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14、
晚饭后,施缺和施凤仙没有多逗留,就回自己的房间。走到自己的房间,施缺向一张沙发走去,施凤仙跟在后面,接近沙发时,施缺转过身面向施凤仙,施凤仙虽然没有想到施缺会转身,但她还是及时站住了。施缺上下打量着施凤仙,然后拉着她的手坐在沙发上。坐定后,施缺问施凤仙还记得昨天下午聚会时,大家唱的那几首歌吗?并叫她找出来给他看,施凤仙把那几首歌挑出来放在施缺手中。施缺看了看歌词,问施凤仙:“《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这首歌中的主指的是谁?”
“是主耶稣基督。”
“他真的是你最知心的朋友,最亲爱的伴侣吗?”
“当然,因为他活在我心中。”
“你的心天天在追想着主,渴望见到他的面吗?”
“是的。”
“主在你人生的哪一个台阶,哪个小站,挽拉着你,把你带在他的身边?”
“在我第一次受你调戏时,在我知道我跟你们没有血缘关系时,在你作弄我时……”
“主告诉你当走的路,叫你不可计算人的恶,你刚才数落我的罪状,使我跌倒,难道不是已经滑向死亡线了吗?”
“对不起,我承认我错了,让你伤心了,可你还没有在主面前站立过,也就谈不上跌倒。”
施缺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拿出《在谷中我遇见你》这首歌问施凤仙:“沙仑在哪里?”施凤仙回答:“沙仑是丰富肥美之地,北起迦密山,南至约帕。此地盛产玫瑰。”
“迦密山,约帕在哪里?”
“好象在地中海的边上。”
“地中海那么大,到底是在地中海的哪一边?”
“我也不清楚,你看一下耶稣时代的巴勒斯坦地图就知道了,因为上面标有这两个地方。”施缺满有把握地说:
“就我所知你并没有去过那里,你怎么可以说你在沙仑遇见主呢?”
“这……”
“你没有说,但你唱了。你们基督徒不是讲诚实吗?你没去过还唱得那么起劲。”施凤仙说不过施缺,就没有出声。施缺看施凤仙无话可说,心里很得意,就说:“先倒杯茶给我,然后弹这首名为《我不知明天的道路》给我听。”施凤仙将《我不知明天的道路》弹几遍,又主动唱给施缺听。施缺衷心地赞扬她的歌声。施缺一方面感到安慰,因为施凤仙有她自己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觉得施凤仙把她的爱情全给了上帝,自己在她里面算什么呢?自然是在上帝之下。施缺突然失笑,心想如果施凤仙没有信上帝不知会多难对付。施凤仙不知道他在笑什么,温柔地看着他,等他发话。结果施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温柔地回望着她,看她有什么反应。两人就这样互相对望着。
从那晚后,连续几天施缺没有再和施凤仙斗嘴,他回家就叫佣人通知施凤仙,施凤仙就殷勤地服侍他。施缺常会看着施凤仙发呆,有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拥抱她、吻她。施凤仙的温柔与美丽给施缺很大的安慰。明天又是星期天了,施凤仙问施缺有没有空陪她上教堂。施缺告诉她,以后不要每到星期天都来问他这个问题,他如果要陪她去教堂,会提早通知她。不够,她每次上教堂回来都要主动向他报告传讲的内容及下午聚会的情况。
几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施凤仙坐在窗边看着外面下着绵绵春雨,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沐浴在雨中,显得诗意盎然。施凤仙仔细观察庭院的每个角落,观察树叶、花朵被雨淋的反应,看完后就去喝茶、弹琴。施凤仙沉浸在刚才的思绪中,她自己随着思绪随意弹琴。施缺回来时,听到琴声,知道是施凤仙在弹琴,就到钢琴室去,施凤仙看施缺向她走来,只是对他笑一笑,并没有停止弹琴。等施凤仙停下来,施缺问她在想什么,施凤仙回答:“只是对大自然的现象有感慨。”
“你的主允许你这样吗?”
“《圣经》上没有说不能对大自然有感慨。”
“我是你的主人,我回家来,你没有来服侍我,而在那里感慨对吗?”
