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宜都初见 ...

  •   齐永明元年,延昌殿外。
      陶弘景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宽大厚重的朝服迤逦拖在身后,繁复而精致的花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头上高高的朝冠愈发显得人长身玉立,他本就肤色偏白,此时一身深色袍服,更衬得人颜色洁白如敷粉,再加上清秀的眉眼和淡然出尘的气质,让一边时不时路过的內监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然而此人身在其中,此时却无暇顾及别人艳羡的目光,日头渐渐高起,饶是他一身内力修为,额角也开始渗出汗珠来,再加上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双腿隐隐发麻,让他忍不住想要移动两步缓解一下。
      不过这点小小的心思还没付诸实施,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思绪,准确的说,是急促的跑步声,陶弘景抬头望去,只见一个锦衣玉带的小童正急促的向他这边跑来,那小童约莫六七岁年纪,许是跑得急了,小脸涨得通红,嘴里呼呼地喘着粗气,像是被人追着。
      果然,还没等小童跑到他跟前,就听见西南殿脚那传来交错的呼叫声:“殿下!殿下您慢点跑!别摔着!殿下!”
      眼见就要被人看见,小童张望了一下,眼前却并无他物可以藏身,又扫了一眼旁边一直盯着他看的某人,然后,还没等陶弘景反应过来,就被人冲到身前一把撩开朝服长长的下摆钻了进去。
      陶弘景:“.......”
      身后那內监慌慌张张的追来,他可是受命今天带小王爷拜见新师傅的,哪成想这祖宗平时被先生们管教怕了,一不留神撒腿就跑了,如今眼前那还有人影儿,眼见时辰就要到了,直把他急出一身汗来。
      “这位大人,”崔由度行了个礼;“大人可曾看见宜都王从这边过去?”想到对方可能并不识得,他又比划了一下:“大概这么高,穿一身蓝色衣服”。
      “呃......”陶弘景还没说出口,就感觉小腿被掐了一下,陶弘景哭笑不得,底下的小人儿又轻轻拽了下他的裤子,似是央求,他只好看着崔由度,勉为其难的摇了摇头。
      “哎呦我的小祖宗,这时候您跑哪去了呀!”崔由度急的焦头烂额,赶紧又往别处找去。
      眼见人走远了,陶弘景才低头说:“殿下出来吧,人已经走了。”
      萧铿磨蹭了半天,才从他腿间探出一个头来,扁了扁嘴,一脸无辜的看着陶弘景。
      若是别的场景,陶弘景肯定就心软了,不过目前的状况,实在不太雅观,他只好弯下腰把人从衣服下拖了出来,奈何那人抱住他左腿死活不撒手,嘴里还振振有词:“阿度找不见我肯定快回来了,我再躲会儿。”
      “殿下若要躲可以进殿里面躲,似这般躲在我衣服后面,被人瞧见了,岂不是要笑话你?”
      “我是堂堂宜都王,谁敢笑话我!”说话间,还不忘死死抱住人大腿。
      “那别人也可以背地里笑话呀,”陶弘景边试图把他拉开边道:“说你堂堂宜都王,竟如三岁小儿般耍赖。”
      “我才不是三岁小儿!”萧铿大声辩道:“我六岁了!”
      陶弘景心下好笑,奈何他正在等候皇帝召见,似此被一个孩子拉扯着无法脱身,实在不妥,他只好一面忍住笑意,一面继续试图把萧铿从身上扯下来。
      “殿下先松开。”
      “我不!”
      “就放开一下,我带殿下另找地方藏起来。”
      “骗人!我一放你就跑啦!不放!”
      陶弘景:“......”
