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拉拢盟友 ...
-
第三章 拉拢盟友
在周朝诸年分封的异姓诸侯中,齐国面积最大,地位最高。齐国的第一任君主就是姜子牙。姜子牙,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姜尚。姜尚不仅在推翻商朝统治的过程中建立赫赫战功,更为周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说,周成王年少时,管叔、蔡叔作乱,淮夷畔周,周成王乃命召公给姜子牙颁布了一条谕令:“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五候九伯,您都可以征伐他们。”这种特殊的征伐权利,足见周王室对姜子牙的信任。
齐僖公是进入春秋时期以来,齐国的第一任君主。面对中原大地烽火四起,国与国之间竟争激烈,他心里明白,不进则退。他会同郑国、鲁国灭盛,伐许,助宋,联卫,勤王,纳姻;石门之盟,瓦屋歃血,齐国在他的手里实力大增。
齐僖公子女众多,世子诸儿因嫡长己立为储君。虽然他众多诸子中,世子诸儿也是聪明能干的,但他半生戎马征伐,对齐国的将来有着更多辉煌的规划,与这些宏伟的蓝图相比,世子诸儿却与期望的又差得甚远。想到此处,唯今之计,也只有乘自己在位之时,多加扩张,实现霸业。
曲沃武公一行人等,走过了草原,走过了山川,跃过了河流,穿过了城池,终于来到了临淄城下。
齐国都城临淄。自姜尚封国于齐,建都营丘。后历经百余年,自献公元年,把胡公的儿子都赶走,迁都至临淄。又历经齐武公、齐文公、齐庄公至齐僖公,又经历约百年,经历代君主缔造完善,此时的临淄城己是一泒繁华景象。
曲沃武公一行人等验过通关文牍,径自城中馆驿安歇。早有细作将一行人等形踪报知齐国王宫僖公知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人家还是备着重礼而来,美其名曰恭贺世子诸儿迎娶新妇。齐僖公不仅热情地接持了曲沃武公,而且随后还以实际行动报答了曲沃武公不远千里的跋涉之苦,只是这份令曲沃武公意外的惊喜却导致他后来的命丧黄泉,也不免令后人唏嘘不己。
鼓乐声响起,迎新的马车己到。此时长街己静,两边皆是齐兵把守。世子诸儿身材高大,粉面朱唇地站在大殿台阶外,他身后是穿着礼服的侍女们及宦者。
按照春秋时期的习惯,女子皆从父姓、排行、出生地、夫婿之号等各取一种而称谓,此时的周公主以出嫁为妇,我们在此便称呼其为孟姬。只见孟姬下了马车,手执羽扇遮面,只露出一双似秋水一样好看的眼睛,在女官的搀扶下走到世子诸儿跟前一揖,世子诸儿相即还礼。双方还礼毕,世子诸儿带着孟姬在鼓乐声中一步步走上台阶,一直走到大殿前。世子诸儿停住脚步再揖,孟姬再还一礼。
礼者道:“去扇。”乐声中,世子诸儿将羽扇一寸寸移开,露出孟姬含羞带涩的娇美容顔。世子诸儿身后的女侍走到孟姬身边,浇水服侍她舆洗;孟姬身后的女侍则走到世子诸儿身边,浇水服侍她舆洗。
礼者依次在席前设祭、设宴。设祭是祭告天地诸神及列祖列宗,祭毕,方是正式的婚宴。史记礼书中太史公有言:“礼的品格、功能,真是博大而又盛美!它主宰万物、驱策群品,岂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我曾到大行礼官那里,研究夏、商、周三代礼制的演变,才知道按照人情定礼制,按照人性定礼仪,是由来己久的。”礼仪之道贯穿人之始终,此时,我不知当时的祭祀行的是何种礼仪,祭的是何种规格的祭品,只是随着阵阵祭祀的歌声: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庄重而肃穆的祭祀大典结束了。
祭祀结束。世子诸儿和孟姬身后的女侍分别举爵斟酒,连斟三次。第一次是请二人漱口安食;第二次是双方互敬;第三次合卺之酒。
世子诸儿和孟姬一起举卺而饮。
礼者道:“礼成!举乐!”
