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年 ...

  •   第十七年:1992
      1、小贵和女儿的相处一直格格不入,小贵不停地告诉自己,女儿不在身边十几年,得再有点耐心,得好好和女儿培养感情,这是自己用命生下的孩子,是自己好不容易要回来的女儿。
      可女儿对自己始终客气疏离,要是她对所有人都这样也就算了,可是小西很依赖她爸爸,要做什么找什么东西都找她爸。跟她哥感情也好,两个孩子能说上话,小西跟小南说话的时候表情能丰富不少。有时候他们爷仨一处说话,小贵会觉得自己是外人,就算自己上去搭话,那种外人的感觉还是抹之不去,小贵知道,女儿把自己当外人。
      小贵哭了好几场,有一次甚至趴在大国怀里哭了一整夜。
      小西也经常哭,想她爷爷了,就坐在那里默默的哭。瘦瘦小小的小姑娘,也不出声,也没有什么表情,就是安安静静地掉眼泪,谁劝也没用。哭够了,就自己去洗脸,洗完脸该干什么干什么。
      过节对大国小贵还有小南像受罪,去年中秋节,今年元旦、春节,本来一家子团团圆圆整了一桌子菜,小贵还给全家都添了新衣服,可是女儿一个人坐在自己房间掉眼泪!问她为什么哭,一个小孩子,一边哭一边很平静的告诉你她想爷爷,想奶奶大姑和小叔了。
      小贵前所未有地恨自己的公公!
      在大国怀里哭的时候,小贵告诉丈夫:我恨自己!恨自己让女儿生下来就是畸形,恨自己医不了女儿不得不把她送走,恨自己没有违抗公公把女儿早一点接回来。
      大国抱着妻子,哑着声音:“别恨自己,要恨恨我吧。”那天小贵哭了一夜。
      正月十五的时候,小贵给女儿裹上厚厚的大红羊绒大衣,跟大国一起带着她出去看冰灯。小南不愿意跟父母一起,他已经十六了,他更愿意跟自己的同学去玩,——好几个女同学!
      小贵牢牢的牵着女儿的手,“闺女,咱们这儿虽然没有上海热闹,可是上海看不到冰灯。你要是喜欢,妈找人在咱们阳台上也弄一个好吗?你喜欢什么样儿的,那个兔子灯就挺好看的。”
      小西没有回答。
      小贵已经习惯了。小西不爱说话,你问她,她会回答,可是日子长了,小姑娘看出有时候她妈是在没话找话,可有可无的问题就不回答了。至于向小南那样一回家就说说学校里的事儿,说说老师同学,抱怨抱怨功课多什么的,小西从来没有过。她也没有和同学出去玩过,每天就是学校和家,学校的课余活动也不参加。
      上个学期,小西年级第四名,家长会小贵和大国一起去了,平生第一次参加女儿的家长会,两口子都不想错过,然后老师婉转地告诉他们:“姬姠西同学有一点孤僻。”
      回来的路上夫妻二人都没有说话。到了家,小西难得主动开口:“胡老师说我什么?”
      小贵都不知道怎么跟女儿说!憋了好一会儿:“你们老师说你学习好,还会画国画写毛笔。我跟她说你还会吹笛子呢,胡老师说让你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没兴趣。”小西回答:“批评的话呢?”
      小贵有点烦躁:“没有批评,你成绩那么好,老师干嘛批评你!你问这干嘛?”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小西很严肃,想了想加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小贵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大国无奈得告诉女儿:“小西,你爷爷和大姑有没有教过你,和人相处也是一门学问。”
      小西茫然地看她爸妈。
      隔天她让她爸给她买几本人际关系的书,大国直接从书柜里找了一本大学教育心理学和一本格林童话给她,告诉她:“知行合一。”
      小西接了过去,然后跟她爸要求看他书柜里的书。大国告诉女儿:“想看哪本之前要先问过我,爸爸同意了才能看。”小西很开心。
      小贵对女儿几岁老爷子和大姑子就给她看聊斋、红楼梦背论语的事儿印象特深,她再喜欢读书人,也不想自己的女儿整天抱着书只知道书里的知识,现实里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懂,这是书呆子!小贵抱怨丈夫:“她十四都不到!读好学校里的书就行了,小姑娘家家,应该多说多笑爱玩爱跳,多穿点新鲜衣服在外面美!你让她整天坐在家里看书?!看得心思越来越重!”