      这边陶弘景正不知所措,忽然听到台阶上一人朗声道:“陶先生,陛下召您进去。呦,宜都王也在,巧了,一起进去吧。”
      齐永明帝萧赜正在与豫章王萧嶷商议官员调动之事,看到他们进来方才从侧殿走出来。萧嶷则在他身边老老实实的跟着,看到萧铿,倒是萧嶷先惊讶了一下:“小武?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内侍张景真笑道:“王爷有所不知,奴才方才宣陶先生进殿时,正巧看到宜都王正在与陶先生玩闹,好生亲近。”
      “哦”这下萧赜也好奇了:“小武不是一向最讨厌读书师傅的吗?如今倒愿意与陶先生亲近,看来朕的选择没错。”
      萧嶷也附和道:“皇兄果然英明。”
      陶弘景心下了然,看来他对此次进宫的预料果然没错,对于他这种宋朝旧臣,萧赜不会放心让他们闲散在家,尤其是陶弘景这样在宋朝名誉和声望都很好的人,只有握在手里才能安心,即使是现在,他正在丁忧这种特殊时期。
      萧赜道:“先生正值丁忧期间,朕却把先生召进宫来,还请先生勿要介怀。”
      陶弘景施了一礼,道:“臣惶恐,臣愿凭陛下差遣。”
      “那就好,”萧赜转过身,道:“先帝诸子中,唯朕这个十六弟最为顽劣,却又深得先帝喜爱,故而朕没少花心思在他身上,只是小武他最不喜读书,先前的几位师傅都被他以各种理由辞退,如今难得他与先生有缘,朕少不得要劳烦先生替朕管教一下了。”
      陶弘景暗暗皱眉,对于面前这位四十三岁才荣登大宝的皇帝,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抗拒,先前高帝萧道成夺取刘宋皇权后大肆屠杀宋朝宗室,其中不乏许多自己昔日的好友,虽说刘宋末期君主荒淫无道,但萧齐王朝也不见得多合乎道义,而更多的是凭借霸权杀人夺位,对于这个血腥的政权陶弘景实在称不上有好感,只不过迫于局势以及家庭的压力,才继续受命于萧齐王朝,此次父亲去世,原以为可以趁机脱离,奈何还是低估了萧赜的控制欲。人人都说萧赜在铁血手腕上不如萧道成,但在陶弘景看来,萧赜的狠并不会亚于其父,只是碍于他刚登基不久,还没到发狠的时候。
      萧赜看出了他的迟疑,轻笑一声:“先生可有忧虑?”
      陶弘景确实不愿再卷入政局,正不知如何开口推辞,一旁的萧嶷到先开了口:“怎会,王府侍读并非朝廷命官,并不妨碍先生为令尊守孝。况且我听闻先生家中上有慈母需要奉养,受此职也可让先生免于生计之忧,先生无需多虑。”
      只一句话,就把他全部的退路堵死了,若他不接收,则可谓是不忠不孝之人了。他抬头看了一下萧嶷,对方仍然低眉浅笑着,而萧赜则是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的反应,陶弘景背后起了一层冷汗,他忽然意识到,萧嶷并非是堵死他的去路,而是在无形中就了自己一命。
      思及于此,陶弘景不敢再犹疑,赶忙下拜:“陛下思虑周全,臣叩谢陛下!”
      左不过只是闲职,以后总有机会。
      等闲杂人等陆续离开,萧嶷也准备向皇兄告辞,却发现萧赜一脸玩味似的嘴角噙着笑,只盯着他看,萧嶷楞了一下:“皇兄在看什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萧赜轻笑一声:“我还没准备对他做什么呢,你这么急着为他脱困干嘛?”
      萧嶷迟疑了一下,道:“陶先生有大才,先帝在时也常有夸赞,况且他只是一介文人,在政局上涉入不深,还请皇兄从宽待之。”
      萧赜踱着步,慢慢绕到萧嶷身后,相比萧嶷的紧张,他可从容得多:“有没有才我不知道,这天下也多的是恃才傲物的人,”话锋一转:“我听说先帝在时曾有意让他做你的侍读,被他拒绝了?”
      “........是,”萧嶷道:“因为当时陶先生已经兼顾老五老六的课业,犹恐不能尽职,所以才有所推辞。”
      萧赜看着弟弟绷得挺直的脊背,忍不住轻轻拍了拍他肩膀:“我又没说什么,你总是这么紧张做什么?怎么越长大,阿俨竟越怕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