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三二 ...
-
天江两岸山壁陡峭,黎国军队主要驻防在南岸地势平缓的饮马渡,这里是秩国水军登岸的最佳地方,也是两国在天河的主要战场。饮马渡原是连通黎国江南和江北的埠口,所以围绕饮马渡,慢慢形成一个大的城镇叶城。殷熙航南下后,见饮马渡军事位置重要,就把府邸建在叶城。从叶城到饮马渡,只需车马两个时辰。
李永健派人下了战书,将秩军驻扎在江北,与黎国军队隔江向望。
殷熙航几日来,早出晚归,每天都要去饮马渡看视军情,察看防御工事。
夏天,江南天气炎热,此时正是梅子成熟季节,海潮记起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想到前方将士在如火烈日下建筑工事,驻防江岸,一定口干舌燥。海潮让香雪领了几个宫女到集市,能买到多少梅子就买多少,让杨忠派了侍卫将梅子装上马车,带了香雪,向饮马渡驶来。
熙航站在城墙,远远看见有府中几匹车马驶来,忙下了城墙。
见是海潮,心疼说:“白天毒日的,怎么到这来了?”
海潮道:“不要紧的,马车里面很凉快。只是你和驻守的将士们,天气这么炎热,还不得不在烈日下面劳碌。据说梅子可以消暑解渴的,所以我就给将士们带来一些。”
熙航激动地拉了海潮的手,一路上了城墙,向下喊道:“黎国的众将士们,为了驻守江南,保护家园,将士们不畏炎热,不辞辛苦,操劳防御。为此公主特地送来梅子,给将士们降暑,梅子虽小,情意却重。将士们,我们决不能让公主失望!”
城墙下将士群情激昂,纷纷喊道:“誓死保护公主。”“誓死坚守江岸。”
海潮见此情景,很受震动,老百姓其实是最善良,最容易满足的,领导者小小的善举,些许的关怀,他们就会感恩以死相报。
城下的江边停泊很多奇怪的小舟,舟体又仄又深,仅容纳二三人,舟的两头用铁皮包裹而成,非常尖,像利刃一般。海潮后来明白这样的舟相当于现代的鱼雷,不同是在海面作战,撞凿敌方船舰。大的船舰两排都立有箭跺,没有炮仗。城墙上也没有炮仗,这里还是冷兵器时代,火药还没有用到战争中。
饮马渡的上岸,有一隘口,江水由此突然变窄变急。隘口上河边宽广,形成一个大的湖泊,两岸陡峭。
将士们在赶制大量的箭驽,堆砌巨石,准备火把。大敌当前,军士们却从容不迫,调度有治。
李永建在北岸驻扎多日,每天只是派大量的船舰在北岸游弋,迟迟不见他进攻。海潮不解,问道:“他这样做是什么目的?”
熙航笑道:“他每日故意航船而不进攻是想麻痹我们,想趁我们不备,突然出击。我们就将计就计,以逸待劳了。”
海潮不禁深深佩服熙航的指挥和军事才能,兵不厌诈啊,她想这点她是永远都学不会的。到了后来,她以前总认为自己学不会的,不愿去做的事,她都慢慢做了。
熙航晚上回到府中,待海潮睡着后,还要起来看各地呈上的折子。海潮几次醒来,都见他伏在案前睡着了。
一晚,熙航哄海潮睡觉,她装睡着了,待他悄悄起来,便偷偷睁眼看他。
他去案前翻看折子。案前的折子整整齐齐分成两堆,他随手拿了一个。折子已经批了,很小心地模仿着他的笔迹,他轻轻笑了。他又在另外一堆的折子里面拿了一个,是没有批过的。
他仔细翻看几个她批的折子,她的心事细腻,几处事情批得极好。他不禁赞叹地向她看去,她正抿嘴向他笑。
她帮不了他去作战,但是可以帮他批折子。
以后熙航回来,首先看折子,只看没批过的,他在一边细细告诉她如何处理,并向她介绍黎国诸位大臣,法典,城镇等等。
海潮很快了解黎国的基本国情。可是她每晚总要留一堆折子给熙航。她只批礼部,工部和刑部的折子,而吏部,兵部和户部的折子都留给熙航,遇到重要的事情也交与熙航处理。
黎国的大臣一拿到海潮批过折子就知道是公主代批的,她模仿得再像,总有些娟秀之气,他们也慢慢找到规律,哪些事情需要找殷将军处理,哪些事情可以找公主代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