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欲庆功 ...
-
铺子的生意果然如沐风和叶铃预计的一样慢慢地降了温,不过值得夸奖的是,他们这段时间真是把铺子打出的名气,特别是新出两样排叉点心,倒是意外地成了不少大老爷们喜爱的下酒菜。路过时去称上一大包,也费不了二角银子,吃起来倒是能吃老半天,又是炸得香喷喷的,再打上一壶酒,这日子真是神仙不换。
张师傅看排叉卖得这么好,对叶铃的崇拜之情更是加深了几分,那态度弄得叶铃都不好意思了,这是铺子里唯二的技术型人才,自己不过是知道一些后世的小吃,化用过来而已。这倒也让叶铃起了几分警醒之心。这个时候的人见识都不多,所以并不能想出来太多创意性的东西。换个学术一点的说法就是信息流通不够导致创新性降低。也正是因此,别人家都是这么做的,爷爷辈儿就是这么做的,所以这事情就一代一代地都做下来了。这时候,推出一个创新的东西,哪怕只是点心,哪怕只是一点点促销手段,都会引人注目。
他现在的力量还是太小太小了,连沐风的力量都太小太小了。而叶铃完全不能确定,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自己是不是会是被牺牲的那个。所以即使现在的他已经不能完全藏拙,作为一间铺子的掌柜,迎来送往,管理下属是必不可少了,他不能不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不过除此之外,他就要小心些了,暂时不要推出什么新点心,什么和果子奶油蛋糕之类的,还是从长计议吧。
周围的店观望了一阵之后,也都学着口福记做出了排叉,连名字都没有改,还是叫吉祥排叉和扭花排叉。只是扭花排叉还扭不出口福记这样漂亮的形状,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张师傅有些意难平,叶铃却只是笑笑,这里面又没有多高的技术门槛,不过是他们卖个新鲜。现在至少说到排叉,那口福记还是第一家。再说周围各家的价格也没有做得比口福记低,这就行了,有钱大家赚嘛。也不能一下子把别人的路都封死了。
只要随便混混日子的时候,时光总是飞快,很快就棉衣换夹衣,夹衣换单衣。叶铃现在隔天去一次铺子,查查帐,再给张全他们讲点儿推销小技巧,和张大山商量一下后面几天的点心量怎么安排,看看现在哪种卖得好,哪种卖得差。店里面众人都已经对叶铃服气得很。一来是因为他手是有真本事,对店里面卖什么怎么卖都能安排得妥当,二来他从来不克扣,说好了月钱多少就是多少,该发的抽成一点儿不少,而且都是月初就把上个月的都结了。这几个月生意都还不错,张全他们是赚出了一个小金库,连帐户吴先生也被包了大红包,脸上笑开了花。
叶铃不在意这个,钱是赚不完的,人心难得。现在首先要造成”跟着自己有肉吃“的状态,这些人才会更努力。也是因为这个年代的死契制度已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下人的忠心。不过要是不忠心呢?叶铃倒也不怕,不过是看谁想做那个被杀的鸡了。不过现在看来,人人都地欢欣鼓舞又忠心耿耿的样子。
笔墨铺子那边的事情,叶铃几乎没有再管。本来要把两铺并一铺的概念就是沐风提的。其实当时听到这想法叶铃就有些惊讶,这想法已经超前于现在的这些商铺了。现在这街上的商铺,基本都是”专卖店“,卖衣服的卖衣服,卖米面的卖米面,卖书卖文具的各不相干。这本来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特点,货源单一,也没有哪一家有足够的精力能够把各路货源都拿下,开成百货商店。而久而久之,这也成了心理上的单一,这样一间一家的样子似乎就是应该是这样。可是沐风却没有拘泥于此。书店兼卖笔墨是个非常好的突破点,后世那些书店兼卖咖啡的跨界跨得大了一点儿,但是这笔墨却是和书本来是一家。来买书的,又有谁是识字的,偶尔要写写字消遣,甚至是每天都要练字若干的?
