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一) ...

  •   王城,御书房。
      已是三更天,但灯火通明。
      “玉宁宫那里怎么样了?”坐在御榻上的人问。虽说在看书,可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回陛下,奴才刚刚加派了人手过去……”站在一边服侍的总管上前递上一杯热茶,悠悠回答。皇上接过茶喝了,听着总管回话
      话才说了一半,外边就有人匆匆赶来。一进门就向上行礼,而后高兴地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御榻上的人闻言丢了书,也不等阶下的人说完,转身吩咐:“摆驾,去玉宁宫。”
      玉宁宫外,早已有不少人守在那里,见御驾到来,纷纷下拜。皇上也顾不得他们,径直进了宫门。宫内服侍的人纷纷识相地退出来,只留了几个有经验有头面的。卧在榻上的女人脸色有些白,但还是坚持起身。一旁的人忙去扶住:“娘娘,您身子还虚弱着……”
      皇后斜了旁边人一眼,声音不大可威严丝毫不减:“礼不可废。”
      说话间早有人转过屏风来,见妻子执意起身,忙快步上前搀住:“你就躺着好了,和我还客套这些。”
      皇后略皱眉头:“天子不可不自称朕……”这句话分明是提醒。
      “朕知道了,你快躺下歇息,别的事情等你养好了身体再说。”看着妻子这幅模样还想着自己,皇上不免有些心疼。
      “皇上去看看孩子吧,在太后那里。”皇后笑着打发他走。
      “朕马上就去。你可要好好休息,想吃什么就直接要。”
      “皇上放心,这几日太后都会亲自过问娘娘吃的饭菜汤水。”一旁服侍的侍女回答,而后又使个眼色给了皇上,示意他皇后还累着,需要好好休息。皇上这才出来,吩咐了要细心照顾皇后,然后去了太后的寝宫,慈宁宫。
      翌日一早,皇后诞下皇长子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国家。众臣子忙不迭地向皇上贺喜,皇上也大宴群臣。安顿好宴席的事情后,皇上回到御书房。候在那里的钦天司官员行礼后禀奏道:“昨夜臣夜观天象,见北斗七星闪烁异常,此景也是头一次出现,百年以来并无先例。”
      “此天象主何凶吉?”
      “臣……臣不才,实是不知……”
      “既是百年来首次遇见,爱卿不知也是正常之事,无需自责。”
      “谢陛下。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事,昨夜北极星甚是明亮,北极星者,天子之象也。北辰明亮乃是天子圣明,国运安康的大吉之象。据此来看,北斗闪烁许是吉兆。”钦天司官员顿了顿,继续说下去,“而且昨夜皇后娘娘为陛下诞下皇子,也是喜事,这几件事情合到一处来看,多少都是好兆头呢。”
      “有劳爱卿,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臣告退。”

      千里之外,五丈峰,无极阁。
      隔天夜里奇特的天象自然也引起了这里的人的注意。在江湖门派眼中,无极阁对于天象的观测和解释是说一不二的,尽管观测和解释的结果并不对外透露。无极阁内,五个中年人围坐成一圈。
      “北斗闪烁,究竟是凶是吉,怕是难说。”
      “依师兄的见识这和我们是否有关?”
      “要说毫无关联,那是不可能的。但要说有关系,我也解释不清楚。”
      “师兄,你可是我们之中最擅长观象的,你都解释不了,只怕是没人说得清楚了。”
      “所以我才打算和你们讨论一下这件事啊。”
      “师兄所言不差,我已连夜查过书籍,这种天象的记录甚少,有据可考的也是起码五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更别说记载大都模糊了。”
      “那五百多年以前发生这一情况时对应了什么现象?”
      “战乱。北斗闪烁的天象出现后没有多久,不少国家之间就出现了战乱。如果单单据此来看,北斗闪烁恐怕是凶险之兆,只是当时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师弟的意思,难道是还有其他诱因?”
      “师姐你说的没错,当时这些国家关系本就紧张,战乱是迟早的事情,因而北斗闪烁的天象并不能直观的说明什么。更何况据记载,当时的天象不光光是北斗闪烁,还看见了金星。太白金星乃是杀伐之象,应到国家之间自是兵燹。当时又是秋季,五行属金,杀伐之气颇重,就算要用天象解释,有金星所示的凶象在,北斗闪烁究竟主何凶吉也难以言说。”
      “如果是这样,那就更难说了。师兄,你倒是说句话。”
      “我们这一派担着什么使命,大家都清楚。于我们而言,天象不仅仅是福祸吉凶的事情,还关系着别的方面。北斗七星对我们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师兄莫非是想说,北斗闪烁不一定是用来判断福祸的天象,而是……”
      “不排除书籍残卷之中的那种可能。”
      说话间,就有秘密安排的人急匆匆跑进来:“掌门。”
      五个人都明白,情况怕是有些不太对头了。
      得到眼神示意,来人也就说了下去:“聚灵盘自昨夜起便不太对劲,起先只是比较小的波动,而后就断断续续一直没有停过。适才又有了一次波动,比之前都要明显,强度也大了。还请掌门赶紧过去看看。”
      “可有记录?”
