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远目青黛翠绿,映入眼底的是一片苍翠。昨夜玉壶倾洒,落了满梢霜华。十月楚天,正是清秋。鼓楼前头摆好了戏台子,上面端的是翠羽花红、杏黄李白,吱呀呀的就开腔唱起了一出。唱的是前朝轶事,却也是有趣极了。几个垂髫孩童由着姨娘领着乖乖的坐在板凳上听起了一折《无花》。
“你瞧那连姑娘则个香雪凝腮,刁蛮却不似闺秀,十里会宁王。看谁家痴儿郎,心心念想。终是谁心头上的一点红,谁错点了鸳鸯……”起转承合好身段,一颦一笑皆是十年功夫。底下人不由得拊掌叫好,上面的姑娘行了个礼。琴伎弹的更是芊芊指乱,兴起了还来了段老六板。
却没人听得出这折子戏的意味。
“听说了没,了尘上师要在白马寺开坛讲法了。”作坊的王家小子一脸向往的吐沫横飞。旁边站着拾菜的李婆娘也放下了篮子,张着一口黄牙,叉着腰说道:“真的假的,法师能来我们这个小地方。”
还没等王家小子回答,就冒出来个突兀的声音,清清脆脆一板一眼的,“当然的,我寺摩叶住持邀请各位施主到白马寺听法。”话音未落,街上的人们都涌上来了,忙问着面皮儿通红的小和尚。小和尚梗着脖子吐出几个音节,又清了清嗓子,“各位都可来的。”说完就没命的逃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白马寺的佛陀和尚禅坐打着木鱼念经,焚香沐浴,乌压压的一群人围在了白马寺外。好奇的孩童也不由得被这虔诚至上的场面所感动,跪在蒲团上稚嫩的嗓音响起:“阿弥陀佛。”
香火缭绕的不宁河畔对岸是一片桃林,此时也远远地站着一群信徒。
百年战火的朝歌像沧海遗珠一般又焕了光彩,一城人双手合十做佛礼恭迎那佛法无涯的上师。远处整齐的黑甲铁骑哒哒的声音越来越近,人们脸上的表情满是期待与谦恭。
终于在一顶抬轿上,看见了一位清俊瘦削的僧人,灰色的僧服外罩着一层红色的袈裟。他闭着的眼倏然睁开,满是深邃却又淡然的双眸望着人群。手上转着的檀木佛珠一时没停,只是单手行礼,道:“阿弥陀佛。”
悲悯、大爱、佛法无边。众人也回道:“阿弥陀佛。”言罢随着轿子一路到了白马寺。乌泱一群人围在佛坛外,已就地落座。了尘走上佛坛,先敬了支香。然后撩开袈裟,席地而坐。
人们被这祥和宁静的禅意所感化,了尘透然一切的空远目光飘飘洒洒,说道:“众生平等。纵然身份不同,却同是万物生灵。佛法无边,普渡万千罪孽。人要心存大爱,方能心宽无忧。”
香燃了一刻钟,人们依旧陶醉在禅意。这时有个亮堂的声音响起:“大师,我若是不出家,想要一心向佛,食素斋、行禅意,该如何做呢。”作了个揖,躬身聆听。了尘淡然的点点头,说道:“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此五条若是做到了你便可以居士自居了。”
见有人提出心中疑惑,并得到纾解,前排的一个书生模样的弱冠男子道:“倘若一心想修佛,却被红尘缠绵、紫陌牵绊,斗转情思之中,该如何是好。”说完哎了一声,低下的大姑娘们都压低声音笑了。了尘淡然清透的双眸一紧,转佛珠的手滞了滞。他未言其他,只说了句佛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不动,心不妄动,则不伤。何尝不是对自己所说,众人低下头参想其中奥义。倘若做到不为外物所动,不为他人所惑,一心向佛,除却瞋痴贪念爱欲,已成佛罢……
一阵风袭来,吹动了他宽大的僧袍,清瘦的身骨越发显得脱尘屹然。众人未曾注意的是他左手腕所戴的黑玉珠串,此时已被磨得光滑至极。想必已随了尘经历了无数风雨、沧桑,参透了菩提禅意。
不知是谁家的雉儿青涩无知,眼巴巴的瞅着了尘,奶声奶气的问道:“大师,是不是你已经做到‘心不妄动’了。”
他陡然一颤,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是动容的神色。闭上了眸,缓缓说道:“贫僧还未。”尘世之人皆有浊意,纵然浸淫佛法多年的上师。众人了然神色,却不知是哪样外物动了上师脱俗之心。
恐怕只有了尘一人知道,他万万不得犯了的一戒。失心之痛,蚀心之魔的是佛家万不能动得,如狂如痴,贪得无厌。脑中零零碎碎的片段重复了万千遍,终是压抑住心神。
竟是爱欲。
多少年啊……
她在雪地里哭的很安静,一步一步的叩首,如花一般的血迹绽放在洁白的雪上。她的额头早已是斑驳红痕,却依然毅然一步一步叩,虔诚又充满着无处诉说的苦楚。
“商芜啊……”终于,得以一见的她静静的看着他,笑的如同不宁河畔的桃花。被风霜洗礼后,却在来年春天,依然明艳。
她说:“我们从一开始啊,就是……无花亦无果。”
阿弥陀佛的佛语又缓缓响起,使人宁静心神的檀香又点上了几□□瘦削的身子松松垮垮的穿着僧服,一步一步沉稳的向着深处走去。他熟稔的穿过不宁河畔,执着檀木手串,直至桃林。
无人知晓那一夜他在桃树下参透了什么高深奥义,只是自那以后,佛法无边的了尘上师再未来过朝台讲佛。翌日,摩叶法师敲了一日木鱼,弟子妄却呈上斋饭时清清楚楚听见法师的一声叹息,是这样的无奈与感慨。
“哎……”白马寺正殿透进来一缕晦涩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