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三章 ...

  •   忽忽数日,窦夫人丧葬已毕,李元霸拜别父亲兄嫂,便即动身前往师父处习武了。李心珏和柴绍却在府中陪了李渊十来日,这才作别返回大兴家中。初夏遵照窦夫人遗愿,每日里尽心侍奉李世民,不曾有丝毫懈怠,也因着窦夫人嘱咐,虽得以与心上人朝夕相处,却将自己的心意深掩了起来,不敢有任何僭越之举。李世民可怜初夏遭遇,从不曾当她做下人看待,只因应了母亲遗言,才由她照料自己,初夏日常里一切的吃穿用度,皆是府中丫头里最好的。
      李世民与长孙无尘的婚事,自也推到了三年守孝期满以后。没过多久,东都洛阳传来圣旨,赐婚于夕阳公主和李元吉,因窦夫人逝世,恩准李元吉为母亲守孝三年,待守孝期满,便即行成婚大礼。李元吉知是母亲生前请旨赐婚,帮他娶了自己心仪的女子,只是从小到大,这却是母亲为他做的唯一一件事,不禁又是感激又是心酸,当下心情复杂的接旨谢恩。
      两个月后,郑观音诞下一子,遵窦夫人之意取名为李承宗,小孩儿生的玉雪可爱,着实讨人喜欢,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气氛沉闷的家里带来不少欢喜,大家也渐渐的自窦夫人逝世中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突厥首领始毕可汗侵犯边塞,杨广任李渊为右骁卫将军,令其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带兵北击突厥,敌军兵力强盛,战马健壮,李渊知正面交锋必是难以取胜,因此巧施计策,亲自挑选出两千名擅长骑射之兵,效仿突厥骑射之术,却故意制造机会,给他们看到生疏拙劣的骑射技术。始毕可汗本就狂傲自大,见了这般情景,更是不将李渊瞧在眼里。
      李渊另又安排了善于射箭的精兵作为埋伏,两军交战之时,始毕可汗见隋军非但勇猛彪悍,骑射也是不输己军般精湛,大意轻敌之下又遭了埋伏,因而大败,仓皇而逃。始毕可汗接连两次折在李渊父子手里,加之自己的战马千里追风又被李世民所掳,因此对李家父子更为愤恨。
      近年来以瓦岗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声势大振,十八路反王各据一方,势力如日中天,实为朝廷隐患,杨广数次派重兵围剿平叛,均是无功而返。李渊父子知隋必亡,在镇压起义军的同时,不断招降纳叛,扩充自己的兵力。
      日子就在这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中过了数月,这日,李世民在后院之中练剑方毕,初夏便乖巧的递过来一方帕子,说道:“公子,擦一下额上的汗吧,仔细着凉。”
      “多谢。”李世民接过帕子,拭干额上汗水,说道:“天气渐热了。”初夏笑意盈盈的道:“是的,就要进入夏季了。”
      李世民忽的问道:“几月份了?”初夏道:“五月。”李世民一怔,似是自语道:“竟然都五月了么?”初夏“嗯”了一声,说道:“再过几日,就要准备入夏的物品了。”李世民轻轻笑了笑,道:“有个事情,想跟你讨教一下。”初夏忙道:“公子只管吩咐就是。”
      李世民道:“好友的小妹就要到及笄之龄了,我曾答应赠她一份礼物,可女孩子喜欢什么,我实在不晓得,所以想着问问你,平日里可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初夏听他说好友的小妹,又言将到及笄之龄,还以为是他的未婚妻子长孙无尘,便道:“我平日里喜欢的,姑娘未必喜欢,我想,既然是及笄么,成人礼时要挽发插簪,公子不如送她一支簪子。”
