝下令,以皇亲之礼厚葬丞相。
      当日,满朝文武去送行者皆痛哭失声。京城夹道皆是来送丞相最后一程的百姓。
      至此,不二周助的名字被列入史册,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名流芳百世。

      《青册》载:
      不二周助,光帝二年封相。不二,性温淳,貌隽美,有惊世之才,擅文武,世人谓之“天才”。
      光帝五年初,青立之战,持数月,相请战之,三月,大捷。青立两国结为永世之盟,自此国无边患,内政清明,通达鼎盛,史称“国周盛世”。
      光帝五年秋,帝婚,立龙崎氏为后。
      光帝五年冬,相病故于室,举国哀,帝谥其为安国公。
      光帝七年秋,帝崩,无嗣,禅位于越前世子龙马。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