施凤仙连忙站起来说:“主人有什么吩咐?”
“请帮我端杯茶来。”
“什么茶?”
“玫瑰花茶。”
“请到客厅等候。”
施凤仙端来两杯玫瑰花茶,坐在施缺旁边,一杯给施缺,另一杯自己喝。喝完茶,施缺询问施凤仙今天做了些什么,施凤仙一一述说。等施凤仙说完了,施缺感叹到:“你真舒服,不象我要常在外面奔波。”
“托你的福,不过如果没有嫁给你,可能我会更舒服。”
施缺没想到施凤仙如此不懂得感恩。“说来听听,如果没嫁给我有多舒服?”施缺问。
“跟你结婚我的肉身必受苦难。”
“什么苦难?”
施凤仙对施缺咧咧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施缺自信地说:“你如果没有跟我结婚不但肉身要受苦难,灵魂也要深受打击。”施凤仙气得真想咬他一口,最后她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要离开,但施缺拉住他,不让她离开,把她使唤够了才带她到楼下餐厅。
到了餐厅,他们看到施启彬已在那里等吃饭,施凤仙和他打完招呼就到厨房帮忙。吃饭的时候,施启彬告诉大家,他打算结束演奏生涯,离开前要在自己的母校举行告别演出,请大家到时去听。施凤仙问:“告别演奏会的曲子定了吗?”施启彬答:“还没有,你们可以把你们喜欢的曲子送来。”施凤仙说:“谢谢,结束演奏生涯后想干什么?”
“还没有考虑,也许当老师,也许写书,也许在家里修养。”
“最好的修养就是信主耶稣基督,妈妈你说对吗?”施凤仙问。
“信主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儿女就有神的性情。”白鸽笑着回答。
施缺给施凤仙递白眼,觉得她话太多了……
晚饭过后,施凤仙就把自己喜欢听的曲子一一记下,并问施缺有没有喜欢听的曲子,施缺说一时想不起来。施凤仙只好把这事暂时放下,施缺看她那么热情就说:“又不是你的告别演奏会,你热心什么?”
“既然爸爸邀请我们参加他的告别演奏会,在那里坐一个多小时,总得听几曲自己喜欢的。”
“我没有特别喜欢听的曲子,你不用为我操心了。”
施凤仙满脸惊讶,“那么我现在就把我喜欢听的曲子送过去。”说完就走了。施缺看她那个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施凤仙送完曲子回来后告诉施缺,父亲邀请她在告别演奏会上表演。“你答应了?”施缺问。
“我这不是来和你商量吗?”
“你已经是我的妻子了,还想在那种场合抛头露面?”
“我不是想抛头露面,我是想让大家开心。”
“也许大家开心了,但我并不开心。”施缺肯定地说。
施凤仙没说什么,施缺看了看施凤仙又说:“你不但不要有这种念头,也不能有让你将来的孩子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的念头。”
“为什么?”
