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2、【两行孤雁来】 ...

  •   已经没有旁人置喙的余地,终究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想来想去,我决定从此绝口不提。只是心底某个角落,仿佛传来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

      天气一天比一天闷热,屋角摆满冰也全无用处,火辣的太阳灼烤得人头都发昏。我素来畏寒不惧暑,也被这热天扰得坐卧不安。

      小丫头口齿已经颇利落,整日只是上蹿下跳不安生。那日胤禛送来两本法帖,一盒文房四宝,特意说明是给铮儿的,要她好好学字,还抽空过来把着小手教了她几天运笔。我原本觉得此事可笑,哪知铮儿竟然真的一本正经开始写字了,小小人儿,趴在巨大书案前,默不作声,聚精会神,居然能安安静静写一整天。

      我被她的郑重感染,觉得为娘也应该做个表率。可是不知天气太热,还是什么别的缘故,只是静不下心来,写一会儿就觉不耐烦。越焦躁,就越写不好,我一气之下丢开笔,抓起团扇胡乱扇了扇,唉,风都是燥热的。

      “额娘,心静自然凉。”

      声音娇娇嫩嫩的,脆生生的,语气却老成得不得了。我扭头看看小丫头脸上严肃的表情,怎么看都觉得似曾相识。唉,这孩子是真的不像我。

      “别听你阿玛胡说八道。”我瞪了她一眼,“热就是热,凉就是凉,跟心有什么相干。”

      “阿玛说了,额娘这样是修养不够,须得养性。”

      我语塞,又有些恼羞成怒:“养什么养,小孩子家家的,该玩就玩,该哭就哭,该笑就笑,都听你阿玛的,小心变成小老太太。”

      门外的小丫鬟“扑哧”一声笑了,晓霜蹙眉瞪了她一眼,一面给铮儿打扇,一面劝道:“格格,皇上说的总是有道理的。”

      我抓起笔一边蘸墨,一边忍着气道:“他说得有道理,我说的又哪里不对了?没听说让这么小的孩子修心养性的。”

      铮儿一旁插嘴:“皇阿玛说,福慧哥哥三岁就能诵道德经呢。”

      三岁读老子?那三十岁不是变成老妖精了。

      我想了想,说:“福慧哥哥是男孩儿。你是个小丫头,不用念什么道德经。”

      铮儿静静握着毫管,看也不看我,一笔一画,不紧不慢道:“女孩儿又如何?额娘不是常言‘谁说女子不如男’。”

      我略有些惊奇,没想到她能说出这些,心中反有些欢喜。晓霜在一旁打着扇笑着凑趣:“小格格真真有志气。”

      我笑着拍拍铮儿的小脑袋,叹了一口气。算了,乖乖坐着读书写字总比上树逮知了让人来得省心。

      又陪她写了一会儿,我实在坐不住了,抛开笔道:“晓霜,叫人呈个冰碗来。”

      铮儿先开了口:“额娘,你都吃了两碗了,暑天不宜多进冷食,于肠胃不利。”

      天啊,这孩子才多大!

      我瞪着她,觉得声音有些有气无力:“这也是阿玛教的?”

      “是玉嬷嬷说的。”

      我连叹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以前听说天家孩子早熟,还以为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今日才晓得诚不我欺。只是,明明是我生养,从容貌到性情怎地半点也不像我,倒是酷肖乃父,连通身的一本正经都如出一辙。倒是那不服输的倔劲儿有点像以前的我。现在呢?十分棱角只好剩得二三分。

      想到这儿,我又看了一眼那孩子郑重其事捏着毛笔的白嫩小手,心中又泛上浅浅无奈。

      也不是说孩子懂事明理不好,可是小孩儿家,总是言笑宴宴、天真无邪才是正理,也是天道,早慧未必是福。

      胤禛和我的想法截然相反,他性格坚毅顽强,幼年好学从未懈怠,寒冬酷暑仍勤于读书习字,愈是艰难愈要迎难而上,对子女的要求更是不宽只严。女孩儿还强些,几个阿哥从小略有顽皮逾距,责打罚跪是家常便饭。眼见铮儿勤学,他极是高兴,明里暗里夸过不少回。

      转眼到了八月间,正是一年里最热的三伏天。胤禛整肃惯了,再热也不肯松一松领扣,满头大汗地翻看铮儿的课本子。我接过小丫头手里的扇子,一面给他打扇,一面看着他在铮儿写的大字上画了一个鲜红的圈儿。

      “每天多少折子看不完,小孩子的玩意儿也来费这番功夫,何苦呢,得空儿不如歇一歇。”

      他笑着摇摇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国之大计,不可轻忽。”

      我哭笑不得:“听你这口气,还以为在圈阅殿试文章呢。”

      他哈哈笑了起来,掷笔揽过铮儿,抱到膝上:“我瞧小丫头争气得很,比弘历当初都强,这般勤学刻苦,将来想必能做我大清朝第一个女状元。”

      我撇嘴笑:“开玩笑也要有分寸。”

      他笑而不答,揪了揪小丫头的辫子,抬头微笑:“过几日要去圆明园,带了铮儿一起去。”

      圆明园铮儿是第一次来,这座闻名后世的皇家园林此刻规模已不凡,既有天家巍峨,比紫禁城又多了几分精巧秀丽。小丫头看惯了听松阁那方小院,陡然换一番天地,欢喜得成日不着家,只在园子里疯跑。有晓霜跟着,我一点也不担心,安全也好分寸也好,晓霜只有比我更谨慎。

      我呢,看着外头明晃晃的太阳地就头昏眼花,每天安心躲在屋里看书喝茶,安逸得很。这方小院搭了个竹架,上面攀着蜿蜒的藤蔓,不知是葡萄还是葫芦,正绿成一片,摇着躺椅荫凉下翻书打盹,酷暑消褪得无影无踪。

