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青梧授课 ...

  •   “殿下,殿下!”陶弘景跟在后面一路走一路喊,奈何前面那气冲冲的小人儿头也不回,只顾自己一撅一撅向前走,没办法陶弘景只好加快步伐,拦在了萧铿前面。
      “你拦我做什么!”萧铿气鼓鼓的冲着他喊。
      陶弘景被冲的莫名其妙:“方才殿下不是还搂着我不愿撒手的么?怎么一转眼生这么大的气”他蹲下身来与萧铿平视:“殿下怎么了?”
      萧铿嘟着一张嘴,仍是不搭理他。他再三追问,那人才满腹委屈的吐出几个字:“你......你嫌弃我......”
      我什么时候嫌弃你了?
      陶弘景满头雾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在下都不记得”
      “就方才!”萧铿道:“皇兄让你给我做侍读,你不愿意.......”
      “这......”陶弘景心道,没想到自己在那种情况下的一番心理争斗,竟被旁边晾着的小人儿误解了去,只是,他看着小嘴撇撇的泫然欲泣的宜都小王爷,实话自然是不能说,此刻又想不出什么其他接口。一时半会竟不知如何解释。
      萧铿见他犹豫,更加坚定了所谓的“嫌弃他”的想法,想他堂堂十六皇子,赫赫有名的欺师小霸王,从来只有他嫌弃师傅的份儿,怎料到今天也会落到被嫌弃的下场!这么一想,越觉得百般委屈,嗫嚅道:“我就说......,要不是二哥,你肯定就不愿意教我的........”
      他这么说倒是提醒了陶弘景,虽说萧嶷刚刚帮了他这么说有点不道德,但面前显然是先哄好这个是正经啊,他犹豫了一下,说:“在下不回应,正是因为怕豫章王生气......”
      萧铿果然被蒙住了,好奇道:“这关我二哥什么事”
      “呃.......,”陶弘景说:“先帝在时,曾召我为豫章王侍读,我没有同意,今日有幸为宜都王侍读,我若是立即同意,只怕豫章王面子上会过不去呀。”
      “为什么不同意?我二哥可是诸王中最有贤名的,”没等陶弘景回答,又听萧铿问道:“你愿意教我,是觉得我比二哥更好吗?”
      陶弘景:“......是呀。”
      “为什么呀?”萧铿显然很满意他的回答,但是又有点不自信,故而又试探道:“我还小,还没有什么作为呢.......”
      陶弘景笑道:“殿下虽小,我观殿下面相,日后确实有大作为的。”
      “你还会看相呀!”萧铿的好奇心彻底被勾起来了:“你能教我这个么”
      “.......殿下想学,自然是可以的。”
      “那好!”萧铿一改方才的哭丧脸,拉着他的手:“你今晚就搬进府里,我明天就要学!”
      陶弘景:“........”
      不管怎样,目前这关算是过了。
      陆逸冲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伸长脖子往宫门里探望了,终于看到一抹修长挺拔的身影朝宫门走出来,不过,手里拉着的一个小的是怎么回事?
      陆逸冲迎上去:“师父,一切还好吧?”又低头看了看萧铿:“这位是?”
      陶弘景点点头,道:“还好。这位是宜都王,陛下现命我为宜都王侍读。”又向萧铿道:“这是我的徒弟,陆逸冲,字敬游。”
      话音刚落,陆敬游的脸就耷拉下去了,再看萧铿,也是一脸不情愿。
      陆敬游不满是因为觉得这齐朝有点欺人太甚,他师父的才华按说太傅也做得,偏偏就是不得重用,在齐六年,先是在高帝时做了武陵王,安城王侍读,好不容易等这俩大一点了,又来一个宜都王,真当他师傅是专门带孩子的不成!
      萧铿不开心则是因为他名义上又多了一个小师兄,他自己家兄长已经够多了,怎么到哪他都是垫底的!
