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3、第十七章 郑郃 ...

  •   “数年筹谋,海盗犹在。”

      低沉冷漠的男声。

      这话让王策一阵头疼。

      混入南洋是一件十分凶险的差事,偏偏发布指令的人并不真的明白海盗——不懂就会有很多误解,以为南洋不过是一群番子和手持武器的盗匪打来打去。大多文武官僚认为,只要干掉一些关键的头目,那么南洋局势就不攻自破。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王策就不会至今还是谨小慎微了。

      王策吸了吸鼻子:“老郑,你不要每次都来这一句,我都听腻了,你觉得我干得不好,你行你上啊。南洋这一块,不是我说,形势远比你想得复杂得多,利益□□极多,各路大人物往来密切……”

      他洋洋洒洒即兴讲了一段,被老郑打断:“过程不重要,需要结果。”

      王策这才佯装为难地叹了口气:“你看我好不容易站稳脚跟,拉了一支小队伍起来,我容易么我。哪像你,手下簇拥,光鲜无比,这官腔打得更纯熟了,看这架势你又升官了?”

      “水师指挥僉事,正四品。”

      这几个字听得王策嫉妒无比,妈的果然肥差都是老郑的,苦差事都是老子去干,这小子几年简直三级跳,怕是再有两年就是正牌水师提督了。

      “看来要喊郑僉事了,说不准一两年后就该叫郑提督了吧?”王策酸酸问:“那我呢?”

      “……”

      老郑沉默了一会儿:“并无奉赏。”

      王策顿时憋不住火:“凭什么!我在外打生打死,这些年好几次差点被人识破沉了海,结果我什么也没得到,三年之后又三年,是要让我当一辈子海盗?”

      这回老郑无言以对。

      等王策气发泄了一番,对方才在黑暗中说道:“等你功成事毕,上面一定会有相应职位,你不必担心,上面英明神武,绝不会忘了你的功绩。”

      王策冷笑了一声:“既然没忘,那为何五年没有一次联络?都是我单线将南洋各路势力的消息传上去,没有一条回信。上面?画大饼肯定是天下第一等,毕竟是天下第一人。”

      “住口,不可妄言!我听说你做的不错,已经打出了名头。”

      老郑并未接话头,而是换了一个话题:“群英会中二十二天干地支都有你的名字了,仅仅依靠一艘船能做到这样,实在不易。”

      “我不拼命,谁来保我性命?”王策自嘲道。

      唯有他自己才知道这几年过得是如何心惊胆战。海上不比陆地,一旦出海是没有退路的,海上也没有王法的说法,刚才还笑脸相迎或许马上就是刀剑加身,尔虞我诈和反目成仇之多,简直数不胜数。

      战战兢兢这些年,王策曾经数次半夜惊醒,梦到自己脖子上架上刀刃。整整一年才让他慢慢适应了这种随时可能死于非命的生活,做事难免就变得随心所欲,更加不受约束。如果你知道自己随时可能会死,那么这世间能让你怕的东西就少之又少了。

      老郑道:“我。”

      “你?算了吧老郑。”王策打了个哈欠:“伴君如伴虎,你现在怕是如履薄冰,听说现在被那位砍了好些军中要员,开国元老,连那些打天下的兄弟都能下手。更别说你我还是背着秘密……”

      “住口。”老郑一下子打断:“你可知自己这话一旦泄露出去,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王策耸耸肩:“反正你打我小报告不是一次两次了,说呗,大不了被水师围剿,我反正孤家寡人一个。”

      “你不要犯混混脾气。”老郑无奈:“你的难处我知道,只是如今大明朝堂情形复杂,一两句道不清说不明,你还需要耐心。”

      “我是听明白了。”王策哼了一声:“敢情是完全把我这个安插在南洋的人给忘了,平时忙其他的,到了要用的时候再让你来拉拉关系,指示我办事。”

      “你我关系并不好,因此你说得不对。”老郑坦然。

      “也是。”

      要说王策和老郑关系,绝对说不上好,非但不好,可以说是势如水火。倒不是俩人有私下恩怨,而是因为处事方式的极端差异造成俩人在一起很难调和。

      王策记得他和老郑第一次共同带队出兵,攻克一座江畔水寨。

      老郑想要安营扎寨,铁锁横江,让对方内外交困下不战而降。

      王策心道这人是不是兵书读傻了?