      这天胤禛遣人送了些新摘的莲蓬,我坐在藤下正在剥莲子,铮儿蹦蹦跳跳进了院子,一叠连声喊着:“额娘,额娘,福慧哥哥来了。”我笑着招招手,铮儿三蹦两跳扑进我怀里,福慧却一本正经打了个千儿:“儿臣给安嫔娘娘请安。”

      小小的人儿,也就比石桌高那么一点,偏要作出小大人的正经样子,看着可怜可爱,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一把揽起他,按到旁边的石凳上:“来得正好,这一大钵莲子剥得我手疼,两个小家伙也来帮忙。”

      福慧没见过我的作派,有些愣愣,铮儿已经笑嘻嘻扭到石凳上,伸手抓了一大把莲子。三人一面剥,一面听铮儿唧唧呱呱说笑。福慧却是不言不语,极乖巧的样子。我笑道:“有日子没见你额娘了,贵妃娘娘可好?”

      见问及母亲,福慧忙又放了手中莲子,溜下石凳规规矩矩低头答道:“额娘上月略有些不爽,将养一月好些了,入园这些天虽有些反复,太医却说不妨的。”

      我笑说:“那就好。贵妃娘娘生得虽柔弱,却是个有福之人,——单看有你这么个知礼的孩子就知道了,哪像铮儿,成天闹得我头疼。”

      晚间,正在卸妆,晓霜进来,接过小丫鬟手里的梳子,闷声不吭,一下一下梳着。我从镜中看到她一脸欲言又止,觉得稀罕,笑道:“有话就说。”

      晓霜道:“是。”又对守在门口的小丫鬟吩咐道:“去把娘娘明儿个要穿的衣裳收拾出来。”待小丫鬟带上门走远了,方才附耳道:“格格,听说贵妃娘娘不好了呢。”

      我一惊,顺口问:“哪个贵妃?”忽又醒过神来,疑道:“不会吧,今儿个才见过福慧阿哥,说是他额娘好些了。”

      “格格你不知道这里头的事。”晓霜一面摘下我的耳坠子,一面悄声道,“二月份就听说,贵主子娘家那位大将军折子里写错了字儿,皇上气得了不得呢,贵妃娘娘为这事很伤心了一阵子,病气儿就勾了起来,原说慢慢将养无妨,哪知没两个月,年将军就降了职,调到江南去了,这些天参他的折子呀,都飞成雪片了,都说年家怕是要坏事,贵妃娘娘哪受得住?两分光景也变作八九分了,听说这些天每况愈下,愈发了不得了呢……”

      我越听越是心惊。自有了铮儿,我心思全在孩子身上,别说朝堂上,就是后宫里的新闻故事,也是闭门不问。十三这两年身子不爽,自胤禛登基就兼管户部,又任着总理事务大臣,忙得不见人影。也就是前些天为着云姜的事见了见,也没提什么旁的事儿,哪知道外头已经热闹到了这个地步。原以为年妃又病,不过因为身子弱着了暑,原来还有这一层。

      我心思百转,扭头轻问:“这些话你是打哪儿听来?”

      “今儿个晚间,在膳房听熹主子宫里芸香姐姐说的。”

      熹妃为人一向寡言少语,稳重自持,最是个少是非的人,她的人竟然也会嚼这些话,可见外头沸沸扬扬传到何种地步,又可见这宫里如今更是松散了。

      我“啪”的一声合上妆奁,敛了敛情绪,正色道:“这些话也是咱们能说的么?后宫不得议政,祖宗的规矩都忘了?我看你们是离了宫里就忘了形,越发连命都不要了。打从我这儿起,再莫多言。叫我听到一个字儿,定不饶你的。”

      晓霜打从进宫前就跟着我,我的脾性行事她早就摸熟了,平日也没少跟我关着门聊这朝堂后宫家长里短,竟不知我何时忌讳起这些来,不由得怔住了。见我疾言厉色,她也白了脸,一言不发跪下了。

      我拉了她一把,道:“你也不用吓得这样,我不是罚你,却是在提点。你以为后宫议论的这样,皇上、皇后会不晓得么?早晚追究起来,给你们一个厉害,平白吃了亏岂不冤枉。”

      晓霜垂头道:“奴婢糊涂了。”

      我道:“行了,起来吧。谨慎些,少掺和。”

      晓霜低声应了,帮我铺了床叠了被,静悄悄退了出去。我呆坐在梳妆台前,心中茫然,想到这皇家可怕,立刻想到了我的铮儿,她将来不知又如何?可也会受委屈。想到铮儿,白日里,福慧那张白净的小脸又浮现在脑海里。

      可怜这个孩子才三四岁,今后不但外亲尽失,更要受母家之累,一世不能清脱干净。他小小年纪,这些事未必尽知,今日在旁人面前应对时却如此得体知礼,年妃有子如此,也堪慰藉了。

      想到年妃,心中咚的一跳,忽然有些不安。

      只知道年羹尧注定要倒霉,不知年妃结果如何?

      再一想,又能如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虽说罪不及身,胤禛是那样冷厉的性子,素来雷霆手段心有成算,顾及朝局,对她再多不忍,面上却未必有多少怜恤。

      这样一路想下来,年家的事竟是个死局,真真不死不休。宫里风言风语竟无顾忌,想来年妃病势定然已十分沉重,这当口打击接二连三,还不知熬不熬得过去?

      我闭了闭眼,脑中略过这皇宫无数模模糊糊零散片段,尽是阴晦,尽是哀凄。想要定心记忆,却又头疼欲裂。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2章 【两行孤雁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