      “都已记录下了,还请掌门前往查看。”
      “师兄,师姐,你们先去看看,我马上回去查一下书籍卷册。”
      “好,那你速去速回。”
      聚灵盘是一个形似镜子的大圆盘,其中蕴藏着奇特的力量,能够让人看见一些特定的事物。眼下四人到达时,明显发觉聚灵盘已经不稳定,大大小小的波动不断传来。看过记录,掌门眉头就皱起来了。因为初次波动的时间,几乎与北斗闪烁的天象的出现是同时的,虽然有一点点相差,但很明显二者有着某种关联。再看盘面之上,早就是一层濛濛水汽,好似下雨一般。
      “盘面上可曾出现过什么没有?”掌门思索着问道。一旁看守的人摇头。很快,就有人抱着书来了。
      “师兄,情况怎么样?这些是有关的书籍卷册,我都挑了出来。”
      掌门把情况说了一遍,刚去查书的师弟就愣神了:“师兄,你确定是这样么……为何与残卷中所记录的如此相像……”说着就把书了递过来。四个人围上来仔仔细细瞧了一遍,的确如此,相似度已过半。
      “你们先出去一下。”掌门回头对看守着的几人说道。那些人闻言退了出去。“既然如此,那也不妨一试。”
      其余四人也都会意,五人走到聚灵盘边,散开,将盘面围住。一个五芒星显现在空中,罩住聚灵盘。法力流开始沿着五芒星流动,速度越发快起来。五芒星开始转动,法力流继续在运行着。一个半球形的界面从外部将五个人和聚灵盘一起罩住。倏忽间五芒星消失不见,法力流分入五人之手。盘面上的水汽越发浓重,白茫茫如同雾海,但在雾气之中依稀可见几点光亮。五人略一运功,将法力灌注入聚灵盘内,雾气没有消散的势头,但那几点光亮却是清晰起来。七个光点排列在雾海之中,构成一个所有观测天象之人都熟悉的图形,北斗。来自聚灵盘的波动持续向外散开着,站在聚灵盘边的五人神情严肃。眼前的情况和残卷中为数不多的记载大多相似,但这一状况早已沉默了不知多少年,沉默到让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它的存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所有人都说不准,也根本没办法说准。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掌门低声说着北斗七星的名字。雾海之中,七个光点依次闪烁,从斗身至斗柄,恰与顺序相符。雾海之内,隐隐有水声传来,夹杂着些其他声音:哭声、喊声、欢呼声、吵闹声、金属撞击的冰冷之声、丝竹演奏的华美乐声、着火后燃烧的噼啪声、酒肆赌坊的喧哗声、轰然倒塌之声、野兽吼叫之声、街头巷尾叫卖之声、家长里短闲聊之声、近似于魍魉一般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人在弥留之际发出的或不甘或悔恨或哀伤或愤怒的语声、狂风呼啸声、冷雨敲窗声、童子读书声、习武时的口令声、称赞声、训斥声、说教声、怒骂声、耀武扬威声、阿谀奉承声……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生老病死、七情六欲、福祸吉凶的一切,仿佛站在云端,纵使看不清楚,但依旧可以用耳朵来观察这整个人间。雾海遮挡了视线,但在雾海的这一头却能把那一侧一览无余。
      掌门有些呆滞了,这一切或许早已决定了。“果然如此……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收功吧。”其余四人都点头,法力很快消散。聚灵盘上水汽依旧,只是那七个光点暗淡下去,最终消失不见了。
      “师兄,我们该怎么办?”