      李世民俊脸微红,说道:“若是平时么,送支簪子倒也没什么,及笄之时,却为失礼了。况且她素不挽发,这发簪对她也无甚用处。”初夏心下奇怪,既然二人早有婚约,怎么及笄之礼送支发簪,却是失礼了?再说也没有姑娘家不挽发髻的,但他既如此说,定有原委,当下也不过问,只道:“公子若是为难,直接问她喜欢什么就是了。”
      李世民无奈的笑笑,道:“难就难在这里,这丫头最是古灵精怪,调皮的很,说什么礼物要让我自己去想,倘若是她说出来的,就是我没有诚意了。”初夏忍不住笑道:“姑娘真是难为人。”想了一下,说道:“发簪既不合适,公子选个喜欢的饰物送她好了,什么耳环、项圈、手镯、玉佩,女孩子佩戴的首饰,种类样式那可多了。”
      李世民问道:“初夏可知这城中哪家店打造的饰物比较精巧?”初夏立时回道:“这还用问,当然是琳琅阁了,那儿打造的饰物件件精致考究,样式又新颖别致,姑娘定会喜欢。”李世民笑道:“果然姑娘家最懂这个。”初夏脸颊微红,道:“公子别取笑我。”
      当天下午,李世民便寻了个空,去那琳琅阁为小诺挑选及笄礼物了,那店掌柜见来了个贵家公子,连忙殷勤招呼。这店铺倒真不愧以琳琅阁为名,只见柜太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钗环镯佩,材质有金、银、象牙、珠玉、宝石、玛瑙、珊瑚、琉璃,端的是琳琅满目,耀眼生辉。
      李世民见饰物样式繁多,也不知选哪个,便同那掌柜道:“我想买件饰物,送给女孩子作为及笄之礼,却不知哪件合适,掌柜的若是方便,帮我挑选一个。”店掌柜笑道:“这姑娘是公子的心上人吧?”李世民闻言,俊脸一红,道:“不是,她是我一位好友的小妹。”店掌柜见了他神色,却道自己所猜不错,微笑道:“不知那位姑娘平日里可有喜爱之物?”李世民道:“这个,我倒不曾留意。”
      店掌柜道:“及笄之礼送姑娘发簪最为合适。”说着自柜台中取出一支金丝发簪,道:“这是金丝芙蓉簪,簪头的花叶是用黄金丝和白金丝打造而成的,做工精巧,姑娘看了必然喜欢。”李世民点头道:“这发簪果是精致,送别的姑娘那是再合适也没有了,只是我这小妹从不挽发,簪子那是用不上的。”
      店掌柜听他这般说,便又取出一只玉质晶莹,通体透亮青色玉镯,说道:“这是西域出产的上等和田玉镯,更为难得的是大块玉石打磨的,质地好,水头足,色泽洁净,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李世民道:“她是习武之人,整日里舞刀弄剑的,玉质的镯子恐不大方便。”
      那店掌柜又接连荐了十来种饰物,李世民均觉不甚合适,到得后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正要随便买一件回去,却听那店掌柜道:“我这里倒是还有件珍藏的罕物,这便取来给公子瞧瞧。”李世民忙道:“有劳!”店掌柜道:“请公子稍待片刻。”转身进入内堂,不大一会儿,取了一个小巧的木匣出来,说道:“这是欧阳子大师的收山之作,世上只此一件,我机缘巧合得了来,一直没舍得卖,公子对姑娘如此用心,想来这件最是合适不过。”说着,递将过来。
      李世民打开木匣,见是三只黄金打造的实圈桃花手镯,这镯子做工甚是考究,没有一丝对接的痕迹,桃花花叶雕刻细腻,竟似真花真叶一般,打造这金镯之人别具匠心,将每只镯子上的花叶形状都雕刻的不尽相同,却又各有各的妙处,极为精致华美。
      李世民想到与小诺初次相遇,便是在落花缤纷的桃花林中,清丽的容颜,明亮的双眸,绝美的武姿,竟是连纷飞着的桃花都黯然失色了,心想这桃花倒极为合适,便问道:“这金镯可有名目?”店掌柜道:“诗经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再寓以三世之缘,便是这金镯名称之意了。”李世民道:“三世桃夭?”店掌柜赞道:“公子好生聪慧,此金镯之名正是‘三世桃夭’。”
