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血染义阳 ...
古道
寒鸦
西风
夕阳西下
言阙牵着一匹老马,要离开这繁华的京城,去出任零陵内史,他耿直的脾气,公开支持晋陵王而遭到皇帝的斥责,他在王氏死后,还为他写了一首缅怀的诗词。京城岂能是他容身之地?
践行的酒也无人一同喝,他并不伤心。
只是感觉马上要离开京城,此去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在归来望一望这金陵的新月,见一见着金陵的旧人。
罢了,罢了,
在在留下来也是徒增烦恼,他跨上马,欲策马而行。
“修文!”
远处一声呼喊,急切的马蹄声渐寻渐进,他回头望去,顿时多少愁云惨淡都被化开,只见一个年轻人,英姿飒爽,策马而来,不是萧练又是谁呢?
他急驰而至,道路两旁尘土飞扬。待到靠近,勒马而停,马儿嘶吼两声,萧练从马上滚落而下。
“修文,既然要走,为何不辞而别?莫不是怨我没有为你进言,说句好话吗?”
“叔法这样想我?真是让人泄气,我只不过无颜见老朋友罢了。”
萧练解下身上的包袱,送给他
“这里有些银子和干粮,路上用的总是用的着的,还有一本《老庄注》,我知道你寻了很久”。
言阙甚为感动,握着这包东西,说道:”叔达,今生今世,我没有后悔交你这个朋友”。
“修文,你且放心,我一定会找机会,向朝廷进言,有朝一日,你一定重回京城!”
“叔达……”言阙想说什么,他隐约觉得西昌候此人太过狠毒,还是止住了,改口道:“你的好意,我心领神会,我听说你已经派为宁朔将军,此去艰难困苦,万事要小心,北方的部队恐怕会有变动”。
萧练略微疑惑,言阙如何知道这件事情?何况他是个文人,可是来不及细想,言阙跨上马。萧衍按照传统,本应该折柳送别,但是现在这个时节,没有柳树,他摘了路边的一朵野花,送给言阙。
言阙抱拳,策马而去,越来越远,直到在天边,缩成一个黑影消失不见。
萧练带有一丝丝悔意,他利用了言阙,可是报仇的机会并不多,不是吗?他促立良久,天色渐渐变黑,天与地交汇在一起,黑暗与光明分不清楚,远处斜阳落日的余晖在做最后的挣扎,很快在一阵乌鸦的叫声中,化为黑暗。
他也要走,要到宁朔上任了,只不过,一个是贬,一个是升。
繁华的京城,
小皇帝没有闲着,西昌候也没有闲着。
撒开网的兔子,跳的比谁都高,小皇帝玩的昏天黑地,正日与宫女,宦官,大臣花天酒地,银子大把大把的花,花的国库空见底,宫里宝贝真玩他和嫔妃们摔着玩,老远就能听见摔的噼里啪啦的声音。喜欢斗鸡花钱千金就为了买只鸡,宠信宦官使他们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行为放荡不堪日夜与嫔妃厮混,连他的两位宗族远亲,衡阳公,临汝侯都看不下去了,屡次三番劝解毫无用处,两人见无望,把未来的发展放到了全倾朝野的西昌候身上,两个人是宫中宿卫,而且小皇帝并不疑心他们。
西昌候可真是忙坏了,他继续加强典签对诸王的控制,使得诸王牢牢被盯死,所谓典签,本事王府中的小官,官职并不大,可是却被皇权赋予了很大的实权,有签帅之称,实际上是监视诸王的耳目。按照计策依依行事,找个借口引随王来京赐死,又让王静安闭了嘴。
豫州刺史崔惠是老皇帝的旧部,探听到西昌候的野心,正犹豫着,投奔大渝,西昌候派萧练任宁朔将军,实际上是去监视。
到达豫州当日,远远就看到豫州刺史崔惠穿着白衣出门迎接萧练,萧练连忙前去扶助崔惠,两人就像多年未见得知己一般。
‘崔使君真是好福气啊,陛下派我来正是要提拔使君呢’
崔惠客气的说道‘鄙人不才,能够守住这豫州已经是依靠陛下的眷顾,怎么还敢奢望升官发财。’
萧练也不接话,两人进了城,
