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第 60 章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说那白茫茫之地,红娘是如何镇守一方;也不道那宋若莘与长公主如何出西域入荒芜之境,直探西方之大秦,成就一段传奇。沙场厮杀之事惊吓风雅,大秦之异域色彩斑斓,但非本章主旨,容后细禀。却单单表那崔氏之女莺莺小姐在长安城怎生蹉跎。

      有看官笑道:想这长安城,国中之都,繁华远胜西域蛮荒之地,崔莺莺小姐生于官宦之家,钟鸣鼎食之辈,日子不说快意,也是舒适百倍,怎么说来是蹉跎呢。且让我给诸位慢慢道来,才明白个究竟。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用为生计日夜奔波,但人就没个忧愁的事情了么,更何况是莺莺小姐这样的年龄,伤春悲秋,一片落花都能咏出几分愁思来。

      前面说道,崔相爷染了寒毒,深入五脏六腑,非药石之能救也,每每发作,以药酒镇之。你说这人是血肉之躯,崔相爷又勤于政务至于废寝忘食,这身体的境况是一日不如一日,若不是心中有事,念及家中人丁萧条,何人照顾夫人小姐,强自硬撑,苟延残喘罢了。莺莺小姐目睹父亲辛劳,人生在世不称意,掣肘之事多如牛毛,府中日常事务都要操劳了。偌大的崔府平日里暮气沉沉,难得笑声,屈指一算,已是红娘离开长安府两年之后了。

      这日已是寒秋,日短夜长,早早地天昏昏暗了,一辆马车驶出蜿蜒的小巷,车夫脸上如刀削风割,车中端坐的可不是莺莺小姐,这会儿正打西市出来。想是那苏小娘子见西域运来了什么上好的胭脂,江南又有什么新绸缎进京了,这长安城如今上上下下都流行着什么款式的衣服,老老少少挽着什么发式,又或是那蹴鞠场上又赢了吐蕃,哪儿的出的新酒味道可奇怪着咧……巴巴地把莺莺小姐请到府中来,好好招待,打发打发这无聊的日子。

      莺莺小姐本不爱这番应酬,但听得苏小娘子抱怨整日自家不是吃斋便是念佛,窝着发霉了,崔夫人也见女儿闷闷不乐,常劝其找些乐子,也只好答允了苏小娘子的邀约。带着一两个侍女,驾辆马车赶着各家的宴会酒席。风言风语更是常常灌到耳边的。

      你想这莺莺小姐与郑家的公子从小定下的婚事,不料半路杀出一位歌伎生生地让郑家父子反目成仇,再听说那歌伎已诞下一子,更让无数人为莺莺小姐唏嘘不已。话说这官家子弟做下这等糊涂事不少,也都习以为常,何况那歌伎出身寒微扶不了正,可人人见了莺莺小姐,无不叹息其所托非人。

      亏得莺莺小姐不是寻常女子,要不这还未过门,不知闹出什么事来。也有人赞叹崔小姐识大体,这才是相国千金的风范。在这事上,莺莺小姐也常犯难。你说还未出嫁已经引得满城风雨,郑家哥哥这事是做得不妥,但常听人讲郑恒颇为疼爱那女子,甚至不惜与父亲决裂,恐怕真是用情至深了,但为何一直也没来提断了这婚约的事呢?这可是奇怪了。

      以前两家是商定了将婚期延后,可一转眼莺莺小姐已经快十九岁了。现时两家交恶,如今若是嫁过去,处境一来尴尬,二来不知为何心底就是抵触着出嫁这二字。而且心里也清楚明白着,不愿出嫁与那位歌伎无关,与郑恒,与郑府也无关。惯常里,女儿家长到十八九岁,心里岂不是藏着几个清俊少年,而这莺莺心里空落落的,无所适从。她又有几分痴气,嫁便要嫁个让她心甘情愿的,若是与不爱的人在一起,一辈子是多么难熬的事情。

      崔夫人也常问起,可有哪家儿郎合心意的。崔相爷想着自己时日无多,忖度着要找位称心如意的女婿,身后也可安心。郑恒这孩子一向是看好的,又怕女儿嫁过去委屈了。可再难找这么合心意的孩子,相爷也陷入了两难。而郑家虽然与崔府近日不再往来,但也无法接受郑恒娶一位歌伎进门这事,莺莺再不济也是大户人家出身清白。于是,这婚事就这么不尴不尬地拖着。

      ————————————————————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第 60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