“《圣经》不是记载希律王的生日到了,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欢喜。希律就起誓,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要了(先知)施洗约翰的头……结果就闯祸了。”
“你知道得不少呀。”
“托你的福哦。”施缺笑着回答,于是两人就相对而笑……
15、
施启彬结束了演奏生涯后,就在自己的母校教书。生活没有以前紧张,有时也陪白鸽上教堂。施缺和施凤仙结婚5年了,还没有孩子。有一次施凤仙听到白鸽和林家珍商量一起向神祷告祈求赐给施缺和施凤仙孩子,就去告诉施缺并问他为什么我们还不要孩子?施缺回答:“你还小,还不能当妈妈。”
婚后第七年,他们就生了一对儿女,女儿叫静灵,儿子叫武敏。全家都很高兴。姐弟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乐。姐姐比弟弟早出生几分钟,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长得有点不象。性格也不一样。弟弟比较活泼好动,姐姐比较文静内向。
长大后,家人把他们送学校读书,姐姐不大适应学校的生活,家里人就让她在家里学习。武敏非常聪敏,学东西快,功课好,钢琴也弹得不错。静灵善于自己摸索,对学习不大感兴趣,喜欢看一些高雅的电视节目、动画片、对美的事物感受力强,有较好的文学修养。俩人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两个小孩长大了就开始玩电脑,姐姐善于自己摸索,游戏玩得很好;弟弟没耐性,玩游戏的结局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所以每次游戏结束就说下次再也不玩了,真没劲。
等到弟弟长大到14、15岁时,青春的萌动开始影响到家里了。每次弟弟回家都会给姐姐讲一些学校的事。如同学之间的冲突、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冲突。有一次他问姐姐:“你知道一个女同学如果打听另一个女同学的姓名、班级等,那是为了什么?”姐姐遥遥头。弟弟说:“在我们学校里,如果一个女同学打听另一个女同学的事,只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就是觉得那个被打听的女生很漂亮想认识她;另一种原因就是想揍那一个被打听的女生。”
姐姐听了很吃惊。弟弟继续说:“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号,如果哪个女生对哪个男生感兴趣或者哪个男生对哪个女生感兴趣,就会打听那个男生或那个女生的班级、姓名、□□号,然后就通过□□和那个人联系。”弟弟说得正起劲,“姐,我也帮你申请一个□□吧,这样你就可以在网上和别人聊天了。”姐姐看到弟弟和别人聊天,有些心动就答应了。施凤仙并不赞同姐姐在网上和别人聊天,但看到姐姐受到弟弟的影响也很喜欢试一试,只好同意了。她告戒姐姐在网上聊天要有礼貌,说话文明,不该讲的不要讲。
姐姐上网□□后,很少有人来聊天,来的人大多是问:“你在哪里?你几岁了?你现在在干什么?”如果是女的来聊天,还常会问:“你是女的吗?”如果是男的来聊天,会问:“你有男朋友吗?”姐姐很不高兴也不明白问这些干什么?因为她只是想通过□□聊聊对电视节目的看法、对一些动画片的看法或交流一下读书的感受。但来聊天的绝大多数都对她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她心中有些遗憾。玩□□的兴趣也降低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姐弟俩又玩上了帖吧,有时还会在网上跟人吵架……施凤仙常会听到姐弟俩在谈什么潮流……
这世代的玩乐太多了,诱惑也太多了,施凤仙有时会感觉两个孩子整天想着玩。她希望他们去想或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施凤仙想,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做或想一些大人认为有意义的好的事呢?
施凤仙常把孩子的情况报告给施缺,施缺听了也没什么反应,最多是说,看来你还小还不会当妈妈,你去向你的婆婆学习,请她教你怎样当妈妈吧。然后就转移话题,讲一些只属于他们俩人的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很多时候,施凤仙就找白鸽帮忙,在白鸽的帮助下,不断地学习、调整自己,使自己照顾丈夫和照顾孩子两不相误,爱丈夫和爱孩子互不冲突。
李佳柏看完“一颗凤仙花”后,觉得里面引用了不少圣经的话,觉得徐百合挺喜欢圣经的,好象也有把她自己的生活改变了一下写进去。李佳柏想,到时候徐百合问他时,他该怎么回答呢?这时刘芳颖打电话来问李佳柏徐百合回来了没有,叫他们要为现在和将来做个计划,希望他们多一些了解,一年后再结婚。李佳柏说,等他和徐百合商量后再给他们打电话。
晚上,饭后喝茶时,李佳柏说:“‘一棵凤仙花’我已经看完,觉得里面一些事情发生的时间没有写清楚,地点也没交代清楚,还有你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圣经上的话?”徐百合笑着说:“时间地点没有交代清楚,为了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是一种朦胧美。至于引用了圣经的话,也是一种特色吧。”李佳柏笑着说:“加油,继续努力。”
“谢谢。”
他们互相对看了一会儿,李佳柏把他的母亲打电话来的事告诉徐百合,然后问她有什么意见,徐百合说:“我没什么意见,你决定吧。”李佳柏想了一下说:“我们各自写计划然后在一起商量。”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准备共同新的生活,互助合作的生活?夫唱妇和的生活?……两人憧憬着、期待着,但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一天一天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