萧练头三日整日和豫州官员吃吃喝喝,仿佛不曾有什么使命,崔惠心中不安,也不知道萧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到了第四天,萧练宴请崔惠,左右的人劝他,恐怕这是鸿门宴,一去不不会再回来了。
崔惠犹豫不决,萧练派的人马场面很大,在外等候多时,加紧催促他,崔惠硬着头皮上了马,吩咐其兄若不能回来,请投奔北渝国,替他报仇雪恨。
两人把酒言欢,萧练说起北渝的使者在齐国周边总是暗中怂恿齐国的大臣,使得那些齐国的大臣们个个心思不定。
‘’这是没有的事情‘’。崔惠说道,表面不露声色心里暗暗害怕。
‘’当然当然,我知道使君对国家忠心耿耿。‘’说着拍手,
下人压着崔景前去与北渝联络的使者进来,萧练说道
‘’此人是我们正好在城外逮捕的贼人,冒用您的名讳要与北寇联系,我怎么能信呢?陛下再三对我说明您是如何忠诚的对待齐国,这是有目共睹的。‘’
崔惠惊愕的连连点头,好似感动的说道‘’臣真是受宠若惊,来来,让我们为齐国举杯。‘’
宴会完毕,崔惠离去,左右问萧练何不趁机制服?萧练笑到:“要制服他实在太容易了,今日他是客人,传出名声去不好,崔使君不会在在这么桀骜不驯了”。果然,不久以后,崔惠写信归顺西昌候。
事到如今正是小皇帝大失民心之际,正是应了那句话,天做孽由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西昌候步步为营,现在已经如同拉满的弓箭,只等放手一搏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阴谋步步紧逼,自然引起了小皇帝的警觉,也必然有所行动了。
七月初,临汝候突破急急忙忙跑来告密,小皇帝的亲信直阁将军曹刚,中书舍人朱苑正欲起兵,西昌候还要等下去吗?
隆昌元年,七月,西昌候发动政变,把小皇帝拖出寿昌殿,一刀结果了性命,随后皇帝亲信也被杀个干干净净。
二十一日,西昌候以太后名义废除小皇帝,另立太子的二儿子为帝,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过渡的傀儡。
这年十一月辛亥,这个可怜的傀儡皇帝即被废除,年纪才不过15,他知道自己恐怕凶多吉少,拉着尚书令的手哭诉道:可是要杀我吗?尚书令王宴无语。他哭泣的说道:”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几天后,年纪不过15岁的废帝毒发而亡。
十一月十一,西昌候即位,这就是明帝。
最初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会是一个嗜血的恶魔。
由于来路不正,明帝大开杀戒,杀死前几任皇帝子孙后代无数,制造了一次次恐慌和血腥,昔日晋陵王一念之仁,竟然使得江南血雨腥风,无数人做了冤魂野鬼,一时间,人人自危,如坠地狱。
不久之前,大渝的国主接到密探的情报,齐国已经换了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正在江南大搞政治恐慌,这真是个大好时机。
文帝高兴不已,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会敏感的捕捉到这件事情背后所隐藏的机会。
建武二年,正值隆冬季节,万物萧潇,风是冷的,树是冷的,雪也是冷的,然而这冷风冷雪之后孕育的是生机,吹不夸的树来年会再次发芽,冻不衰的草依旧顽强的挣脱而出,切莫以为冬天就没有了风景,它的的美只会在春天绽放,北风夹着寒冷无情的雪花扯掉树叶最后一片叶子时,
北渝的国主兵分四路,大举南下。
兵者,凶器也!
然而此杖不可不打,北渝的国主来到前线,亲自总督各路军队,已然是御驾亲征。
北渝的王肃、刘邕带着号称20万的大军攻击义阳,司州刺史冯诞急了!
