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劫货备战 ...

  •   苏城郊外,路上满是黄灰,路两边野草肆意疯长,知了在极力的嘶鸣,路上蜿蜒了几百匹马的商队,远看去,刘氏茶行的黄色招牌大旗在迎风招展,前方有先锋在开路,后面紧跟着的马队中护卫明显增多,隔两匹马就有一带刀的护卫走在一旁,能看得出来,刘氏茶行对此次的货物极为重视,基本上已经是所有护卫家丁倾巢出动。

      在路两边漫漫野草的后面,有大量杂色衣服的人在匍匐伏击,所有人员的眼神高度警惕,整个草场极度安静,似雄鹰在伏击猎物前的宁静。

      “公子,是否动手?”松五问道。

      公子微微点头。

      随着一声响亮的马哨,从两边的野草堆里出现无数拿着各式武器的人,刘氏茶行的马队陷入包围。

      刘二公子大吃一惊,看了下出现的各种杂色衣服人等,手拿各式武器,马上意识到是遇到山匪劫道,看到山匪人数较多,加上本次货物又极为重要,不愿意和山匪发生冲突,如果能用刘氏茶行的名声把山匪吓跑最好。再者,本次运货就怕中途出现变故,刘氏茶行已把所有护卫全部配备,想到这里,刘二公子心安了一些,定了定神,朝高马为首的松五抱拳说道:“不知是哪路英雄,我刘氏茶行在此走货,马上驮的全是茶叶,并非贵重物品,我茶行自认并未冒犯过英雄,今天还请英雄们放刘氏茶行一马,我刘二感激不尽,若英雄有空欢迎到苏城刘氏茶行总行喝茶,我刘二定盛情款待!”刘二公子不卑不亢的说道。

      山匪一阵狂笑,松五流里流气的说道:“刘二公子,你们刘氏茶行这生意简直是肥得流油,听说那银人就喜欢茶叶,现如今洪水灾害,我兄弟们无货可劫,衣食无着,想着用你们刘氏茶行的茶叶去混点酒肉吃吃。”说完一阵狂笑。

      刘二公子回忘了下山匪的数量,人数基本上是茶行人数的两倍,如果今天真有冲突,即便茶行赢了,怕也是有大量货损,那哈蒙大汗哪里是那么好相与的人,短了货品,怕是刘氏茶行也是难以交差,刘二公子打定主意不和这帮山匪硬碰。

      “各位英雄估计也有耳闻,我刘氏茶行最重信誉,如不能按期交货,会对茶行声誉有较大损害,今天既然和各位英雄有缘碰上,也不能让各位英雄空手而归不是,我刘二略备薄礼先孝敬各位英雄,等着改日,还请英雄到我苏城总行去,再行谢过。”刘二公子坦然的说道。

      哈哈,哈哈,山匪一阵子狂笑,为首的松五高喊道:“货和钱一并都要,这么多的矮马抢了也是一大笔银子,卖与西北军可是能挣不少银子,兄弟们,上,回头论功行赏!”

      一场厮杀开始了,刘氏茶行的护卫和家丁发现,这帮山匪和以往遇到的都不同,别的山匪基本上是厮混乱打,就靠力气,有勇无谋,乌合之众。而这次的山匪,砍杀动作简单,招招致命,相互照应,势如破竹。茶行的人和山匪一对一打简直远不是对手,更何况这帮山匪的人数比茶行的人超出很多,马上茶行的人就退缩了,在丢下几十具尸体后,慌忙逃窜。

      “灭!”公子一声令下。

      不出半个时辰,刘氏茶行除了被山匪故意放跑的两个小喽喽外,全部覆灭。

      海安骑在之前买的矮马上,和陶公子一起远远的看着这场厮杀,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在观看电影,而是真正的一场屠杀,而这样的屠杀在另外的一个方向的官道上也正在发生。抬眼看了下黄土飞扬的官道,现在基本上被血水所覆盖,残肢断臂,满目苍夷,海安深深的闭上了眼睛,胃里有强烈的呕吐感,头晕脑胀,突然感觉,这样的生活真的不适合自己,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内心万分疲倦,深深无力。

