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雨终于停了,看着外面大晴的天江宁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不管怎么说,只要天晴了就不怕。虎子和栓子的热度也降下去了。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牛棚外传来了说话的声音,是里正的声音:“大忠,我过来看看,娃子们的身体咋样了?”
“大伯,你放心吧,娃子们都好多了,这会还做睡呢,不过已经不发热了。”
“那就好,那就好,这缺衣少药的,还多亏了你们昨天送的姜。家里粮食还够吃不?”
“够,够,幸亏宁哥儿那天提醒,我把粮都放在牛棚里,没淋到,还够吃一段时间,这天晴了,我准备再收拾收拾我二哥和我们老宅子这倒了的屋子,应该还能翻出点有用的,就是不知道这路啥时候能通。”
“没事,粮食够就行,熬过这段时间总有办法,那你先忙着,我去别的家看看,唉!”里正叹着气走了。
“哥,我好饿,有吃的吗?”江宁听见了虎子的声音,回头一下,虎子和栓子也都醒了,正趴在被窝里睁着大眼睛看着他。
“乖,我看一下,有没有吃的,你俩怎么样了,还难受吗?”
“没事了,就是饿。”
栓子也跟着点点头。江宁起来看了一下锅,还好,锅里的粥是现成的,他拿碗给虎子和栓子一人盛了一碗让他们慢慢喝,又走出牛棚喊“三叔,你们早上吃了没?二伯呢?”
江忠就着水桶洗了洗手“没吃呢,你江二伯去地里了,估计这会也该回来了。”
正说着呢,就见江涵从远处过来了。三个人一人捧了碗粥慢慢喝着,江三叔问到:“二哥,地里咋样了?”
“唉!这场雨下完,我看那庄稼又都趴下了,估计今年是要绝收。”
江三叔想了想:“咱们这冬天太冷,现在想补种也来不及了,不行我家还有块地瓜地,那地没什么影响,反正那地瓜也是栽苗的,我们挑点地瓜秧现在补种,再多种点大白菜和萝卜,这东西冬天也放的住,虽然剩下的粮食不多了,但是看这情况,今年朝廷就算不救灾总不至于再收税,现在家里人也少了,冬天再配点地瓜和白菜也能熬过。
江涵听了道“你说的也是,虽然没什么粮食了,但是家里人也少了,等秋天咱们再上山去捡点山货,怎么也能挺过去。”
江宁一直没吭声,他心里默默的算计着,他家和三叔家的粮食加起来不到四百斤,江二伯那边大概有个两百斤。现在的日子不比在现代,现代人吃的东西油水重,每顿吃的饭也少,在这缺油少盐的古代,这些粮食就算是再节省也就能吃个大半年,也是明年春天,那会旧粮没了,新的粮食又没下来,如果再赶上春天来的晚没啥野菜,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听江涵的意思秋天可以去捡山货,看这意思山上好东西应该不少,就看到时的收获了。
吃过饭,江三叔让虎子和栓子出去玩,并交代不要离院子太远,不要去河边。虎子和栓子答应着跑出去了。剩下江涵和江三叔、江宁开始接着收拾废墟。这次再收拾就仔细了很多,有用的东西都整理出来放在一边,彻底没用的就堆在院子的一角。
就这样忙了一个多月终于把三家倒塌的房屋收拾出来,又抽时间补栽了地瓜,补种了黄豆和红豆,白菜,萝卜,这些种子都是从废墟里翻出来的。
因为有五六家在这次地动人都没有了,这种家就大家一起收拾,翻出来的粮食由里正做主分给大家,翻出来的银子放在里正那里,如果有亲戚找来就把银子给对方,如果没有就用于后期建祠堂。
地里之前种的庄稼是没指望了 ,大家几乎都选择补栽了地瓜、白菜这种生长周期短也好活的。出山的路还没有通,除了和比他们更往山里去的张家村来过人就没再见过其他的外人。不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除了地动没有再死人,尸体因为掩埋的及时也没有发生什么瘟疫。后来又发生了两次小的地动,不过都没什么大的影响,大家也就依旧忙碌着。
转眼到了秋收的季节,新的房子起来十几座,因为往外的路还没有通,所以建的都是土坯房,也没有每家都建,毕竟时间来不及,都是几家交好的住一起,先过了难关再说。江涵带着栓子和江三叔他们三个一起住,江宁因为是个哥自己一个房间,剩下的四个汉子一个房间。因为大部分地都是补种的 ,所以大家也不急着秋收,反而着急上山。