乐声再起。恭贺的各国使节、文武臣子分别入席。但见一绿裳女子带一众少男少女吟唱起舞: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这是诗经齐风中的一首诗,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间的恩爱。诗中,美丽的女子主动来和情郎相会,男子非常欢喜。其中,男子把情人比作火热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表达了对女子的喜爱之情。此时,殿内的众舞者,着彩衣、戴兰冠,载歌载舞,落英缤纷,当真是芳菲袭人,说不出的美丽。
大殿内喜乐融融,推杯换盏间,众人皆有了几分醉意。
这边酒宴还在继续,忽传北狄来犯。北狄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以游牧射猎为主,随畜牧而转移,有孤竹、令支等国,他们经常联合起来入侵中原,成为齐国等北方诸侯国家的边患。
“齐国将士抵挡不住,齐军连连后退。“
“北狄兵己越过边境,直奔临淄城一路冲杀而来。”
“小公主被狄人虏走。”探报连连报来,听到最后一声探报声时,齐僖公大惊失色,慌忙中站起身来,席宴中的酒爵被衣袖带翻在地,也未曾觉察。
齐僖公一面准备率兵去迎敌,一面准备泒人去向鲁国、卫国借兵。
曲沃武公上前揖首道:“君上不必着急。狄人己入临淄城中,现在向鲁国、卫国借兵,那是远水,解不了当下之危难。狄兵以游牧为主,不善城池关隘,又生性放任不受拘束,贪婪而粗暴。对付这样的狄兵,需用智取。现在狄兵一路抢劫财物,正在临淄城中,我们正可关起门来打狗。可泒三路军马分头出击。第一路,追击狄人车马,救回小公主;第二路,守城的军士,东西两面埋伏,断狄人归路;第三路,乘狄人这次大规模袭击,可泒少股轻骑奔袭狄人老巢。”
齐僖公听了曲沃武公的一番话,高兴地道:“真乃好计策。”齐军依计而行,兵分三路,只是这第一路由曲沃武公请缨亲率军士前往。
曲沃武公率领百乘兵车,一刻未敢停歇向狄人的方向追去。胡尘滚滚中,已经依稀可见前方狄人一头披发,身着胡装,人数众多,距曲沃武公人等一箭之地时,□□齐发,曲沃武公一行人等还未反应过来,只见一阵急箭如雨般射来,但听得惨叫声连连,军士中不断有人倒下。
“举盾牌!快举盾牌!”在狄人的第二阵箭弩未射出之前,曲沃武公站在中军车上大声喊道。“两端兵车向左右迂回包抄,中军向前推进。”曲沃武公继续高声喊道。
第二轮箭雨过后,曲沃武公率领中军向前冲散狄人阵角,与冲在狄人阵前的狄人首领交上手。
此时的曲沃武公虽己是花甲之年,但身手却是异常矫健。在与狄人首领错马的刹那,长刀翻飞,横扫狄人腰间;那狄人翻身向下,叩住马身,长刀从马背上擦飞而过。如此二三十招后,狄人首领渐显力量不支。曲沃武公纵马向前,回马一刀,一颗头颅应声而落。
所谓擒贼先擒王。首领都身首异处了,狄军军士纷纷逃窜。曲沃武公命人在乱军中寻小公主的下落。
“我是公主!救我救我”一阵女子微弱的声音传来。曲沃武公眼疾手快,在一团混乱里见一个红色锦衣的女子,只见她脸上的娇美的容顔此刻正显露着痛苦至极的表情,她试图努力地站起来,又摔倒下去,如此反复。曲沃武公迅速上前,将女子抱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
战斗很快结束了,齐国三路军士皆大获全胜,北狄败退。
齐僖公亲自出宫迎接,大摆宴席,款待曲沃武公一行人等。齐僖公高兴极了,对曲沃武公说:“您真是当世英雄啊。若不是依您之计,怎么能这么快打败狄兵呢。”