      陶公子回眼看了海安一眼,只见海安自己坐在马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满脸流泪,似乎快要晕倒,陶公子心里一紧,开始后悔这样的场面不该带着海安过来,过于血腥和暴力,这海安内心如何能承受得了?怕有闪失,随即,把海安一把从矮马上捉了上来,放到自己马后,找个带子和自己缚在一起。晕倒前的海安在接触到一个温暖宽厚的后背后,安心的睡了过去。

      两只西北军分队均获得胜利,几无伤亡,在把刘氏茶行所有的货品和马匹全部运到城外一军需补给仓库后,清点货物时发现,除了茶叶,货物里面有大量私盐和生铁。见此状况,陶公子勃然大怒,还未开战,各种汉奸就已经出现,往敌方运送军需和物资,这刘氏茶行必定还要深究到底。

      回营的路上,松七看着松五,朝前方陶公子的背影努了努嘴,问了句“受伤了?”,松五答道:“没上场,没受伤。”两人对望了一眼,笑笑,无奈的摇了摇头,就当什么都没看见。
      西北军大营。

      “报——”传信兵快速冲至将军营房。

      “讲!”陶公子喝道。

      “我军前方斥候发现银国军队有集结现象,集结方向为银国边城,距离苏城300里,兵力不详,估计约10万人。”传信兵清晰快速讲到。

      “传我指令,前方斥候密集侦测,随时来报,西北军进驻苏城,护城,苏城关闭城门,进入战备。通告渭城、禹城、晋城等后续城关,关闭城门,进入战备。”

      随即,西北军迁移至苏城驻防。

      海安迷迷糊糊醒来,原来已经到了夜里,在昏黄的灯光下,陶公子坐在桌前,看着地图,满脸落寞,眉头紧锁,并发出轻微叹息,似有非常烦心的事情。

      海安动了动身子,陶公子回头看了下海安,发现海安醒了,走了过来,关切的问道:“有没有不舒服?”

      海安犹豫的说道:“没有,就是饿了。”

      陶公子一阵隐隐的笑容,似乎了然的摸样,朝门外喊了声“上饭!”。不一会儿饭菜摆齐。陶公子坐下和海安一起吃饭。

      饭后,陶公子回坐到桌前,依然看着地图发愁。

      海安饭毕,踌躇的走到桌边,轻声问道:“公子,见你眉头紧锁,可有什么烦心的事情?”
      陶公子抬眼了下海安,休息饭后脸色果然好看多了,一张清秀的小脸透出阵阵的稚嫩,就一还没长大的孩子,需要把这么压抑的事情告诉他么?陶公子有些犹豫。

      “也许说出来一起想办法会好一点。”海安轻声说道。

      陶公子想想也是,便郁郁的说道:“银国在距离苏城300里的边城集结部队,约10万人,一场大战怕就要开始了!”

      “我们胜算如何?”海安问道。

      陶公子深深叹息后说道:“我们这次感觉胜算有些微小,前几次银国侵袭苏城,人马不过5万,而这次,银国预计结集人马10万,且陶郡刚遭遇洪灾,军民困苦,所有内务事项还未处置完毕,外敌就开始来犯,目前能调集护城的西北军不足4万人。”

      “除了人数优势,银人擅长什么?”海安问道。

      “银人擅长野战,且银人的体格比我军强壮,一对一的厮杀我军根本不是银人对手,要打败一个银人,我军至少要两人,且银人骑兵非常厉害,我军并无骑兵可以对抗,由于饲养马匹较贵,且坤朝历来军队补给和粮饷不足,因此并没大规模的配备战马,如果野战我军必输无疑。所以,历来都是避免和银人发生大规模野战,固守城关,以城关为据点开展小规模的侵袭战。另一方面,银人擅长攻城爬梯,一旦他们冲上城头,我军厮杀不过,结果就会异常惨烈,当年每次银国来袭,父亲战前都是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死守城池,尽管死伤惨重,但是这些年来保得陶郡百姓未受战火侵袭。再说此次行动,银国应该是策划已久,提前储备了大量的茶叶、盐巴、生铁,停止向坤朝售卖皮毛和肉干,这样持久的准备,一定会有较大胜算。银人决堤后暂不行动,估计是等待刘氏茶行把最后一批货物运至银国才开始开战,我们前日把刘氏茶行劫货后,激怒银人,于是银人开始快速朝我们开展行动。”陶公子郁郁的说道。

