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重病 ...

  •   宫女准备好了热水侍候宇文修沐浴。隔着一道屏风,宇文修坐在宽大的浴桶里,宫女将巾子浸在水中,又轻轻的提到他的肩上抹拭着。杨奕臣和傅子齐躬身等在屏风外面。
      “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了?”
      恢复过来的宇文修虽然看来还有些孱弱,但双眼明亮,一点也不像身患重病之人。
      “卢老大说顺天镖局已于上月收拢了漕帮,如今东边海域的所有码头和船都已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而西边与罗泊国互通商贸的藩镇也尽在掌控之中,十年布置,如今总算到了收成之时。”
      “嗯,其他的呢?”
      “自我们杨家的银号在宿清和怀安各郡都设了分号,各地养蚕的商户皆可用自己的土地作抵押向银号借钱,目前已有七成土地尽归我们所有。”
      “你们杨家倒是发了大财。”宇文修打趣道。
      “羊养肥了还不是要宰的!”
      杨奕臣低声嘟囔,却被耳尖的宇文修听了去。他挑挑眉:“你说什么?”
      杨奕臣立马扬起笑容:“没什么,没什么。我是说杨家的所有产业都是为皇上效忠而准备的。”
      “嗯。”屏风后传来宇文修满意的声音,接着又是一阵哗哗的水声。
      傅子齐等了一阵:“皇上,昨晚的刺客已经有了些眉目。刺客所用的应该是月影刀,此刀削铁如泥,在世间独一无二,是若水堂头号杀手月神的兵器。”
      水声稍停,宇文修微微眯了眯眼:“若水堂?能请动他们的,价钱可不低啊!”
      “若水堂虽是江湖第一大杀手组织,但在朝廷面前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
      “嗯,便交给你去处置。不过要留活口,朕倒是好奇到底是谁舍得出这么多银两。”
      宇文修头靠在浴桶边上,拿巾子搭在脸上,懒洋洋地闭起双目。
      皇帝再次遇刺,朝纲震动,太后亲下懿旨令刑部查出刺客和主使,皇宫内外忙得不可开交,稍有嫌疑之人都会被捉来审问,宫里的内刑司、宫外的刑部大牢里人满为患,一时之间凡风吹草动皆人人自危。
      主使未查出来,各封王在朝内的亲信倒被牵扯出一大批,王侯们怕引火烧身不敢来保,刘相便以“谋反行刺”的罪名将他们全部处置了。
      宇文修的身子大好之时已是腊月,宫里又开始忙碌祭祀和过年,如此玉萝公主的第二场选亲便暂时耽搁了下来。杀手“月神”依旧毫无踪影,温太后每日实不安寝,加之年节将至,便与他商量了要到京郊外的光华寺祈福。
      待启程之日,皇帝太后妃嫔数人,加之王公大臣、太监宫女、守军侍卫浩浩荡前往光华寺,而墨染却因连日劳累而病倒不能随行。
      这一走,宫里便清闲许多。春晓院里除了随行的宫女外,余人做完了日常之事,便回到院子里嗑瓜子,围着火炉闲聊。
      墨染的房间里一直有人进进出出,先是来了几名医女,后又来了两位太医,看完了症都去陶姑姑屋里汇报情况,所有人面色沉重,似乎病得不轻。
      妙香倚在自己房间门前,吐了一地的瓜子皮,不阴不阳道:“那谢墨染有什么本事,竟劳动两位太医大人来看诊,还真当自己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了?”
      彩娟上前拾起瓜子皮,包入一手巾内塞回给她,笑说:“人家自然是皇上身边的红人,瞧不见前些日子皇上有恙,仅有她能服侍跟前?现在连陶姑姑都对她另眼相看呢!”
      “哼!”妙香摊开手巾把嘴里的瓜子皮吐在手巾内,冷笑,“那你们可都要小心着些,人家本来就是当年的采女,指不定什么时候皇上回心转意将她封个名分,当初刚来时欺负她那些事可都记着的呢!”
      另一边几人正围着炉子烤火,云烟从炉里翻出个烤好的地瓜,用火钳子夹到一边晾着,一边说:“我瞧墨染不像是那种人。如今她得了势,也没见在陶姑姑面前翻什么嘴皮子。”
      “云烟姐,你是不知道,咬人的狗不叫!”妙香收了手巾也走过来坐下,两指拈了拈地瓜,烫得她立时缩了回来,拿在嘴边呼气。
      云烟睨了她一眼:“我看你呀,便是在记着侍琴那回事。说实话,那事却也怪不得人家墨染。”
      彩娟接过地瓜,放在巾子里,小心翼翼剥开皮,露出里面黄嫩嫩的肉,香气立时扑皮而来。她将一块地瓜肉分给妙香,取笑她道:“若是墨染记仇,妙香姐你可得小心些,就你暗里使的绊子最多!”
      “难不成我还怕她?等她当真做上娘娘才算!你们不记得当初的瑾兰,如今的兰美人,当初还不是就住那屋的,后来一朝得势封了位份,但是又如何?不得皇上恩宠,连咱们都不如呢!”
      “你这张嘴,真敢说!”云烟吃着地瓜,直摇头。
      这时陶姑姑和侍月已送了太医出来,众女便收了声站到一旁。只听陶姑姑道:“事关重大,还请尽快向太医令杜大人禀明实情,方好彻查!”