      大国苦笑:“你能拦住她?”
      小贵不做声。
      可她觉得女儿小小的人不能这样。于是就拉着女儿逛街买衣服,把自己省吃俭用赚下的私房钱都拿来给女儿买新衣服,把小南看得直翻白眼。小西也没有多喜欢,平时穿得最多的还是校服。春节医院有活动,小贵也把女儿带上,还让女儿上台表演笛子、给叔叔阿姨写春联。看别人夸女儿多才多艺,小贵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嘴上还一个劲儿谦虚,“小丫头胡闹,上不了台面。”可一回到家,她高兴的劲儿还没过,一直不说话的小西当着她爸和她哥问:“妈妈,你是不是当我是戏子?!”小贵觉得兜头一盆冰水!
      小西问完就回自己房间了。小贵当着儿子就哭了。
      小南傻了,“妈,你把我妹怎么了?”
      小贵气急:“我是她亲妈!我能把她怎么了?!”
      小南往他爸身后缩——他身高已经到他爸下巴了,比他爸壮实的多,正在蹿个儿长身体,有点小胖,——从他爸肩上露出半拉脑袋,重新问他妈:“我妹把你怎么了?”
      小贵被儿子弄得哭笑不得。
      大国给了儿子一个赞赏的眼神,“臭小子,玩你的去。”小南伸手:“经费。”大国给了他五块钱,小南出去避难,“我去猴子家玩儿,晚上住那儿。”他一点儿也不想夹在他妈和他妹妹之间。
      老婆和女儿闹矛盾,大国避不开,把小贵拉回房间,小贵一边抹眼泪一边委屈:“她怎么能这么说我!我是她妈,亲妈!什么戏子,我怎么就拿她当戏子了!我想她开朗点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让她上台表演节目怎么了?我姑娘回来了,她有本事我想显摆给所有人看怎么了?她怎么会觉得我把她当戏子!还有,解放多少年了,什么戏子,那是演员,她爷爷她大姑到底教她些什么东西啊!”
      大国两头为难:“贵儿,小西和你的想法不一样,她跟你看问题方法不一样。”
      “你也是老爷子教出来的,咱俩夫妻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看法不一样。怎么和她就看问题不一样了!”
      我还真不是阿爹教的。小时后老爷子非常忙,老太太和宋娘娘教的的最多,解放初,学校还没有普及,他还上过一年私塾呢。可大国不能这么劝妻子。“我不是大人吗!你跟孩子计较什么。我吃了多少苦摔了多少次才有现在这样?”
      小贵不服:“我怎么就跟孩子计较了!我就是对她对我的态度!她没把我当她妈!她都回来这么久了,要是没人给她灌输,她会一直不肯跟我亲近?!”
      “小贵!小西就是这种性格,她在那边也只亲近阿爹和小莉。”
      “所以就是你爹和你妹妹教她不要亲近亲妈的?”
      大国头都疼了:“你不能不讲道理。他们怎么会这么教她。”
      “可她们也没教她要亲近父母!”
      大国回答不出了。
      小贵难过:“有时候我想,哪怕老爷子教她讨厌父母呢!至少,她会跟咱们吵,会闹。可你看,她不喜欢上台,我让她去,她就上去了。回来也就问了我一句。”抓紧丈夫的手:“大国,她是没把咱们当爹妈啊。”
      大国沉默了好一会儿:“以前,咱们对孩子来说就只是爸爸妈妈两个称呼而已。以后,咱们好好对她,好好对她……小西不是不知好歹的孩子,大家都说她懂事……日子还长,咱们慢慢相处,亲生的爹妈,总能处出感情,处出感情……就好了。”
      小贵听的出丈夫的后悔和不确定,抹了把眼泪,“我知道,日子还长,咱们慢慢处!”

