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劝说 ...
-
在宁夏擦燃第五根火柴后终于把火起燃了,果然这么久没有烧柴火灶,手已经生的不行了。除了起火有点困难,其他的她到还是做的很顺手的。添水、淘米下锅,往灶里添了些木头柴,她便准备看看吃什么菜。
宁夏记得以前菜都是放水缸旁边的筐里的,这会儿是还没有冰箱的,蔬菜都是各家个户自己地里种点,除了买点肉或者鱼才会去集市上逛逛。
筐里还有几个土豆,一把豆角。宁夏把土豆切成土豆丝用水泡好,把豆角掐头去尾后择成三四厘米一段,用清水洗了放簸箕里晾晾水。期间隔一会儿用汤勺勾了勾锅底,以防粘底。
等粥差不多了,不再添柴,借着灶里的余温闷一会儿,就会变得软糯香甜了。菜她是不准备炒的,毕竟现在的她应该是不会炒菜的,而且说实话家里的这口大铁锅,如果又要炒菜又要烧火,她是顾不过来的。
话说这宁夏的爸妈宁国强、陈静办完事已经快到家了,远远的就看见自家屋顶正升起袅袅炊烟。
“哎,她爸,你看那是咱家的房子吧,怎么都做上饭了?”。
这宁国强定眼一瞧,“还真是。”心里不由的纳闷,“会不会是灵灵那丫头?”这话他说的也不是无的放矢,张家那丫头又勤快,又懂事,跟自家宝贝还处的好。
“可能吧,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话落两口子三步并作两步往家里赶去。
一回到家便看到自家闺女正躺在摇椅上晃来晃去,手里还拿着把蒲扇一摇一摇,眯着眼,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显然惬意的不行。
“爸,妈,你们回来啦。”宁夏从摇椅上站起来,看着自己年轻了二十岁的爸爸妈妈,心里既激动,又惆怅。“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看天都这么晚了,我就把稀饭煮好啦,妈你把菜炒炒。”
陈静走到厨房掀开锅,用勺子勾了点稀饭一看,哟呵,又软又糯,稠度适中,确实还不赖。然后看到泡着的土豆丝,虽然说不是特别均匀,但是还是让她眼眶微红,心里既感动又欣慰,颇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把土豆丝用簸箕控控水,切了点姜蒜。涮锅,起火,炒菜,手脚麻利,两头驾驭起来完全绰绰有余,这才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农家妇。
等饭菜一上桌,宁国强的内心跟陈静一样,看着懂事的女儿,觉得非常的骄傲。
“夏夏,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饭了?”
“平时看妈做过那么多次了,我再自己琢磨琢磨,还跟灵灵姐请教了一番,然后就会做了,哈哈,我是不是很聪明?”
“是,我们宝贝真厉害。”看着宁夏一脸自得的骄傲样,两口子笑的不行,这丫头,半天没见,就变得这么逗了。
“爸,你们今天跟舅舅谈的怎么样?”。宁夏想着先问问情况再见机行事。
“你舅舅说,咱们选的这块地还是不错的,就是货车只能到村口,得费些力气把砖都运过来。他倒是建议把房子直接修在村口,这样可以省不少钱。”原来舅舅早就考虑过把房子建在村口了,但是她是记得上辈子她爸最后还是决定建到旁边的,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就是隔的太远了,这要搬过去,你爷爷奶奶怎么办?”原来如此,为了就近可以照看着爷爷奶奶,所以就算费时费力点,她爸上辈子也把房子建在了旁边。其实要宁夏来说,根本没有必要,本来她爸作为家里的老大,爹不疼娘不爱,还得照顾弟弟妹妹。好不容易分家了,家里大部分东西都分给了小叔,田地倒是一人一半,但是好的都给的小叔,留给自家的有就一些比较贫瘠的。还好爸妈都是勤快人,这田地多倒腾几下,没过几年,现在的田地也算是好的了。两兄弟每年分给两个老的五百斤粮食,吃不完的他们就拿去卖了换钱。所以宁夏听说爷爷奶奶手里钱还是不少的,就是太偏心眼儿了。本来两个老人现在年纪也不算大,手脚灵活,没病没痛的,爷爷农忙的时候都帮着小叔忙上忙下,奶奶就天天帮着做饭带孩子,自家他们是一点都不管的。宁夏都纳闷她爸是不是他们的亲儿子,不然哪有这样区别对待的。
“这不是还有小叔他们嘛,再不济也可以把爷爷奶奶接到咱家住嘛,这样还方便。再说村口那儿我们自家就有一块儿地,不正好可以用来建房子嘛。”话是这么说,不过是宁夏的权宜之计,她知道小叔跟婶婶现在是舍不得爷爷奶奶跟着她家的,毕竟现在爷爷奶奶还能帮他们忙,不过过些年等他们干不动了就不一定了。而且她爸是个孝子,听她这么肯定很高兴。
果然听到她爸高兴的说“我们家夏夏真懂事,这样也行,等爸爸跟你爷爷奶奶商量商量。”反正村口那块地挨着路口近,每天人来人往的,地都踩死了,哪还能种什么粮食。而且就算种点什么,到熟了被别人一个顺一点,都没了。
有戏,宁夏在心里呼了口气。所以说打蛇打七寸,他爸的七寸就是她爷爷奶奶,只要他们同意了,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而她爷爷奶奶,具她所了解的他们,只要听到能省不少钱,就一定会同意的,不过这省下来的钱估计她奶奶也会想办法攥到她手里。
了却了一桩心事,宁夏整个人心里都放松不少。一家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笑声不断的从这座小房子里传出来,显得特别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