士蔿向曲沃武公瞄了一眼,上前几步,朗声吟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我们只能说齐国小公主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她的娇美面容在曲沃武公脑海里挥之不去,如一股醇酒一般在他心里发酵着,久久地挥之不去。
曲沃武公尴尬的向齐僖公揖了一首。只是没想到,齐僖公只是哈哈一笑,不仅答应将其幼女齐姜,也就是被狄人虏走,后曲沃武公救回的齐国小公主嫁与曲沃武公,还答应引导曲沃武公朝见周天子。
就在狐源诞下重耳的三个月后,狐艳也诞下一男婴,名曰夷吾。只是夷吾誔生时,既无星象异兆,更无梦境显现,只是世子诡诸听说她临盆生产,去探望了一眼,给孩子命了名,便转身离去了。其后几个月,世子诡诸甚至于再没有进过她的寝室。
宫闱本就是趋炎附势的地方,宫中侍人见狐艳母子受得冷落,曾经簇拥在她身边的侍女官者,便也渐生懈怠之心,转眼去了大半,繁华一时的清华台,顿时变得清冽冷清。
狐艳不明白,同样生的是儿子,难道就因为重耳出生时有太卜郭偃所说的星象异兆,梦境显现,而她的儿子出生时没有这些异兆,就要有这种千差万别吗。她不甘心,不甘心与她一起长大的,无论容貌、才智都不如她的狐源在她之上,受到宠幸,而她只能自己吞咽苦楚,备受冷落。世子诡诸已经几个月没进她的寝室了,做为世子诡诸宠幸过的枕边人,她敏感地感觉到那星象传言对世子诡诸所产生的影响。作为一个深宫妇人,她不仅要深得宠幸,还要在儿子将来的地位上有所助力,为此,她愿不惜一切代价。
此时清华台内,只有狐艳和她的心腹采星。狐艳伸出手对着采星道:“这个拿去。”随之把一包白色的药包塞进了采星的手里。如果眼睛能够杀死人,那么此刻狐源的眼睛里射出的愤怒的光,足以将人杀死千百回而不止。
采星向后缩了缩身子,抬头对上正注视着她的那双眼睛,不由打了个寒战。她顿了顿,向狐源叩了个头,有些干涩地说道:“夫人,我的妹妹采月就拜托您了。”说完,转身退了出去。
与清华台相比,此时的碧华台则烛火高照。曲沃武公出使齐国,世子诡诸监国朝政。这日,罢得朝来,径直奔向碧华台来。他从乳母手里抱过孩子,逗弄了一番,见那孩子甚是有灵性,越发多了几分喜欢。不由得用脸蹭着孩子软软的脸蛋,孩子的头在他臂弯里拱了拱,随之大声啼哭了起来。
世子诡诸将孩子递与乳母,乳母抱过孩子,放在怀中,吃了一顿乳汁,只啼哭了几声,便安稳地睡去。
与狐艳的明媚艳丽相比,狐源更显温婉柔顺,或者说近乎于有些怯懦。自从移居碧华台后,她时时感受到来自于贾姬,甚至于她的妹妹狐艳的道道冷漠的目光。她看着掀起帘子迈进内室的世子诡诸,上前恭敬的行了礼,然后默然地站在一边。世子诡诸顿时怔了怔容,面有几分怒色道:“更衣。”
狐源懦懦地向前,褪去了世子诡诸的衣饰,顿了顿,惶恐地说道:“妾身请搬回原来的居处?碧华台实非妾身所居之地?”
此子诡诸的面色更显阴郁,冷声又道:“休要自说自话,此事己定。”
狐源此时满脑子就是妹妹狐艳哀怨的目光。
“你我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姐妹,同席而眠,同桌而食。同日入宫,同时侍奉世子。每每世子赏赐,妹妹从来都是先与姐姐,不曾占为己用。如今你搬进碧华台居住,独得世子宠幸,莫非你真要以夫人自居,而置妹妹母子备受冷落于不顾。你这样做,置你我姐妹多年的情份于哪里?又置贾姬姐姐于何处?”