这天早上吃过饭后江三叔让虎子和栓子在家玩,而他则和江涵,江宁上山去,本来是让江宁在家带孩子的,江宁不肯 ,说虎子和栓子都大了 ,不用时时看着,他跟着上山还能多捡点山货。江三叔想想也就同意了,多弄点吃的总是好的。
结果临到走了虎子和栓子却不愿意了,村里剩下的孩子也没几个了,但凡懂点事的都在帮家里干活,他们两个也想上山去捡山货。江三叔不同意,虎子和栓子太小,带着他们根本走不 远。
还是涵道:“算了,让他们俩跟着吧,宁哥儿也不大,让他们三个就在后山转转,咋俩走的远点,他们三个累了就直接回来,后山离家也不远。”江三叔想想也就同意了,后山离家走路也就五分钟,这点路对虎子和栓子来说不算什么。
江宁背了个筐,还带了个空袋子。这两个月来他也上过山,还采过蘑菇,这边的山上和他前世老家的山上差不多,好多东西也都认识,这个季节是采榛子的季节,如果是在原世榛子早就没了,没到完全成熟的时候就都被大家采了,这会因为地动,大家忙着补种,忙着盖房还没想起来上山,不过再不采就都要掉地上了。
后山向阳的地方正好有一大片榛子林,足够江宁他们三个忙活了。而江忠和江涵他们进山的目的是蘑菇,采点蘑菇晒干了,冬天泡一下也可以当菜吃,如果山路能通,也可以卖给杂货店,赚点钱补贴家用。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虎子和栓子虽然才五岁,但是也乖乖的帮江宁摘榛子到框里,即使被榛子壳扎了也不吭声。江宁再能干也才十岁,太沉了也背不动,他摘半筐就得往家背,而虎子和栓子则一人一边的抬着袋子,袋子里能装个四五斤。
就这样一天下来这一片榛子也就采的差不都了。他们中午都没吃饭,就砸了点榛子吃。看看时间也快到晚上了,江宁赶紧去做饭,锅里添上水,把米下锅后,让虎子和栓子看着火,他则去菜地里去摘点菜。因为地动菜地也有一定影响,不过不大,现在好多青菜也都快落架了。江宁摘了几根黄瓜,拔了把芹菜,想想又摘了几根茄子。
因为上辈子的经历,江宁本来做菜还挺好吃的,但是在这一世还真是有难度,倒不是这一世的调料太少,而是出山的路被堵了,家里的盐和油都所剩无几,只能省点用。好在葱姜蒜这些家里的菜地还都有在种。从仓房里拿了两个土豆,土豆这种能放住的平时大家都不太吃,都想留着冬天填菜的。
江宁了一个拍黄瓜,又做了一个土豆炖茄子,最后把芹菜切好,等江三叔他们回来之后直接炒就可以了。天快黑的时候江二伯和江三叔回来了,不但每人背了一筐蘑菇,还一人挑了一旦柴。
“二伯,三叔,你们赶紧洗洗,我把芹菜炒了就能吃饭了。”
江涵答应到:“宁哥儿,先不着急吃饭,咱们先把蘑菇挑出来,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行,那虎子,你和栓子要是饿了就先吃。“”哥,我不饿,我等你们一起吃。”
栓子也道“小宁哥,我也不饿,我帮你们挑蘑菇。”蘑菇到底没有虎子和栓子挑,他俩太小,还分不太清真蘑菇和假蘑菇。
江二伯和江三叔采蘑菇的时候都比较注意,没有假的,也很少有草叶什么的,所以蘑菇挑的比较快。挑好蘑菇后把蘑菇倒在席子上,不能直接倒地上,否则晒干了以后就又脏了。趁着江二伯和江三叔洗漱的功夫,江宁把芹菜炒好了,把菜都端上桌,几个人就着灶膛的亮光吃饭。
江涵道“宁哥儿,我看你们几个今天榛子没少采啊,晒干了也得有个二十多斤。”
“嗯,今天把后山阳坡那一片都采了,明天再换片地方看看,不过我们几个力气太小,来回背太麻烦了。这后山离的近还好,要是远的话全都把时间浪费在道上了。”
“那你们几个明天多带几个袋子,都放袋子里,我和你三叔就在你们附近砍点柴火,等多了我们往回送一趟就行,明天下午你们就别上山了,在家晒点干菜,这菜马上就落架了,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多晒点。”
“行。”吃过饭后大家用锅里温着的热水洗了洗脚就早早的歇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