送军情的信使快马加鞭,六百里加急,发达的交通驿站发挥了最大作用,每个驿站都有马匹可以换乘,一路可以畅通无阻的把信息传递到中央政府。
齐地上下戒备严阵以待,明帝派遣镇南将军王襄去督司州,其他三路军队也分别派了重臣,又派遣太尉陈显答为使持节、都督西北讨诸军事,来往巡视于新亭、白下一带,以壮大自己的声势。
明帝不敢轻视自己的对手,特别是这位雄心壮志的对手。
贤首山,险而峻。乘岘凭,临胡阵。骋奇谋奋卒徒。断白马,塞飞狐。殪日逐,歼骨都。刃谷蠡,馘林胡。草既润,原亦涂。轮无反,幕有乌。扫残孽,震戎逋。扬凯奏,展欢酺。咏杕杜,旋京吴。
这首梁朝的战歌,以文学瑰丽的想象力描写了贤首山的一场大战,对北渝的国主来说,他把重心放到了另外三路之上,可是对于萧练来说,义阳旁边的贤首山是他扬名天下的开始。
大战在即,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关心,早在一年前,就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林姓军士,靠着自己敏锐的直觉,觉察到了北渝的变动。林燮牵着马,来到河边,马儿悠闲的吃草,他坐到河边,这里寒风咧咧,已经是冬天了,京城的家里的来了信,信封上的小楷秀气清丽,信中希望他能够回家一趟。可他不太喜欢齐国的京城,因为那里的繁华会把一个兵士的锋利磨的完全失去光彩,更会让人沉沦。自从北渝归来,他就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北方国家的动作,一年来他写下了对大渝风物,人情世故的回忆,他们学习汉语褪去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国主不顾朝臣反对迁都洛阳,还没站稳脚跟,臣民们抛家带口风尘仆仆的落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就要迎来一场大战……每次与好友通信,总是不免牢骚,自己的调查报告无人问津,顶头上司忙着明争暗斗,他苦笑一声望着远方,这种漫无目的的日子何时到个头呢?
敌军安营驻扎,在营盘周围挖掘树立三层堑沟栅栏,合力攻打义阳城。
早上天刚蒙蒙亮,敌军就开始前来骂战,各种难听的话侮辱对方,刺史冯诞几次被骂的气晕过去,要开城一决高下,手下人苦苦拉着他,抱着他的胳膊不让他出城。
不久敌军开始轮番攻击上演车轮般的战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天空中的云朵连在一起,流箭从头上飞过,嗖嗖声不觉于耳,义阳,今日的河南信阳,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
城墙上的士兵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继续战斗,战场上的痛哭那是小说里的情节,杖打的昏天黑地,两军反复拉锯,北渝军队日夜攻城轮番不休,城墙上尸体堆积都没有来得及收拾,好在是冬天尸体没有很快腐烂,可援军就是迟迟不到。
冯诞真想大声咒骂援军呢?可是骂完了还得接着打,士兵们手持盾用以躲避箭矢。
援军并非没有到。
左卫将军、江州刺史王襄,今年已经71岁了,出仕做官的时候,那时候天下还不姓刘。此次出征日夜兼程,古人七十古来稀,王襄确实老了,明帝同时还派了黄门侍郎萧练为冠军将军、军主隶属王襄。
或许是出于劳累,也许是出于畏惧敌人人数太多,行军到离冯诞固守的义阳百里之地,
军士们不敢前行了。
北渝军队个个士气正浓,齐军却是劳累奔袭,王襄请诸位将领商讨对策,诸将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时辰了,说的口干舌燥。
萧练说道:”我军应屯军于下梁城,在凿岘天险设防,据守雉脚之路,占据贤首山,以便打开通往西关之路,兵临敌人营盘,形成三角之势,击败敌人是不成问题的”。
王襄望着地图,没有同意。
“既然您不肯接受,那就请将军允许我派人占据贤首山,难不成将军有更好的办法吗?。”
王襄看了一眼萧练,这时王襄的一位老部下在一傍缓和气氛,然后拉着王襄出了大帐
‘’陛下拍萧练前来,难道将军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敢问将军今年贵庚?