狐源只想着自己的儿子能平安长大,一生周全足矣,故素无争宠之心。“一切回归原位就好。”狐源自言自语道。她以为只要自己退让,回归原处,一切都会好起来。奈何造化弄人,不管情不情愿,命运之手早己将她和她的儿子推上争夺权位的血腥道路。
也不知过了多久,沉浸在思绪里的狐源,才略微回过神来,室内早己空寂无人。世子诡诸不知何时走的,乳母抱着孩子也不知何时离去的。满室的空寂,唯有室内的烛火依旧通明。
狐源起身站了起来,朝着内室的门口喊着:“扶荔扶桑”。
从内室的门口跑进来两个侍女,看着此时面容有些凄冷的狐源回道:“夫人,您早些歇了吧。”狐源知道世子诡诸已经离去,便不在多问。虽然恼怒了世子,但想到或许有可能搬离碧华台,又觉几分释然,不禁一阵倦意袭来,掩口打了个哈欠道:“去吧。”
狐源迷迷糊糊的闭着眼睛,沉沉地睡去。也不知过了有多久,狐源隐约中似听到内室外脚步凌乱,人声嘈杂。突然间听到有人说:“公子不见了公子不见”。她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眼前一晕,顿时不省人事。
此时的碧华台如蜂蚁般乱做一团。众侍女、宦者看到匆匆赶来的世子诡诸,纷纷跪了下来,吓得浑身战栗不己,伏地颤声道:“求世子饶命世子饶命”的声音断续传来。
世子诡诸望向跪在地上的众人,冷冷地道:“公子若找不回来,尔等全族陪罪。”转身走向内室,此刻狐源己然醒转,眼睛红肿,脸上尚挂着斑斑泪痕,见世子诡诸进得内室,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本己呆滞的神色刹时明亮了起来,颤声地问道:“我的孩子!可寻得我的孩子?”
世子诡诸初听侍人报来小公子丢失的讯息时,心头震怒。但他必竟不是平常世家子弟,谋取的是平常人家的富贵财富,他是世子,未来的储君。想到这一刻,他陡然手升起的怒火,慢慢地被压抑着。世子诡诸看着脸色惨白梨花带雨的狐源,眼神近乎绝望中又透出期盼,忽然心间一软,他轻轻地把狐源拥在怀里,努力地安扶着她的情绪,然后在她耳边低声一句:“有我呢,咱们的孩子不会有事的。”
倚在世子诡诸温暖的怀里,听着他语气坚定的承诺,狐源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慢慢的静了下来。
秘密只所以成为秘密,是因为知道秘密的人永远地闭上了口。当狐艳知道重耳的乳母乃是她侍女采星的同族时,当采星知道狐艳要他偷抱走重耳溺死的消息时,便己注定了她唯一能守住秘密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死亡。不管她情不情愿,在狐艳的眼里,知道她秘密的人都得死。
采星不想死,她还年轻,她想活着。但她更胆怯,更惧怕权利,也更贪图利益。当狐艳将她的妹妹,唯一的妹妹采月接近清华台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她己没有退路。
当她看到乳母倒在血泊中,浑身冰冷的身子指着她咒道,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就不怕遭天谴的话时,她想到曾经看到的那些遭天谴的人,被雷击而死,全身焦黑,她的手是颤抖的。当她看到在她身边伸着小手小脚要她抱抱的孩子,甚至于对着她笑着的时候,她只需要用被子放在他的口鼻上,孩子就会窒息而亡。但她犹豫了,对着此时一脸可爱的孩子,她下不了手。她将孩子包好,放进一个提篮里,篮子上了覆上一层素布,于无人注意中离开了碧华台。采星沿着碧华台的宫墙,一口气走到宫中一条河道旁停了下来。她上前一步,将篮子上的素布拿去,似自言自语,又似对着篮子里的孩子道:“河道直通宫外,孩子,你不要怨我,我能做的只有这些,其余的就看你的造化了。”说完,双手用力,篮子顺着河道离开岸边,随着水流向前飘去,直到篮子在她的视线里消失,她伸手从衣襟里掏出一个白色的药包,打开放进嘴里。
一缕黑色的血液从她的嘴里流出,她倒了下去,无声无息,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归宿。
天己渐亮。此时,搜寻的士卫、侍从、宦者皆己收起了烛火,人影憧憧,分散在宫里的各个角落。世子诡诸正带领着一从人沿着河道搜寻,狐源带着侍女扶桑、扶荔,紧紧跟随。突然隐约间听到有阵阵婴儿的啼哭声,众人停下脚步,细耳倾听。
狐源颤声道:“那是我儿子,是我儿子,他在哭。”阵阵婴儿的啼哭声又时断时续的传来。狐源顺着啼哭的声音向前寻去,只见被水草缠着的一个篮子里,一个婴儿正发出阵阵的啼哭声。
清华台中,狐源听到孩子己经找到的消息,让她的整颗心都如堕入冰窖。但乳母死了,采星死了,她知道她的前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