      陶弘景并不知他二人所想,只是安排陆敬游回去收拾行装,等皇帝敕令一下来,就搬入宜都王府。
      刘宋末年,宋明帝刘彧临终时将太子刘昱委托给褚渊、袁桀、刘休范、萧道成四位顾命大臣,奈何小皇帝刘昱丝毫没有继承到父亲的政治才干,反而将刘彧的残暴不仁照搬无二,即位后大肆残杀权贵老臣,后桂阳王刘休范起兵造反,萧道成在平乱中得了首功,成为新四贵中最有实权的人,总领京城军务。萧道成权利日赫,引起了小皇帝刘昱的猜忌,君臣矛盾日盛,顾命大臣中望风而动,褚渊坚定地站在萧道成一边,而袁桀和接替刘休范位置的刘秉则形成反萧组织,准备与萧道成来一场较量,只是还没行动,京城中已然生变,皇帝身边的宠臣杨玉夫趁小皇帝玩累睡熟之际,用千牛刀砍下了刘昱的人头,打包送给了萧道成,随后萧道成自编自演了一场分赃会,将刘秉和袁桀手中的权力抢了过来。刘袁二人自是不服,恰逢荆州刺史沈攸之在荆州扯旗造反,二人为了配合,决定在建康里应外合,杀了萧道成。只是二人实在能力欠缺,哪里是沙场惯将萧道成的对手,还未举事消息便已走漏,再加上沈攸之的军队在夏口被郢州刺史柳世隆死死绊住,根本进不了京城,被萧道成大杀特杀,刘袁二人满门抄斩,陶弘景当时便是在刘秉的一方,因早年父亲出任孝昌太守,把他托付给刘秉照顾,他就在刘府中担任公子刘俣的小师父兼玩伴。此次刘氏举兵失败,陶弘景因为涉入不深,加上父亲的努力斡旋,让他转投给事中纪僧真门下,纪僧真是萧道成的亲信,早年曾在萧道成的同宗萧思话门下当差,陶弘景的父亲陶贞宝与萧思话颇有交情,故而二人相识。纪僧真爱惜陶弘景的才华,便把他推荐给了萧道成,萧道成虽也是爱才之人,但对他追随刘氏之事难免心有芥蒂,顾并未大用,只是安排他做了他的第五子萧晔和第六子萧暠的侍读,兼助公间管记事。
      此时的刘宋皇室已是朝不虑夕,萧道成在解决沈攸之之后更加肆无忌惮,他挟持刘淮继任帝位,同年,给自己加九锡,进爵齐王,昇明二年四月,宋帝禅位与萧道成,刘淮被封汝阴王,五月便遭杀害,刘宋皇室几乎被萧道成屠戮殆尽。
      当年六月,萧道成立长子萧赜为皇太子,大封诸王,也就在此时,萧道成有意让陶弘景担任他最喜爱的二儿子萧嶷的侍读,被陶弘景婉拒了。建元二年,陶弘景随已经十三岁的六皇子萧暠出镇石头城,第二年,陶弘景远在孝昌的父亲陶贞宝突然去世,陶弘景开始服丧。建元四年三月,萧道成驾崩,太子萧赜继位,谥先帝为“高皇帝”,庙号“太祖”,次年正月改元“永明”。新皇帝封六岁的小阿弟萧铿为宜都王,陶弘景便是此时被召回建康,担任萧铿的辅佐文士。
      萧铿虽然已经封王,但念及他年幼,又深受先帝宠爱,故而并未外放,宜都王府就在建康城内,离皇宫隔了两条街。
      陶弘景一向生活简单,所居之处并无太多行装,只有平日心爱的几箱书卷,崔由度带了两个王府的小厮,连陆逸冲都没让插手,就把东西都搬进了王府。府内除了主院和后房以外,还有东西两个跨院,以及专门用来客宿的客院。陶弘景和陆逸冲便住在了西院的青梧馆。院内桐叶森森,青石小山,碧澈浅池,加之几尾金鳞细鱼,倒是个极清雅幽静的所在。
      陶弘景翻了翻以前师傅留下的课业记录,不禁哑然,难怪萧铿会那么排斥念书,看着纸上一堆堆的仁义大道和忠君治国要略,别说他只是一个还在贪玩年纪的孩童,便是一个成年人,也会觉得枯燥乏味。于是他修改了授课内容,从最基础的讲起,尽量寻些有意思的典故,权当故事讲给他听。等入了门,在循序渐进不迟。
      奈何要学的主人却极度的不配合,自从第二天恭恭敬敬的来行了拜师礼后,就再难看到萧铿的人影,总是饭时还未过人已经偷溜出去了,让他抓都抓不住。陶弘景无奈,只好把课业先放一边,看来建立好他和小王爷之间的关系才是首要任务。
      萧铿是实打实的“混世魔王”,各种意义上的。真不是浪得虚名。
      母亲早逝,加之萧道成对幼子的溺爱,直宠成了萧铿无法无天的个性,疯玩起来不论男女,连家中鸟雀都难逃毒手,先不说他是王爷,被诸位皇兄捧在手心上,打不得骂不得,偏生他由于胎中不足身子骨又弱,加之一张天然无害善于撒娇的小脸儿,任何人都奈何他不得。何况他帮手又多,每次逃课,随便挑个兄长叔叔家中一躲,连崔由度有时都摸不到他。不过陶弘景对此早有准备,入府第二天他便给熟悉的王爷们送去了帖子,萧暠和萧晔自不必说,是他亲自带过的学生,其余几位不熟悉的王爷也都有萧嶷叮嘱过,但凡萧铿一过去,立刻有人通知宜都王府,再有崔由度去把人带回来。如此一来,萧铿只好收敛了许多,陶弘景刚要重拾课业,天一入夏,萧铿竟又断断续续的病了起来。
