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四章:跌宕伏三秋,奋斗苦三寒 ...

  •   万家村的土地,万里情再熟悉不过了,小学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母走遍了自家的田地。那时候,万里情就耳濡目染农作物的生长全过程,春天发芽的种子的长势,意味着秋收有多实重。
      万家村有一些旱地是在离家2公里的山弄里,其中有1公里的山路要肩挑走出来。山路不好走,崎岖、爬陡坡小路,肩挑的粮食还会时不时的刮碰或拖卡灌木丛,大人一担100斤的玉米棒走出来非常吃力。一天3个人的劳动力也就能挑24到30包麻袋的玉米棒,一包麻袋装50斤左右。为了赶抢种季节,和避开中午的酷热,万家村的人都是凌晨4点多就要起床去山弄里抢收,上午10点半到12点才回家吃午饭。吃了饭后,休息一两个钟,又要出活了,把下午抛好的玉米棒装袋,待第二天挑出山,就是为了避开烈日省力。
      而万里情身为农民的男子汉,也避不开农民的活。
      “儿子,你现在长大了,也有些力气,现在夏收,跟我去山里锻炼锻炼吧,把身体练强壮了,身体就不容易生病,学习上也有好体魄的保障。你愿不愿意?”万江南,这个暑假的抢收期开始的一天就征求万里情的意见。
      “爸爸,这活又苦又累,我看你们每到这时候的每天都汗流浃背的,我真不愿意像你们这样干。”万里情有些推脱的说,其实万里情并不是没有帮父母做过这样的活。在小学上五六年级的时候的,万里情就已经学会了在地垄里播种种子,施基肥,然后用锄头盖垄等农事工序。
      “万里情,爸爸真希望你能为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你的参与意味着你开始学独立,你也必须要早学会独自自主。这事是辛苦没错,农民的男子汉就要更能吃得苦中苦,方能成就更多的事业。你看父母千辛万苦的春种都过来了,难道眼看的收成就不收了么?更何况父母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此,一切都是为了你们读书和将来而劳。好了,明早凌晨4点半我叫你起床。”万江南耐心的说服和令辞,让万里情不得退缩。
      其实万里情也想过,一家这么多口人,父母含辛茹苦的劳作,一年的收入,除了供三兄弟妹读书,年头已经所剩无几了。这是千里香为了激励万里情努力用心读书,激发他的斗志,树立远大理想,专门跟万里情核算过的。
      夏季的凌晨清凉清凉的,山里的空气新鲜夹杂着草木的馨香。如果是城里来的人,会感觉别具一新,但是已经习惯这环境的人并不觉得多么奢侈。
      凌晨的山路,还没到地里,裤子就已经被路两旁的灌木丛的露水沾湿透了,但是活还是要干。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厚重的,土地也是农民的衣食父母,赖以生存之地。
      到了玉米地里,万江南和千里香开始拉绳子套住装好玉米棒的蛇皮袋,一人两袋100斤左右。万里情则是两个半袋60斤左右,这是他以前经常挑的重量和耐力点。准备好后,天还是拂晓,三人借着蒙亮的天色,开始起担走着来时的路,挑往山外的牛车停车点。对于父母长年累月的行挑者,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是对挑60斤的玉米的山路,万里情还是第一次。
      “万里情,这是你第一次走山路挑担,感觉怎么样?”走出来的时候,万江南心系万里情,想知道这考验对他的意志力怎么样。一起走的千里香,跟在万里情后面。
      “这压在肩上的担子,感觉还可以,不知道等下走山路能不能坚持完成两担,跨出一步虽短,步步厚积,脚步的跨度也长啊,眼前一边昏黑啊!……哇……好苦啊!”万里情回话,这时候从额头流下来的汗不小心进入了万里情的嘴里,使得万里情一下子觉得苦和咸并随口说了出来。
      “苦就对了,体会辛苦,知道苦了,才知道如何出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要记住,寒门之子就一定要自强不息,只有自强你才更自主。”万江南勉励儿子说,语气自信刚强。
      “爸,我发现,你说的都是一些好深奥的大道理,你讲的好像都是伟人才能达到的高大尚的境界,你既然都懂了,你怎么不变成伟人啊,怎么还那么苦累啊,也让我跟着做这么折磨人的活?”万里情没心悦诚服的反问,挑着重担,一边鼻口互相协调的呼吸,语气时有断续,这反问也是让万江南的心理措手不及。