      那太医拱手道:“陶姑姑放心,事有蹊跷,本官不敢有半点怠慢,所幸如今皇上和太后都不在宫里。不过为谨慎起见,还请陶姑姑尽快安排墨染姑娘到别处静养。”
      陶姑姑令人送了太医。
      众女面面相觑,觉着是出了什么大事,待要打听,侍月朝她们轻轻摇了摇头,便没人敢再多问。
      午膳过后,春晓院的众人都还在自己屋里短歇,从太医署来了几名小太监,抬了顶轻巧的步撵,用纱帐围得密密实实。不一会儿,墨染便连人带被子的从屋里抬了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抬离了春晓院。
      光华寺不但为大兴第一国寺,且设有宇文家的宗庙,已有数百年之久。听闻寺中佛祖极有灵,是以宇文淳称帝后也并未迁离祖宗灵位,由高僧每日于牌位前焚香念经,可保江山永固。
      由于女眷不便住在寺中,大队便于寺外半山处扎了营,派重兵把守,且有傅子齐亲训的暗卫于四周巡防,整个营子固若金汤。
      这晚聚宴之后,宇文斐到宇文修营帐,远远便听得里面琴音作响。宇文斐静静地站于一边,听得琴音沉如深湖静水缓缓而来,每每弦动心中却也有震荡之感。待一曲抚完,营帐内还隐隐有余音未散。
      “许久未听得皇兄抚琴,如今听来,天高海阔,令人心里好不畅快!皇兄对于音律的造诣又深了一层。”
      宇文修勾起唇角微微一笑,修长的手指爱惜地轻抚过琴弦:“不愧为难得一见的好琴!”
      “这便是北宴送的卓风?”
      宇文修示意他坐了。
      “如今玉萝公主的婚事已拖了不少时日,北宴那边也有书函来催问,皇弟主理这门亲事,可有何想法?”
      “是臣弟办事不力!”
      宇文修笑:“这事也怪不得皇弟,这些日子既要你助太后打理宫中一切,又要为朕被行刺之事操心,也实在难为了你。”
      “这是身为人臣和人弟的本分。皇兄可有想过冒充北宴人行刺和这次行刺的是同一伙人?”
      “兴许罢。傅子齐已到江湖上去打听了,总归有个水落石出的时候。”
      安有道令小春子奉上炭炉和茶具。待水起了小鱼眼泡,便将茶叶倒入轻轻搅动,再煮得起了大鱼眼泡,撇去水面上的浮沫,将茶汤舀入茶碗里端了过来。宇文兄弟二人静静地品了一会儿茶。
      又过了一阵,宇文斐方放下茶碗:“朕看此事也不宜再耽搁下去,待明日祈福后,请方丈择个吉日进行第二场比试。”
      “皇兄想在光华寺里比试?”
      纵然对所有事皆云淡风轻,宇文斐此时却忍不住露出讶异的神情。
      也难怪他,只因寺庙乃清静之地,选亲的事在寺内辗转闹腾,不管对于神明或是祖先来说,都怕会不敬。
      宇文修早已知道别人的看法,于是笑了笑:“所以要劳皇弟多费些心神,想想比试的题目。”
      宇文斐怔了怔,苦笑着摇了摇头:“皇兄可是为难臣弟了!”
      “以皇弟之慧,想必不是难事。”
      宇文修好整以暇地饮了一口茶:“如此饮茶方有些滋味。”
      宇文斐便不再推辞。
      两人又静了一阵,宇文斐方又道:“臣弟有一事相请。”
      见宇文修点了头,他才继续说:“臣弟府中传讯需臣弟亲自回去一趟,所以明日祈福之后,还望向皇兄告个假。”
      “可有什么紧要的?”
      “倒没什么。只是端儿有些不适,成日哭闹,府中之人拿他没有法子,所以才想让我回去一趟。”
      “近日宫里有些进贡的珍稀药材,朕让人一并送去王府。”
      “谢皇上!”
      宇文斐谢恩退下后,宇文修又抚了一阵琴,突然按住琴弦若有所思:“近日病的人也多了些。”
      安有道回说:“近日天寒,又下了几场雪,底子薄些的自然撑不住了。”
      “宫中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安有道暗自发笑:“宫中太平,没什么特别的消息——皇上,今儿你已经问了第三次了。”
      宇文修赏了他一个白眼:“子齐呢?宫外有何动静?”
      “刺客还没找到,其余的傅大人已经在办了,还请皇上耐心些。”安有道探着他的脸色故意道。
      宇文修随手拨了拨弦,不成调子。
      安有道又说:“哦,还有另一事……”
      见宇文修的面色越发不耐起来,他才笑着继续:“经太医诊治,墨染姑娘得的并非天花之症,经几日诊治,已有好转。”
      “一个小小宫女,谁又关心她如何,只要不是什么恶症便好。”宇文修很是没有好气。
      “但她毕竟对皇上忠心耿耿,还身负重任,若有什么差池倒还可惜,所以老奴才在宫外替她找了处院子静养。”安有道替他铺了台阶,“不过据病历所载,墨染姑娘此时的病症与五年前一模一样。算算时日,五年前那场病刚巧在皇上指亲之后,恐怕其中也有些蹊跷。”
      宇文修浓眉深锁,顿了顿:“传朕口谕,让太医令杜若望亲自负责彻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