      寒暑之际人最易得病,萧铿年幼体弱,每年这个时候便难见好,偏生药苦他又不肯吃,便是吃了过后也会呕吐出来,每次生病时,直难受的他嚎啕大哭,三五个保姆都哄不下,全府的人皆不得安宁。此次发病,竟是湿气入体,全身起了一片片的红疹,奇痒难耐,萧铿忍不住用手抓,又抓破皮肤,汗水一浸,又痛又痒,折腾的他饭也吃不下,本来就单薄的小身板儿又日渐消瘦起来。
      一日,萧铿午睡醒来,睁眼便看到陶弘景正坐在他床边打着扇子,往日身上的瘙痒和刺痛也轻缓许多,在扇子轻摇的微风下,凉凉的,舒服得很,他伸手摸摸胳膊上的红痕,竟也消下去很多。
      “别挠了,殿下若再抓,身上可是要留疤了。”陶弘景拿开他乱摸的手,又把一个小瓷瓶递到他手里:“以后再痒,就涂一点在身上。”
      萧铿接过来,好奇道:“这是什么?药吗?”又放在鼻子下嗅了嗅:“香香的,不苦啊。”
      陶弘景笑道:“这不是殿下寻常吃的药,只是臣选的一些清热祛湿的药材,加上芦荟调制的药膏,对殿下身上的红疹有缓解作用。”
      萧铿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你还会看病啊!”
      陶弘景帮他整理好睡得凌乱的中衣:“臣只是早年读过一些医书罢了。”
      “你比太医院的老头子们治得好!”萧铿道:“你能治好我身上的病吗?”
      陶弘景停下扇子:“这些药膏只是能让殿下痒起来不那么难受,殿下的病在内里,若是要去根,还是要吃药调理的。”
      一听说要吃药,萧铿瞬间就丧气了,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每年生病时苦的掉牙的药水简直要要了他的命,一想到那个味道,萧铿就恨不得把头天的饭都吐出来。
      陶弘景看出了他的忧虑,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说:“不过殿下若是肯听话,臣会尽量让殿下的药不那么苦。”
      “真的?”萧铿拉住他的手:“你不骗我?”
      陶弘景笑道:“殿下那么聪明,怎会被臣所骗呢?”
      “这倒是......”萧铿讪讪道:“可我前些日子不去读书,还那么欺负你,你不会伺机报复我吧?”
      “怎会,”陶弘景轻笑着:“臣看了殿下以前的课业,确实太过于枯燥乏味了,若是殿下不喜欢,我们以后就不学这个了。”
      “真的?”萧铿两眼都要放光了:“不用背《尚书》了?”
      “是。”
      “《大学》呢?”
      “也不背了。”
      “那,那《论语》呢?”
      “殿下不喜欢的都不用背了。”
      .........
      萧铿简直快激动哭了,他终于好运遇上了一个好师傅,不用逼他念书,还会给他治病,关键是还很听他的话!
      从那天以后,萧铿就让陶弘景全面接手了他的病,宫里再来的御医,统统被他赶了回去。陶弘景果然也没骗他,除了改良了一些他的日常饮食,再加上每日的药浴和外敷,一点苦药都没让他吃!
      其实陶弘景只是改变了他进药的方式,小孩子吃苦药都比较麻烦,他想办法让厨下做了新的糕点,把药汁巧妙地混合进去,再加入饴糖中和苦味,还别出心裁的雕刻了新的模具,让糕点做出花鸟鱼虫的模样,既新奇又好吃,萧铿在不知不觉中就乖乖的服药了。
      如此过了一月有余,萧铿身上的红疹彻底痊愈了。在这段时期,他和陶弘景的关系也日渐融洽。萧铿越来越粘他,每次有了好玩的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青梧馆让陶弘景陪他玩,陶弘景脾气一顶一的好,为人总是温柔可亲,不管他提出多无理的要求,对方都会笑眯眯的接受,这让他恍惚有种父皇在时对他的那种无条件宠溺,他甚至把平日要好的玩伴都丢在了一边,而全心全意的跟着陶弘景。
      陶弘景趁机把他调改过的课业拿了出来,每日只与他授课两个时辰,萧铿竟也没有在耍赖逃开。
      日子渐渐步入正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