      “你这直言直语我不反感,这说明你会质疑,有质疑精神,就应该去验证真伪性,需要实践精神。我跟你说过的名言名句,都是几千年前我们古人就说过的,它之所以能留传至今,证明它在人民心中的价值和信力,才能让它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所以你就不要去挑战古人的箴言了。因此你反而要代代相传下去,我们的后代才会有智慧的灵性。”万江南没有打击他那还幼小的心灵,而是认同其所言化其所曲。
      “‘天行健,……’刚才说的这句话就是出自《易经》里卦文,《易经》最早形成于我们古代的夏朝,那时叫《连山》,商朝时叫《归藏》,这两版本已经失传了,发展到西周的时候开始叫《易经》。所以《易经》的孕育前后至今至少已经有四千多年,《易经》里的卦是‘象’,是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的《易经》精神和观念,以卦符卦名将天、地、人的变迁分类为‘象’。这种精神贯穿了我们古今人几千年来文化里面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古人的智慧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所以历史文化的精华至今依然值得我们习以致用和发展,你课外要多到学校图书室看这方面的书籍。”万江南接着给万里情讲解,而千里香则在后面跟着听着,因为挑着重担,一边说话会加累。
      “爸,感觉你记得好多哦,不去教书,感觉好浪费人才啊!你懂得那么多,不发挥应有的价值,你累不累啊!”万里情又发牢骚,挑着担子,表情好古怪。
      “臭小子,人各有志。好了,先工作吧,我和你妈妈会比你快点,你慢慢来,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休息好了,再慢慢锻炼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实在不行,那你就丢山路边,我后面再帮你。”万江南说着,就加快了脚步,后面的千里香也跟上,把万里情落下后面。
      清晨,空气清新,山色也是阴森森的,走出来还会路过几个坟山,路虽然不陌生,但一想到坟墓,心里有时也会毛骨悚然,对于习惯了的万里情父母是没什么。
      很快,万里情的父母就先于万里情走在前面去了,原先不远处的背影开始消失在万里情的视线中。等万里情爬到小山坡,肩膀已经被扁担压累的不行,每一迈步都那么沉重和费力,呼吸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的,万里情只好停下脚步放下担子休息。路两边的山脊延向山尖,山上的松树、灌木丛随着天开亮,由刚来时的草木皆影到现在渐渐地清晰的映入眼帘。此时的万里情,长裤已经湿透了,由于身上的汗味,还时不时的操来几只蚊子的叮咬。万里情由挑担时的两眼昏黑,到如释重负的感觉变化,使得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地狱之门的传说和天高地厚的区别。
      万里情浮想联翩,摆在他的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继续着父母的路,二就是靠读书出人头地,还有一条那是万万行不通的,那就是死路只有一条尽。山里的幽静,风过树梢的嗖嗖声,和此时万里情心里的波澜,激起了他立志读书自强自立的信念。因为有蚊子叮咬,还要挑玉米棒出山,万里情回过气了,就开始起担了。
      由于受重的压力,使得万里情的步伐不是很协调统一,下点坡路的时候疾步地拉着担子往前冲,稍微平一点的路则快步摇摆着担子两边的蛇皮袋,嗖嗖地刮着路两边的灌木丛。走了大概50分钟的山路,歇息了三次,一公里的负重越野总算到了牛车的点。到了中午十一点,烈日当空,火火辣辣的天气,闷热得不太适合走山路挑担了。万里情也能挑了两担,加上万江南和千里香挑的,已经满满的一牛车,今天也算是完成一天的任务了。
      家里丰收满仓,这使得万里情的肩膀脱了皮、红嫩嫩和热辣的,他亲力亲为,望天长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对劳动果实的体会如此的深刻,著诗成名句佳传,如今想起也让我们感同身受啊!这让万里情意识到了,原来情感是不受时空局限的,今人是可以穿越古代与古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这就是历史情感和对故人的情怀。
      9月1日,新的学期开始了,ZM一中的同学们又回来了。同学还是原来的同学,不同的面孔,不一样的笑脸。有的有岁月晒过的痕迹,有的还是原来的模样。而万里情睡梦中自己开始长大长高了,梦中常常有想突破或者冲刺某个局限的朦胧的意识。现实里他的声音开始变得中正清醇动听,富有男人的磁力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