      “既然我们要固守城关,能否加高城墙,让银人攻城时较难攀爬?”海安问道。

      “加高城墙倒是可以一劳永逸,但是,没那么容易,那夯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短时间较难完成,况且银人已在300里外集结,不超4日就会到达,来不及。”陶公子叹息的说道。
      海安沉思了半天,突然说道:“能带我看看城墙么?”。

      陶公子看了眼海安,起身,带着海安出门巡视。沉默中,陶公子带着海安顺着城墙走了一圈,站在城门下,海安一声叹息,前世是建筑公司高管,这世,也许能排上用场吧,海安内心计算着整个城墙的工程量,这城墙,夯土结构,梯形,底部宽约18米,顶部宽约15米,城墙高约12米,城墙总长度约10公里,如果把城墙加高6米,在这个时代大概就是2丈,估计突破银人心里防线,很难攀爬,加大攻城困难,如在其他的方面加强战术运用,也许是能赢的,海安叹息着,这种工程要是放在前世,不算什么多大的工程,调集各类建筑机械,很快就能做好,只是啊,这在古代,全靠人力,涉及到人口、材料、粮食、资金、时间等困难,原怪财力较弱的陶郡不敢做这方面的打算。海安甚至开始叹息,要是可以把混凝土的配方公布了用在此处就好了,那么这个城墙绝对固若金汤,只是,这种跨越时代的材料还是不要出现的好,海安一边思考一边叹息。

      “公子,能弄到大量的木头和石头么?”海安突然问道。

      “可以,苏城是有名的石头城,城外石头山遍地,木材可以从外县大量运来。”陶公子答道。

      海安沉思了下说道:“公子,我有可以快速加高城墙的方法,但是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如可拖住银人一月,我们的胜算就能大很多。”

      陶公子陷入沉思,半晌后答道:“办法不是没有,只是杀戮过重,有些残忍。”

      海安看着陶公子的沉默的脸,顿时有些心疼起这个人来,那么大的压力,其实也不过26岁的男子,在前世,这个年龄也就是刚硕士毕业走入社会的学生而已,而现在这个男人身上背负的责任和压力过大,如果苏城失守,四万西北军全军覆灭,后果不堪设想。

      等了半晌,陶公子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稳声问道:“你一月内快速加高城墙的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如可行,我有法拖住银人一月。”。

      “确定方法可行!”海安铿锵的答道。

      “好!海安,我信你!”陶公子坚定的说道。

      回到将军营帐,陶公子召集了各路将军,进行战略部署。

      海安这才知道,陶公子所说方法为火烧草原。兵临城下,陶公子立刻派出4队先锋,分4个方向疾驰,于明日午时放火。

      听到这个决策,海安顿时觉得冷汗直冒,这就是血淋淋的战争,火烧草原,那些银国普通平民要遭殃了,不知多少人畜会在此次的行动中丧生,本来两国民众在多年的边境摩擦中就积攒了太多的仇恨,这样的行动更是让仇恨加深,世代为仇。9月草原上已经开始打草,以备冬季牲畜储备。如果这个时候火烧草原,牛羊过冬无草食用,将会大量饿死,对于银国绝对是消弱国力的举措,只是这种方法实在是血腥和残忍,但是除此以外,海安也并无他法。

      见先锋队要分头行动,海安快速出声说道:“公子,我提议在先锋队里加带些会放牧的人,火烧草原时,必定银人牛羊乱跑,此次行动,如可能,尽量把活的牛羊也一并带回,以做后用。”

      陶公子想了一下,说:“准!”

      先锋队撤下,傍晚,4个分队悄悄离开苏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