      于是他说,这是水匪,水匪最擅长四散而跑,水下潜逃。兵贵神速,如果不立即奇袭抢攻,他们头目很容易就会跑掉,几个月就又能立起一个寨子来。

      老郑坚持道,强攻水寨,损兵折将,非上策。

      王策明面上表示认可,晚上却带兵偷偷突袭了水寨,一夜之间摧城拔寨,抓获敌酋,大获全胜。

      然而这事让老郑大怒,去时任他们上司的燕王朱棣处告了一笔,说他不尊军令,肆意妄为。

      王策也不慌,当着燕王和他当场对峙:所谓奇袭,自然是所有人都不预料到才能称之为奇。其实此次作战是我和你的一次配合,你正面麻痹对手,我来出手,哪怕我们中有敌人探子也不碍事。

      俩人大吵了一番,朱棣只能各打五十大板,训斥郑郃过于呆板,责罚王策过于激进,让他们各自反省。

      后来俩人之间的各种问题与分歧,以这一次作为起点正式开始……

      王策摇了摇头,将这陈年往事抛在脑后。现在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不管不顾,随意行事的人,也能顾及大局,老郑也有一定改变,容忍度比最初高了很多。

      互相妥协配合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上头硬要他们搭档?

      王策正准备稍微安抚一下老郑这个呆板将军。

      没想老郑一字一顿说道:“上面有新任务,你做好,戴罪立功。”

      王策给搞得火气又上来了:“郑郃!你给我把话说清楚,我哪来的罪,需要我戴罪立功!我没有做任何打家劫舍的事,名为海盗,实为海上掮客,我船队的每一笔银子都来得端正。七杀贪狼的离间任务,我也一直没停过,俩人之间已经矛盾不浅。”

      “群英会上你做了什么?本来船岛上众多大海盗会自相残杀,毕其功于一役。”

      郑郃面部毫无情绪:“不要忘记为什么派你到南洋。”

      “正是因为从没忘记,我才没有轻举妄动。”王策说:“我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潜伏南洋是为了查清楚海上藩国与诸大海盗之间的关系、对大明的态度,为大明掌控南洋做好前哨’。对付海盗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很好,你还记得你是大明水师的人,而非是海盗,我看你是当了这些年的海盗,把自己真的看成他们一员。”

      王策深吸了一口气:“你可知道,为何我大明海盗总是剿灭不尽,剿灭一批,复日又有,杀不尽灭不绝?”

      “因为要活命,上面虽说免除徭役,但各府衙自支赋税极高,一年收成根本不够交赋税后的活命,更别说一旦天公不美,那就是一年负债,只能被发配去劳工。南方这些年人口日益增多,大多都是北方逃难而来的,如果能够养活自己,哪有愿意背井离乡的?你眼中的作恶海盗,大多是为活命而逃匿海上讨生活,你杀得越多,他们越是敌视大明,越是不可能和大明招安,成为大明子民。堵不如疏,但根源还是一些百姓太苦,若是人人能吃饱饭,海盗必将会大大减少。”

      郑郃语气彻底寒冷下来:“海盗劫掠杀戮,罪大恶极,死不足惜。不要忘记你的身份,王策。”

      王策知道和他说这些也是对牛弹琴。

      郑郃从小都生长在宫闱之中,幼年就得到那位赏识,衣食无忧,一路都是与各路贵人交际,心属朱家,认定世间善恶和朝廷命令,容不得其他声音。王策却是打小经历人情冷暖,在广州府见识了世间种种残酷荒唐,更能体会底层升斗小民讨生活不易。

      俩人都好一阵无言。

      “离间七杀贪狼一事暂告一段落,你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此次任务干系重大,需要更加小心谨慎。”郑郃郑重道:“此事是圣上金口御言,你我办事务必鞠躬尽瘁。”

      “处理七杀贪狼也是为了扫清南洋屏障,圣上派你潜入南洋,一是为了收集诸多藩国信息,二是要你查清诸多大海盗的来历,从而将其一网打尽,让南洋入我大明麾下。”

      黑暗中亮起一根火折子,墙上一盏白灯笼被点亮,照出俩人略显模糊的轮廓。

      一身白衣的郑郃端坐在木椅子上,灯笼光晕照出男子五官分明的侧颜轮廓,他鼻梁挺拔,剑眉星目,眼里被灯点起一团火。

      另一边是靠墙席地而坐的王策,左膝弓起,左手放于膝盖上,大半边身体藏在黑中,仿佛是一个潜伏影子里的刺客。

      “这才是你的使命,王策。”

      郑郃居高临下,看向角落的同僚:“群英会后,为什么没有发来飞鸽传书?”

      黑暗中传来王策的声音:“事关重大,纸上一两句也说不清楚,必须面谈。”

      “哦?”

      郑郃声音中带着几分打量:“现在你可以说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3章 第十七章 郑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