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选择(泰姐) ...

  •   不知道从何时起,很多人添了一个新毛病“选择恐惧症”,也被称为“选择困难症”,这个毛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每每做决定时,都甚是恐慌,想前想后,顾东顾西,咋地也下不了决断。知道了有这个毛病的存在,很多人霎时间对自己的磨磨唧唧、优柔寡断有找了个妥帖的解释--我有选择恐惧症。于是,自此后,无论是大事小事还是急事要事,无论是吃个饭还是买个东西,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慢慢腾腾、拖拖拉拉,颇有点“管你东西南北风,我自磨蹭该磨蹭”的架势。
      话说话来,“选择恐惧症”既然已经成为一种病,就必然有其原因,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作为一名非选择恐惧症人,我觉得人之所以会选择恐惧,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因。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人。这样的人很多是完美主义者。在这些人的眼里,选择啥都是要选最好的,既然是最好,就必然是最大限度理想化的选择,而这个世界总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总觉得更好的选择总会在下一个地方向自己招手挥舞,于是,纠结、犹豫、迟疑,最终变成了选择恐惧。二是外因。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打个比方,很多家长说孩子挑食,不吃这不吃那,吃顿饭简直能累死谁。问到医生,医生就说俩字“饿着”。想想也是啊,老话不是说了“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想当初,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又有谁家能吃饱?吃树根、啃树皮、吃观音土…咱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听父母提起的时候,不寒而栗,万分感谢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再看看现在物品的丰富程度,基本是想吃啥就可以吃啥,再加上流水线的发展,让可以选择的东西多了,差异却少了,比如你要买个毛衣,白色好看,黑色也不赖,灰色也挺好,于是,左思右想,迟迟下不了定论,折磨了自己,也折磨了卖货人。
      很久以前,网上流传过一句话“选择决定命运”,人们也常说,“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命运”。这样的话语,突然间让我想起两个人,第一个,豫让。春秋末期晋卿智伯的家臣,主臣关系非常密切。后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万分悲愤,立誓要为智伯报仇。将漆涂在身上,剃掉胡子眉毛,吞吃炭块,使嗓子变哑,使人认不出他的本来面目。数次行刺赵襄子,一直没有成功。最后一次,知道自己生还无望,请求赵襄子脱下外衣让其象征性地刺杀几下,然后,仰天大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自刎而死。豫让在智伯死后,原本可以逍遥度日,快活一生,却因为知遇之恩,选择了为“知己者死”,其精神世代流传,唐代诗人胡曾曾写过《豫让桥》----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第二个是吴三桂,因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去,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虽然夺回美人归,但是由此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自己的身上也永远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永远也不能翻身。本来是一部“妻被强夺,霸道将军英勇奋战重新抱得美人归”的励志大片,却生生被吴三桂改写成“色令智昏,卖国贼引狼入室”的反面典型,为什么?因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大义在前,儿女情仇又岂能不放下?
      说的有点远了,其实,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选择的框框里,从小的方面说,中午吃米饭还是面条?出门打车还是坐公交?想考研还是先工作?先成家还是先立业?…从大的方面说,遇到困难是咬牙坚持还是颓然放弃,危难之时是挺身而出还是随波逐流,诱惑在前是飞蛾扑火还是洁身自好?…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自然也就演绎出不同的人品、人性和人生。
      选择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共存的责任。想起看过的一句话“所有不甘都说是生活所迫,可生活却从未被抓住过”。看到过很多被自己不甘的选择所抱怨的人,什么听从家人安排,被迫结婚,什么轻易听信他人,上当受骗,…等等,话里话外表达就是一个意思----选择错了,但是责任不在我。可是,我们也能看出,所有的这些抱怨的人都是成年人,何为成年人?是有足够的能力,能妥善处理自己的事情的人。你做出选择时,也就决定了你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你明明知道他可能搞的是不法活动,却心存侥幸或者心存贪念,一路跟随,最终鸡飞蛋打,甚至于锒铛入狱。这一切,又是谁的责任?这个观念,我在闺女很小的时候就慢慢灌输过,既然你选择,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当然,我可以提前把你可能要承担的后果先说一下,孰好孰坏,你仔细斟酌后给我答案。这般长期训练下来,闺女也慢慢养成比较淡定的脾气,当然,也会有急急的冲动选择,拍脑门、拍大腿的事情也偶尔会发生,也好,吃一堑长一智。
      选择是一种懂得得与失的智慧。很久以前,大师孟子就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们都是世间俗人,很多时候之所以痛苦难抉择,就是想有所得,却不想有所失。但是我们往往忘了,就是天上掉馅饼,也会有被砸出一个包甚至于砸晕过去的可能。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一只狐狸出来觅食,不小心被猎户装的钳子给夹住了左脚。狐狸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毅然将自己被夹住的脚给活生生的咬断了。听起来,似乎很残酷。虽然狐狸失去了一条腿,却获得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学会选择。其实,得与失本来就是事物的两面,如同硬币的两面,你得到一面,必然要失去另一面。有时候,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点”特别正,其实,究其原因,只不过是他(她)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有所坚持,有所放弃,作出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出一条最合适的道路,奋勇向前。这样的例子有太多,一个个商界大佬的故事无一不是这个理论的验证者、践行者和成功者。我们除了膜拜之外,其实有一点还是我们要好好学习感悟的,那就是关键时刻要有舍得下的勇气,才能有更广阔的前景。
      选择是一种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的坚持。我们这一辈子,要经历过很多选择,比如爱情、比如工作 、比如朋友,介于关于爱情里的“选为所爱爱我所选”已经被太多人说过,咱就不凑热闹再多说,作为过来人,我想说一说对工作的选择。前段时间,看过一篇小调查,“说说你辞职的理由”,看完之后,还真是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感觉。有人说“对面的姐姐香水味不喜欢,所以辞职”,有人说“从家到单位需要半个小时,影响自己美容觉,所以辞职”,有人说“送外卖的小哥总是同一个人,长得还不帅,所以辞职”…理由千奇百怪,归途却不约而同。大量事实证明,很多潇洒“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人,大多以后过的日子都不是太风生水起。什么原因?不是自身能力不强,而是没有坚持的动力,一旦在工作中遇到一点让自己不痛快时候,就立刻拍屁股走人。可是他们忘了,每一次的离职,意味着每一次的放弃,都会让自己的心态更加的支离破碎、无处安放。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刚刚入职时往往处于一种被人呼来喝去、四处打杂的状态,再加上往往薪酬不高,就会心生狂躁、继而厌倦,最终不堪忍受,愤然离职。其实,作为新人,到哪个地方都一样,都需要有时间和经历的淬炼,肯吃苦能奋斗,坚持住,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说到这里,想对年轻的人说一句话,无论你是给谁打工,本质上永远没有区别,因为资本的本性就是剥削,不知道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换资源和机会,却在20%左右的薪水里算计来、算计去,必然会因小失大。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段子,说一根稻草丟在大街上是垃圾,绑在大白菜上可以卖白菜的价格,绑在大闸蟹上就是大闸蟹的价格。但如果你是一根稻草,你有什么资格选择与谁捆绑在一起呢?所以唯有修炼好自己,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你才会有选择和被选择的资格。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你的所爱,那么就像包容你爱的人一样,包容它的一切,磨练自己,相信在某一天,它给你的所有苦难都会化作它对你满心的感激,带给你无上的荣光。
      选择是个难事,但却没人能逃得过。学会选择,做一个懂得选择的人,真正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取舍有道,进退有度,无愧于心,不惑于情。在喜欢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欢自己的人身上健忘。如此一生,甚好。共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