      掌门叹口气:“北斗注死,南斗注生。既然是北斗,那人间多多少少也逃不掉生死劫,或是战乱或是其他,与五百年前差不了太多。”
      “那,我们这里……”
      话才说到一半,外边就有人进来,低声报告了什么。掌门笑了,不知是苦笑还是什么:“你看,该来的总会来的。走吧。”

      时间倒回到前一天夜里,皇宫之内。皇后诞下皇长子的消息在皇宫之内早就传开。皇后的为人宫里人都清楚,故而听说皇后娘娘要生产了,后宫不少人都连夜赶了来。虽说这些女子被召入后宫后,大多未曾见过天颜,但皇后对她们倒是极为照顾。按慕容氏的规矩,皇帝除了正妻也就是皇后以外,可以有四妃八嫔,其余女子名分也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人数上也有规定,但并不严格。在前朝,因为天灾与战祸等种种原因,国力有所下滑,故而在与皇帝商量过后,当时的正宫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决定不再从民间选女子入宫,并大开宫门,放出宫女与女官,许配给军队士兵与将领。而皇帝同时也下令让多数部队解甲归田,以恢复国力。因而自此开始,后宫的女子人数一直不多,加上帝后都是崇尚节俭,故本朝皇帝慕容衡自登基后,对臣子们充实后宫的建议大多弃之不理,致使如今即便国力已经恢复不少,后宫的女子还是少得有些可怜。收入后宫的那些女子也是当朝一些官员家的女儿,经过皇后一再劝说,慕容衡才不情不愿召进来的,所以得宠什么的根本也就谈不上了。好在皇后不是一张冰冷面孔,这些女子也就渐渐忘了不受皇上待见的事情。可原本定下的四妃八嫔,却大多还是空着的位子。好在皇帝还年轻,这些女子也有那么些盼头。
      见到太医和几个从太后那里派来的老嬷嬷进进出出,众女子就在玉宁宫前,安安静静候着。皇后身边的领头侍女知道皇后的意思,就把众人请进了一旁的偏殿,让人奉上茶与点心来。知道偏殿离皇后的寝宫有些距离,吵不到皇后,这些女子才敢放出声来说话。
      “我们来这里没帮上忙,反倒是受皇后娘娘招待,喝茶吃点心,我心里可是过意不去的。”
      “娘娘她也是为我们着想,不想让我们去弄这些事情,我们应该明白她的用心。”
      “反正娘娘那里有太医还有太后那里的嬷嬷们,我们去了也帮不上忙的。倒不如我们一起为皇后和孩子诵经祈福,或许比干坐着强。”
      “这主意不错,大家一起祈福,多个人多份诚心也是好的。”
      说着众女子纷纷起身,请皇后的侍女代为转达谢意,而后各自回宫,焚起香来。
      而在另一边,也有一个宫殿点着灯。一个宫女急急奔进去,宫门上写着三个字:楚秀宫。宫内榻上横着一个女人,插金戴翠,一旁侍女捧上一杯香茶:“已经三更天了,您该歇息了。”
      “主子,主子……”外边冲进来的宫女喘气道,“皇后娘娘生产了……”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歪在榻上的女人喝了一句,“进了我楚秀宫的人还这么没规矩,自己看着办吧。”说罢,挥挥手,自有人上来带了那宫女下去。可榻上的人却皱起眉头。
      “主子,慈宁宫的嬷嬷来了。”不多时,有人上来说。
      “快请。”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纳闷了:这个时候太后派人来干什么。
      一个风度极佳的嬷嬷走了进来,榻上的女人早走下来迎着。那嬷嬷稍稍欠身行了个礼,女子忙还礼——按皇室规矩,服侍上一代人的嬷嬷,其地位堪比当朝后宫妃嫔的地位。如果她们向后宫妃嫔行礼,妃嫔必须还礼以示敬重,至于那些宫里地位低的女子诸如良人等,见了嬷嬷们反而要行礼,否则就会被当成不守礼法的典型被惩治。眼下行过礼后,那女子请嬷嬷坐,嬷嬷却拒绝了。
      “奴婢此来也只是传达太后的意思,完事了就得马上回去,德嫔的好意奴婢心领了。”
      “敢问嬷嬷此来有何指教?”
      “指教说不上,只是传太后的话罢了。”嬷嬷一笑,“太后让奴婢来看看,德嫔可是也在为皇后娘娘生产而担忧得睡不着。”
      “啊……这个……”德嫔的脸色有些古怪,“哪里……怎么会呢!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定能顺利诞下龙子的,何来担忧的说法呢,臣妾高兴还来不及呢。”
      “看来德嫔可是很关心皇后和孩子呢,不然也不会一直守到现在。”
      “那是自然的。太后可还有什么吩咐臣妾的吗?”
      “倒还有那么一件事情。太后说,若是德嫔也守着,心烦意乱地睡不着,那就祈福吧,心自然就静下来了。如果德嫔嫌累,那也不必强求,大可自行休息。皇后那边自有太后照应着。”
      “臣妾还不累,臣妾这就去祈福。”德嫔理了理鬓,说道。
      “太后的话奴婢都带到了,太后还等着奴婢回话,奴婢先行告退。”
      “来人,点上灯笼送嬷嬷。”
      看着嬷嬷走远,德嫔才松了口气,重重坐回榻上,却是呆愣愣的。
      该来的和不该来的,最终还是都来了。
      窗外的天色很快就泛白,宫人们也渐渐开始了走动。皇宫内的一切和往常一样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就这么寻常地过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引子(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