      2、小贵决定和女儿打持久战,可老天就是不让人消停,一出正月事情又来了,上海出台新户籍政策:知青子女有一个回沪名额!只要年满十六周岁,上海下乡知青的子女,没在上大学、没有工作、没有结婚、没有子女,一户有一个可以回沪。老爷子直接打长途过来,命令大国:户口给小西!
      大国和小贵好几宿都睡不好。
      矿区还有二十多个京津沪知青,三大城市的政策都陆续出台了。这些人大多都有两个三个孩子,好几家为了回城名额该给哪个吵成一锅粥,吵得整个矿区都知道。有重男轻女给儿子的,有怕政策会变给最大的,可不管给谁,剩下的孩子总会觉得父母偏心。电厂的黄会计家闹的最凶,她也是上海知青,和小贵家多有往来,只有两个女儿,小的和小南一边大,都是十六岁初三,大的十七上高一。名额家里决定给大女儿,小女儿一气之下喝了药闹自杀,送医院抢救回来后一直不和父母说话。大的也不是个省心的,在学校里被跟她不对付的同学挤兑说她为了回大城市逼死自己妹妹,二话不说开了教室窗户就要跳楼,还好有几个男同学眼疾手快给死拽了下来。好好的回城喜事差点弄成丧事,黄会计天天哭,家里也哭办公室也哭。除了同是知青的人感同身受,其他人都无法理解。小贵知道,如果不是嫁给大国,自己也无法理解,可是从嫁给他的第一天起,小贵就知道他对回城回家的执念,这种执念甚至延续到了知青子女的血脉里。
      “怎么办?”小贵问躺在身边同样睡不着的丈夫,“难道就按老爷子说的做?”老爷子动迁的房子马上就要交房,来信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想把小西再接回去。大国和小贵就装看不懂。老爷子写给小西的信比给儿子媳妇的厚好几倍,之前总是问小西好不好,从成绩好不好到吃的习惯不习惯到晚上睡得好不好冬天有没有冻着,事无巨细,想起什么问什么,就差直白的问爸爸妈妈对她好不好了。看到这种信,做父母的只有苦笑。现在好了,老爷子直接问孙女想不想爷爷和大姑,想不想回来!
      户口给小西,就算还有两年她才满十六,下半年房子一装修好,老爷子也会要小西回去。
      小贵第一次这样悲观:“大国,你说,这孩子是不是我强求来的?咱们跟那孩子其实没有缘分。”
      “别胡说!那是咱们的女儿,怎么就跟咱们没缘分了?!”犹豫这些天,因为妻子的这句话,大国终于下定了决心:“名额给小南,小西留下!”
      “啊?”小贵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大国重复:“小西留在咱们身边!”
      大国是行动派,第二点晚上吃完饭放下碗,在饭桌上告诉了儿女回沪的政策,也说了大人的决定:“名额给小南!”
      “啊?”小南的反应跟他妈一模一样,都反应不过来。然后的反应还是和他妈一样,一起小心翼翼的看他妹妹。
      黄会计家的事儿闹得大,学校里孩子们也都知道了什么知青子女回城的政策,小南自己就是知青子女,他又不傻,就算父母还没跟他说,打听打听就知道了。知道就知道了,他也不关心,这孩子从小被灌输、长大了也很自觉:所有东西都应该妹妹先挑,妹妹有我不一定有,妹妹没有我肯定没有(∩_∩)。
      他妹妹正在秀气的用手绢擦嘴。
      小西放下手绢才问:“为什么给他?”
