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三味书屋 ...
-
我知道孤独的滋味,因为长时间跟爷爷奶奶住一起,他们年纪大了并不能陪我做很多事情,比我大5岁的堂哥跟我又不是一个路子......这大概是很多独生子女的共同点。在脱离了“帮派”后,原本孤独的我我终于发现了新的大陆。这要感谢我的老师们。事情是这样的:某一天我爸妈带我去拔牙,拔牙完为了安慰哭闹的我给我买了火腿肠,恩,培养吃货从娃娃抓起。后来老师就说大家周末都做了什么写一篇小的日记交上来,在奶奶家昏暗的灯光下和皱起来的桌垫上我写了一篇叫《拔牙》的短文,那篇短文后来获奖了,那篇短文被登刊在一本作文书上面。但那时候年纪小记得不清楚对于获奖什么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是我们老师很重视,她告诉我我写的哪边好哪边要改进,我虽然似懂非懂,但是那会儿开始我尝试看作文选文摘之类的,从有图的没图的,从短篇的到长篇的。慢慢的,我写作文越来越流畅,也因此真正爱上阅读,也从单一的作文选拓宽到故事会、小说、诗歌等......通常下了课的十分钟课间休息我就看书,放学写完作业后就开始看书。小学的学校附近有个“三味书屋”,那是我第一次去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店,也是我小学和初中学生时代最喜欢去的地方。每到周末的下午,当慵懒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和老旧的木制书架照到微微泛黄的书本上,我就捧着那略带阳光味道和温度的书沉浸在它创造的世界里。夕阳西下了才依依不舍又幸福满满地回家。高中的时候到了周末就爱跟闺蜜去新华书店,它有两层楼的书籍,足够满足我们日渐扩大的阅读需要了。但是书店里面并没有提供阅读的桌椅,所以我们每次都是找本喜欢的书坐在书架旁边的地板上阅读,除了不曾改变的满足感还有跟朋友分享书中乐趣的激动。后来我到南京求学,我知道了南京图书馆,它有宽敞明亮的阅读环境和丰富到无法形容的图书收藏,它是阅读者们的天堂。如果说小小的三味书屋像是给了我们阅读的羽翼,那么随着成长和不断阅读这副翅膀愈加丰满有力,直到遇到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