有时候思路就是一个突破点,沐风之幸运在于,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商人家庭,有足够的眼界,还有足够的执行力。只要他动动嘴,提出这个想法,那具体的店面设计,人员培训,货品重新布置,都有专业的人来处理。
平管事和书店的张清掌柜这段时间都忙了个底儿掉,特别是张清,但是再怎么忙心里面都是乐意的。把两间铺子打通,又把书架重新排开,外面放上各种笔墨样张。店铺开张起来虽然开始并没有像口福记那样的轰动,更不及清仓那些天的那种热闹,但是细水长流,这一个月的帐铺核下来,却是比原来单独的书店和笔墨铺子的消费翻了一倍有余。就算是因为中间停了两个月让别人积攒了些好奇心所以这个月多了一点儿,以后这数字也是少不了一个八百两了。这数字盘出来,张清兴奋地去跟沐家两位少爷报帐,沐风倒是面上平静得很,毕竟已经有口福记的那个底子在那里撑着,那么一个点心铺子,后来一个月的收入都能有四百两,沐家书坊地方还大那么多呢。
不过这结果出来,也是让沐家两兄弟松了口气,当初重新又是装修,中间又断了两个月,这都是风险。本来两家铺子经营得还算平稳,这一弄也不知道是升是降。他们两人虽然心里面是有信心,但是结果不出来总是有些忐忑。而且这边开业的时候也没有像口福记那样顾客盈门,人进进出出的不停。他们两人不知道情况,但是又不能让张清像叶铃那样,每天都把帐目核回来报帐。这会儿,算是可以去给爷爷报个喜了。
一个大大的红包送走了满脸喜色的张清,沐永康歪在榻上,看向窗外绿叶儿都已经长得大大的,春风熏得人略有些醉意,已经是五月中,到了该游玩的时候了。再过了这阵子,天气可就要热起来了。
“这会儿也算忙完了,我们不如去郊游吧?“沐永康看沐风也是大松了一口气的样子问到。
”哦?对呀,好呀。是叫上祖父母,大伯母他们一起吗?还是就我们两个?“沐风一听到可以出去玩儿眼睛攸地就亮了,出去玩儿这个词永远都有魔力,特别是在辛苦了两个多月之后。
”最好是就我们两个,要不然一大堆大人有什么意思?嗯,也不能是我们俩,还要再叫上几个朋友才是。”
“那好呀好呀,去哪里呢?”
说到玩儿,两人都来了精神,坐一起商议了半天,最好的第一方案是能够出去庄子上玩儿,可以在那里住一天,旁边还可以打马钓鱼。第二方案是去渭河边踏青,这时节也正是渭河边风景好的时候,各种鲜花盛开,远远望去,柳色荫荫,繁花似锦,正是梁州城最美的景致。
只是两人商议得兴高采烈地半天,沐风还是叹了口气:“好玩是好玩,但是怎么可能放我们两个人自己去呢?”
沐永康神秘地一笑:“你就瞧着吧。”
结果沐永康是怎么做到的沐风不知道,不过隔天他得到的消息就是祖父已经允了他们小哥俩出去玩,只是叮嘱了他们多带护院,在外面的时候注意安全,别去那水深水急的地方。更让沐风开心的是,祖父听说两兄弟想去庄子里面玩,还特地做了安排,让他们去祖父名下的一处唤做碧水庄的地方。这地方一听名字就是一个有水的好地方。离梁州城不远不近,也要两个时辰的马车才能到,也是因此,去了至少要住一天,要不然打马来回太辛苦。
至于这庄子,反正沐风是沐永康吹得神乎其神,说是祖父早年慧眼买下的一块地,自己慢慢盖起来了。后来在庄子后面的山上还发现了一处温泉眼,更是把水引到了庄子里面,成了现成的温泉庄子。这可是让多少梁州城里面的大户们都羡慕了。更不要说这些年来祖父自己淘换的各种好东西,他自己是隔上一段时间就要去庄子里面住住。更是把这地方打造成舒适无比。
这样一处环境优美的温泉庄子,沐老太爷说拿出来就拿出来让两个小兄弟去玩,也是因为奖励两人这段时间打理铺子打理得极好。而现在那里已经打扫干净,只等着两位小主人前来游玩了。
定下了去玩的日子就在下次休沐,兄弟两又给各自的好友下了贴子,司徒宪这个爱凑热闹的肯定是要去,王鹏展上次点心铺子开张没去成已经是耿耿于怀了,这回终于有机会庆祝一下他当然是不会拉下。只是可惜宁思齐却是回了沐风的贴子,表示不好意思,因为家母卧床不起,他要在家侍疾,却是去不了了,实在是让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