      大国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紧张,深吸口气:“小西,爸爸妈妈不是重男轻女,也不是更喜欢哥哥不喜欢你。你还小,不知道户籍政策随时会变,你哥已经满十六周岁了,暑假回去就能上户口,你还有两年多才十六,如果政策变了,你们俩可能一个都回不去。”
      小西不做声。
      小贵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小南在一边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比起父母,他更怵妹妹( ̄▽ ̄)。
      小西想了一会:“你们做的对。”
      大国小贵异口同声:“啥?!”
      小西奇怪的看自己的父母:“我说你们做的对。”
      大国深呼吸:“小西,你觉得我们做的对?你真的知道我们做什么了吗?”
      小西皱眉头:“你们把回上海的名额给我哥了。你们做的对。”
      小贵脱口而出:“你不反对?”
      小南觉得妹妹在尽量克制不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自己的父母。
      小西抿嘴:“你们做的对我为什么要反对?”
      这下大国和小贵知道了,女儿是真的不反对。两口子傻傻地对望一眼,大国斟酌地问:“小西,你为什么不反对?”
      小西无奈地回答父母:“给他,百分之一百,给我,百分之五十。给他,对于你们,百分之百;对于他,百分之百;对于我,零。给我,你们百分之百或零;他,零;我,百分之百或零。从你们的角度出发,给他是对的。”
      小贵觉得自己没听懂,绕晕了。
      大国听懂了,脸色就有点不好,“小西,你是不是觉得爸妈没有从你的角度看问题。”
      小西觉得这很正常:“你们当然应该从你们的角度解决问题啊。”
      大国被噎的说不出话,好半天,“小西,你是不是怪爸爸妈妈。”
      小西已经是莫名其妙了,扭头看她哥。
      她哥很想告诉父母:我妹的思考方式和你们不一样,你们不要想得太复杂!——他能和妹妹说的上话是有理由的。
      小南把个脑袋搁在桌子上:“我妹不是这个意思。西,你再说明白一点,咱爸妈年纪大了,听不懂。”
      小西看父母的眼神带上了同情:“你们的角度从整个家庭利益出发,我的角度从个人出发。整体大于个体,你们的决定是对的,我没有理由反对。”
      “……”大国呼出一口气,“那你爷爷……”
      小西沉默了一下:“爷爷年纪大了,不能多操心!”
      …… ……
      大国突然觉得很对不起女儿,其实小西什么都知道吧,做父母应该跟她说实话:“爸妈把户口给你哥也是有私心的,我们想多留你几年,爸妈想把你留在身边。”
      小西怔了一下,飞快的看了父母一眼:“哦。”
      大国告诉女儿:“我们会给你爷爷写信,告诉他这事儿。”
      小西点头:“我也写。”
      大国欣慰,小西写信,老爷子那儿的阻力就小了一多半。
      小西想起了什么,又加了一句:“我哥就算户口回去了,也最好读完高中再回去,能考上那边的学校更好。”
      大国几乎立刻明白了小西的意思。果然,女儿什么都知道。
      “儿子,听到了吗,就算户口回去了,你也争口气,考回去。”
      小南:有没有人问一下我的意见╮(╯_╰)╭
      小西站了起来:“我回屋做功课。”晚了半个多小时,今晚的计划表都得改。
      小贵怔怔地看着女儿离开,看看瘫在桌子上的傻儿子,再看看大国有点伤感有点欣慰骄傲的脸,嚅嗫道:“我没太听懂你们说什么。”
      大国叹气:“小西是真的懂事。”
      小南有气无力地举手:“爸,我也懂事。”
      大国伸手揉儿子脑袋,把他的脑袋在桌子上滚来滚去,“你就是太懒。”
      小贵惊讶地看着幼稚的逗儿子的丈夫,就算小南小时候他都没这么逗过他。
      小南趴在桌上装死。随他爸揉。
      小贵就笑起来。虽然没太听懂丈夫和女儿的对话,可她觉得丈夫的心情很好,自小西回来后前所未有的好。小贵觉得自己也云开雾散了,只要有这个人站在自己前面,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大国推小南:“做作业去。贵儿,咱们写信给老爷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