      因这三世桃夭镯有定情为信之意,李世民不便赠予小诺,便道:“这镯子自是极好的,只是送我那好友的小妹,却是不大适合。”店掌柜道:“只要是送给女孩子的,不管你所赠何物,都免不了有那么一层意思,再者这三世桃夭镯,也无非就是取个好彩头,所以公子无需顾虑什么,只管拿去送便是。”
      李世民听这店掌柜说的也有些道理,倘若送她簪钗玉佩,耳环项圈之物,也少不得有传达情意之意,更何况小诺习武,送她这些,到时想来不是被她弃在一旁,就是佩戴了需时时小心在意,这三世桃夭镯乃黄金打造,戴在腕上也不碍事,便买下了。
      又想自己只是买件饰物,却折腾了店掌柜数十次之多,心下歉然,念及初夏遭遇凄苦,现如今悉心侍奉自己,还不曾对她表达过谢意,遂又买下了那支金丝芙蓉簪,店掌柜喜不自胜,亲自送了他出来。
      将至小诺及笄之日,晋阳却传来刘文静书信,言小诺日前离家外出,寻访龙殇剑主去了,成人之礼作罢。另附小诺留信:事急匆忙,不得已失约,待日后相见,自当赔礼谢罪。
      李世民读罢书信,心中微感失落,想到她四处寻人必是不易,一个人漂泊在外,也不知要吃多少苦,不禁甚是牵挂。
      话说这年十二月,HB起义军首领历山飞魏刀儿的部将甄翟儿,率众十万攻打太原,隋将潘长文兵败身亡,杨广为消灭起义军,加强太原守备,任右骁卫将军李渊为太原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率兵讨伐甄翟儿。
      两军交战在雀鼠谷,甄翟儿率义军两万余人,布阵十余里,首尾相继,抗击李渊军队。李渊却布为二阵:以羸弱之兵居中,多张旗帜,全部辎重继后,为大阵;自率精骑数百分左右队,为小阵。并舍弃些辎重物资,以诱甄翟儿中计。
      交战之时,王威率领大阵居前进击,甄翟儿误认为是李渊所在,便率军中精锐迎战。起义兵众见官军辎驮,舍鞍争相取物。李渊遂率左、右二队,突然进击,义军登时大乱。李渊立即率骑兵乘势攻击,大败甄翟儿,全胜而归。
      为稳固河东旧部,李渊令长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留守河东,自带了李世民到晋阳赴任,晋阳所属各部均到李渊处参拜,当中若论到智谋计策,当属晋阳令刘文静和副宫监裴寂,李渊礼贤下士,对二人甚为尊重客气。
      这日,刘文静来到李渊府上,与其父子分析了当下局势,说道:“四公子学艺十载,业已所成,是时候回来助大人一臂之力了。”李渊若有所思的道:“是啊,元霸已经离家十年了,也不知如今武艺如何。”刘文静笑道:“我师父紫阳真人的关门弟子,那自是非同凡响,时机一到,四公子必定威震八方,名动天下。”
      李渊恍然道:“原来刘大人也是师承紫阳真人,如此说来,你与元霸,竟是师兄弟了。”刘文静道:“正是!”李渊当即着人备下重礼,命李世民亲自到会仙山紫阳洞真元观酬谢紫阳真人,携李元霸一同返回家中。
      临行前,刘文静说道:“此去会仙山途径淮阳,城东数十里处有座青竹居,那里有位故人,你可要拜访一下。”李世民问道:“却是何人?”刘文静神秘道:“你去了便知。”李世民笑道:“刘兄何时也喜欢卖关子了?”刘文静笑道:“眼下若是给你知晓了,怕是你要昼夜不停的飞奔过去呢。”李世民奇道:“我一时倒想不起,哪位朋友,能让我如此着急。”刘文静只道:“一路多加保重!”李世民道:“好,我便去瞧瞧那位故友。”一跃上马,驾着飒露紫疾驰而去,一路之上,晓行夜宿,十分顺利。
      这日中午,抵达淮阳,寻了家客栈用饭,念及刘文静之言,只稍作歇息,便即上马直奔城东而去。哪知那青竹居竟是十分偏僻,直寻了一个时辰,都未见踪迹,加之路上又无行人,更是无从打听,正自思量对策,忽见一个毛绒绒的小东西奔了过来,定睛一看,不禁讶道:“灵儿!你怎会在这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