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看着妥帖细心的谷雨,温言不由又想到了另一桩事——她原本是准备带上谷雨,小满,白露三个侍女进宫的,如今看到选秀盛况,又不知道该不该带三个之多——何况,带三个秀女需得获封从六品,也不见得她就能获封从六品之高。
不过她出身官宦,怎么说两个侍女也是能带进去的。只是三人如何抉择也是个难题——小满性格活泼但心眼颇多并不莽撞,嘴又甜最善与人交往;白露是郁母钟氏从娘家带出来的,大商世族惯有培养暗侍的习惯,白露就是钟家这一辈最优秀的暗侍之一,沉默寡言却有极好的一身本事,打娘胎里就被钟家训练,忠心自不必说;谷雨沉静又细心妥帖,我的近身事物素来是她打理,七八年来不曾有任何差错。
如此一思量,就又多了一个难题。三个伺候的最短的小满也跟了她快七年,个个都是极亲近又极看重的。如此思量了半个月也没思量出结果,却已经到了临近殿选的日子。
殿选就是大选的最后一重,乃是由皇帝以及宫里地位最高的的三位娘娘——晋妃,庄妃以及位分最重的贤妃一起评选。
层层筛选下来,到殿选时只剩不足百余数秀女。
负责这次大选的大太监董长安相比较初选第一日是就要和善的多了——这剩下的秀女中,至少十之有一会成为宫里的贵人,既然是贵人,就是他的主子,自然是要和善的多了。
董长安挂着绝说不上严厉的表情,用太监特有的公鸭嗓安排着她们接下来一个月里要学的礼仪课程。
“淮北严氏翎芳,甲子。”第一个点到的秀女就引起了许多人侧目——如今宫里最得宠的晋妃就是淮北严氏,也就是淮北参政严冬平的远房侄女。如今秀女里的淮北严氏是严参政的嫡女儿。
“东陵郁氏温言,甲子。”温言得到的目光就又赶超了严翎芳——她那张仿佛自带光环的脸,一早就引起了秀女们的窃窃私语。如今听到东陵郁氏的名头,顿时纷纷了然。
“东陵徐氏阿隐,甲子。”徐隐的名头温言在闺中就曾听说过。是在母亲钟氏的口里——徐家的阿隐完全是继承了东陵首富的商人血脉,精明厉害的不是一点点。徐家的长房大姨太太就是徐隐的生母,是长房主母的媵妾。自小就很有手段,借着主母的手将长房里的妾侍们管的服服帖帖,还给生母挣了一个大姨太太的名分。还假借着主母的手管住了长房里的小库房,俨然是徐家长房里的管家人了。
不过这么一个强悍的女儿,最后在她父亲的忍无可忍之下,在她将满十九岁之际送到了天底下最强悍的的男人身边——皇帝。
她掌管着东陵首富长房的小库房手中银钱必不会少,从她一身的穿戴上就看得出来了——徐隐这一身的富贵可能抵得上郁父一年的俸禄。温言慢慢隐去了眼中的颜色,徐隐就算再精明强悍,在宫里也不见得能有多少前途,容貌不出众是其一,出身商贾是其二,皇帝身为一个坐拥天下的男人不见得喜欢徐隐这样的性子是其三。
三个各有傲气的女人课程分配的一样,相互之间也不大交流——都不是习惯跟别人套近乎的人。
及至殿选前几日,发生了一件小时。严翎芳丢了一支钗,非说是同室而住的另一个秀女偷的,也确实在那秀女的枕下搜出了一支名贵的钗。
“除了她这样上不了台面的出身,还有谁会偷一支钗?”严翎芳倒是十分的理直气壮,说的理由到也不算强词夺理。
那小秀女连都白了,连说冤枉。参政千金又哪肯轻易放过?悠闲地喝着茶眼神都没赏她一个。
动静越来越大,直到一位老嬷嬷出来劝道:“还请严秀女暂且把这事搁置下来,眼见殿选在即,这样不好听的事传到宫里的贵人们耳朵里并不好。”
严翎芳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那个小秀女,到底还是甘休了。
温言如同看画本一样看完了这场热闹,看这事就这样甘休了顿觉无趣,转身准备回房。
身后有人说话,就传进了温言的耳朵里:“那个小秀女初选时衣物不经意勾住了严氏的钗环,严氏当时发鬓皆散颇为狼狈。如今同室寻到由头发作一番也是自然,那支钗好似就是被勾到的那一支。”
却不知其中还有这样的缘故。她转过头去刚好看到徐隐冲自己笑——徐隐身旁并无他人,也即是说刚刚那番话,徐隐是对自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