‘’ 致事之年 ‘’
‘’将军正是了,您的地位已经犹如磐石,当今圣上也会敬重您三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可是萧练此人突然得到器重,缺的又是什么?是急切想要建立功绩的心,自然会急不可耐,陛下派他来,也是考验他的能力,又担心他身份不够镇住这些手下的将领,将军不如随了陛下的心意,您还担心圣上会怪罪您吗?‘’
王襄点点头,进入帐中,对着诸位年轻的将领说道:“我老了,将来的战场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既然萧练这么坚持,就按照你的计策办事吧,精兵强将随你挑选”,萧练抱拳道谢。
夜色朦胧,风一吹让人瑟瑟发抖,鸟的叫声都极为稀少,伴着这自然的一息亮光,士兵们口含木棍,摘下马脖子上的铃铛,勒住它们的嘴,悄悄先潜行上了贤首山,王广之的军队才得以前进。
萧练指挥得当,分别占领了山头,北渝的军队夜里有岗哨,居然丝毫没有发觉,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诸军趴在原地待命,一直等到拂晓十分,天色蒙蒙亮,彼时,天地混沌,雾气弥漫,不一会,大风从西北起,北渝军队也终于能够看的到了。
大营一片连着一片,如同海中的波浪,作战数字常常被敌军夸大,萧练早就料到,可是真的看见,仍然不免倒吸一口凉气。
待到雾气散去,萧练下达命令,山头攒动,突然齐国的齐刷刷的旗帜飘扬上空,喊杀震天。
北渝的军士从梦中被吵醒,谁也没想到齐军居然从天而降,顿时大乱,相互推搡去拿武器。主帅刘邕大惊,不清楚齐人来了多少人马,反应过来后,立即召集人马列队十万人排列于淮水以北。
“冯使君!援兵开了!”
刺史冯诞被人从梦中摇醒,几天几夜没合眼,双眼通红,一听说援兵到了,立马登上城楼。
萧练道命人传令下去:“望旗而进,听鼓而动”
他挥舞旗帜,军士鼓噪,响震山谷,敢死的兵士,拿着短刀首先冲锋,大刀长矛掩护两翼。
“诸将随我杀出城去,得敌将首级者官升三级!”冯诞大声喊喊道,一声令下,士气大震,诸将人人争先恐后,恐怕落了下风。
偏偏老天爷也帮了个忙,正好顺风,齐军放火烧栅栏,攻入敌方的军营,烈焰熊熊,火苗助长,顺着军帐一路烧下去,一发不可收拾。北渝人,齐人融合在一起,分辨对方已是徒劳,军士们纵马厮杀,血淋淋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染红了田野,北渝的军队全线崩溃,主将二人在士兵的掩护下单骑逃跑,斩杀俘虏数以千计人。
萧练以此成名,被封为建陽县男。传说从王肃、刘邕遗留下的巾箱中找到了北渝文帝的敕书。上面写道:“听说萧练善于用兵,千万不要轻易与他交锋,等我到来。若能俘获此人,则江南将为我所有。”
四路大军全部溃败,北渝国主不甘心的回到了洛阳,刹羽而还,莫非齐国的国运还没有到头吗?
前方的战争在打,残忍的杀戮依旧没有停止,明帝想起了重华宫的鬼故事,让人拆了这个不详的宫殿,霎时间,恶齐散去,马上凝聚在明帝的寝宫,一位高僧看到,口念法华经金刚经,当夜宫中传来明帝凄厉的叫声。
明帝即位初,杀高帝的儿子铄、锐、銶、铿、钧、锋,二年又杀子真、子伦,三年,又杀高帝的儿子子明、子罕、子贞,其中最小的才7岁,不仅如此他患病后,恐怕那些功臣不够老实,又拿起屠刀,一一杀个干干净净,恐怖的气氛笼罩在齐国大地之上,就连空气中都是血腥味。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每次杀人,他必先焚香烧火,呜咽哭泣,第二天必定杀人,等把人杀了,在让公卿按照法律奏告他们的罪状并请求诛杀他们,他接到报告,不但不批准反而大加申斥,公卿继续上奏,他才迫不得已勉为其难的批准了,发展到最后左右习以为常,知道他一哭泣,必定要开始大规模屠戮。
于是京城流言四起,民间有歌谣说:“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本来是指的是前代江山的宗室内斗,然而这个魔咒般的歌谣用到齐国明帝身上,真是一点也不过分。传言明帝早就被妖怪吃掉,如今坐在皇位的是一个恶鬼所幻化。
司州刺史冯诞也未能幸免于难,不久也被他杀掉,萧练心惊胆战的接替了司州刺史的位置。
部分情节与原著不同,由于原著是架空而电视剧按在梁武帝身上,所以杂糅在一起,改了梁帝的人设,但因为原著是架空所以模糊又架空了历史背景。
主要参考资料,《梁书》《梁武帝萧衍传》《南史》《南北朝演义》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血染义阳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