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山脚竹林里此时已是大雾迷蒙,我站在门口远远的望去,浓雾从竹林上方漫起,纵使此处高入云霄,脚底下都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导致我和邱衡都以为是走在云端,有些飘飘然几欲成仙的错觉。
      除了隐在黄昏雾气中的朦胧感,这宅子屋舍也建造的颇为奇怪,几百年来朝代更替之快,是历年来所没有的,这一百年来,是李周王朝,下一百年便是郑唐强邦,转眼间又是赵氏江山,现在摆在皇宫之中的那张龙椅,已有一百多年光景。来来回回,朝安城的老百姓战乱时纷纷闭起门户等死,安定时敞开门等上头的爷怎么治。无非是多几担米的差别,早就麻木了。城西外的那些荒墓的棺材,不少都藏着一两封早已风化的家书,贴着寿衣藏着,就怕烂了坏了,殊不知连写信的人也早已化作战场上的风沙,指不定随着哪阵恼人的风,刮回了家乡,谁知道呢?太多了。
      三百年间,随着朝代更替,老百姓的房子也随着战乱一同修修补补,为的就是外面的兵打进来屋子耐得住搜刮,因此从屋子的建材到外形都是里里外外换了个遍。例如三百年前李周时期,大家普遍喜欢在屋内脱鞋而行,后来打起来了,因为脱鞋不好收拾行李和跑路,而且由于在家一直脱鞋而行的原因,大家都觉得穿鞋逃命实在太不方便,这个不太方便也间接导致了无数老百姓还没逃到安身的地界就先死在了路上。到了郑唐永安时代,大家都开始穿鞋而行,屋子的建造风格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而我们眼前的这处府邸,确确实实是照着三百年前的李周平京时代都城之中贵族别苑建造制度而造的,房子的边边角角,甚至门前放鞋的木柜,上面还雕着永安时期最盛行的九天玄鸟纹饰。
      可是这种象征着繁荣昌盛的玄鸟纹案又与宅子格格不入,宅子之中处处透着清幽与宁静,边边角角处一些小物件又露出一股不容侵犯的王室威严。我们穿行其中,甚觉诡异。
      一路走过,前廊、花架、偏厅,都是积了厚厚一层灰。终于,在绕进前厅环顾一圈之后,邱衡问我:“姑娘觉得此宅是何时所建?”
      我随手在墙上蹭了把灰,在指尖细细摩挲一把,道:“最早应是盛和八年。”
      盛和,是平京的前一个朝代,盛和元年鲁王公一举平定天下,这把龙椅坐了八年,便给原先一起打天下的心腹夺过,鲁氏一族,尽数诛灭,卫鲁王朝就此终结在盛和八年。
      听到我的答案邱衡似有些震惊:“何以肯定是盛和,这明明是平京时候的宅子。”
      “你看宅子基座的砖,这是盛和时许都才产的椒泥,用此砖作屋子基座,可使房子冬暖夏凉,产量很少,一般老百姓都买不到这种砖。许都那时还不叫许都,叫许琊府,后来坐龙椅的那位爷曾经便是许琊府的节度使,从这里一路打了上去。而产椒泥的作坊从盛和八年以后就关闭了,老板也不知所踪。因此可见,这宅子最早建于盛和八年。”
      邱衡点头应道:“的确,且椒泥只是在盛和八年而产,有明史之人曾分析,当年鲁王应该发觉了周昌山的狼子野心,派了人去监督,而此人便是椒泥坊的老板。周昌山造反之时,便直接杀了此人,以表造反之意。”
      “怪不得,邱大人您看”我拿起前厅之中一个小花瓶,底座上清晰写着永安五十九年,“我想,这里从建成开始就一直有人住着。居于出世和入世之间,这里许多东西都不是朝安和许都所产,也不是这个时代所有的,啧啧都是古董啊。”
      邱衡看过我手中的花瓶后,默然不语,在厅中踱了一圈道:“这里的主人可能是京城人氏。”
      他递给我一个八角旋纹犀香炉:“这个香炉,是王宫之中专用的,你知道这是谁最爱用的吗?”
      我摇头表示不知。
      “先帝。这个香炉原是拂云公子最爱,后来因拂云公子枉死,先帝睹物思人,时时都要带这个香炉在身边,京中之中纷纷也以犀香炉为贵。”
      这个香炉,我在原柳姬房中也见过,就是那个点生魂香的。
      怪不得,一切都连起来了,柳姬说山中有一处神仙府邸,遇见的竹公子,让人迷路的竹林,一切都说通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