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幕 ...
-
阁楼两旁挂了两盏红红的大灯笼,形似南瓜,薄薄的一层灯面上各描了一株桃花花苞,夜幕降临时,烛光透过灯笼,使得灯面上的那两支桃花鲜活得好似成了精。
阁楼正中是漆了鎏金的四个大字,其上所书——“人面桃花”。
第一幕:眉间神色无怨尤,红颜妆罢发系绸。
从来才子多风流,为谁解语为谁留。
红楼上,她十指纤纤把玩着一根凤簪,凤簪栩栩如生。她樱唇轻启,仿若说着什么,然而红楼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那坐在梳妆台前的姑娘放下了手中的凤簪,捋起耳后的一缕青丝,又拿了一把绿檀木梳,木梳透着一股子檀木的香味,那姑娘似是极不喜欢,眉间轻皱。这房间里并非她一人,跪倒的那一片男男女女的奴仆一声大气也不敢出,因女子眉间的微皱而涩涩发抖。
女子放下那绿檀木梳,轻声道:“我的郎君来了。”
“人面桃花”是都城新开的一家繁华青楼,说是新开,也不全是,建楼早在两年之前,只是这最近三月才开张罢了。这“人面桃花”三月之内招揽了大量的贵客盈门,不为其他,只因那个色艺双绝,清冷孤傲的崔梨娘。此女一直以面纱遮面,却是惹得见过一面的人都念念不忘,单看那一双较之常人不同的桃花眼所流露的冷冷风情,无人不被那冷冷的眼神里透出的温情打动。偏偏她还跳得一支精妙绝伦的桃花舞,不妖,不浮,不媚,只会让人想到那四月桃花从含苞到盛放的模样。然而这支舞蹈并不是因此而得名,除了展现桃花的盛放,它还展示了桃花的枯萎,以及,再生。
“人面桃花“外,一阵阵风吹得楼檐挂着的两盏灯笼摇摇晃晃,也吹得那青色斗篷起了些褶皱。
穿着青色斗篷的男子,且不说面如冠玉,姿如劲松,仅仅看那眉间的英气和那浑身的书卷气,也不得不说是这盛世风流下少得的美男子。
仔细看来,头上那根白玉簪束了一头青丝,倒是显得格外有致,偏偏这白玉簪并不值钱,再细度这公子斗篷下的衣着,一一看来,不过一寒门布衣。
浊世佳公子,即便稍显贫寒,却也是姑娘们争相取悦的对象。奈何,如此公子,却是早许良配。无人知这良配何方。众人悉数了然,长安城内,崔家公子,家有贤妻,此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人知其来往何方,音容何具。只道是这崔殷功面上却无许多喜色,偏偏是日复一日更显憔悴。
那一年,崔殷功夺得进士,迎娶佳人,便是这方兴未艾的崔家,在道理上也当是大宴四方。只是这名声传了出去,婚礼也是浩大,却拒客门外,兴了个私家婚礼。
坊间传言,崔殷功之妻必是美艳不可方物,是故爱妻如崔殷功自是藏娇藏得好生霸道。
世人不知,此刻站在这都城最繁华之处,“人面桃花”外那面容俊秀,衣着寒酸的公子正是那个坊间传言爱妻如命的崔殷功。
“人面桃花”,顾名思义,自当是佳人所处,个个粉黛,皆是绝色,更遑论在这都城最繁华的地段,三月即打下了老牌青楼的底蕴,必有门道。青楼之所,貌之绝,艺之高,“人面桃花”自然深得此道。
崔殷功来这“人面桃花”之时,只因心中焦急难耐,满心想着那初遇的场景,便脱下华服换了件当时的衣袍。他只盼与故人一见,勾起往日事二三件,那人便能记起当日的情深缘浅,好成全了这段看似浅短的缘分。
“人面桃花”本就处在都城的繁华地段,来往宾客络绎不绝,看来都是些富家公子,或者朝廷贵人。进得此处,本就需得些身份。身份所指,无非地位,财富,权势。
来往的人瞧得崔殷功这一身衣衫,颇有些鄙夷的意思。当然,也不乏少数有些脑子的人会觉得有些奇怪,这公子气质不凡,衣着寒陋,偏偏带得有随从,且这随从衣着华服,不似平常人家,这公子必非常人。
“公子,为何到了却不进去?”灵芝小声的问道。他便是这崔府的少爷贴身的随从,他本从小落魄,前些日子得崔家公子施救,虽在府内身份低微,却也因有个随和的主子颇感满足。
“你懂近乡情怯么,现在的我或许就是这样的感觉。心中尤怕此次造访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终究是白来了这一趟。灵芝,灵芝,当初与你取这名字便是真望你能为她带来这些许好运。只是,人,真的能起死回生吗?”崔殷功此话说得有些怅然,踌躇过后,却又有些恍然,只道:“罢了罢了,我这一生,注定了对她此志不渝。活过来我便把她带回去,从此只争朝夕;若是真是个巧合,那也就算是此生无缘,再盼来世吧!”说罢,提步往“人面桃花”走去。
崔殷功踏进人面桃花那一刻,又是一阵清风卷尘而过,抚过那两盏灯笼时,若是仔细看,便会发现,那两株桃花竟然盛开了,开得那样明媚。
踏入“人面桃花”,崔殷功始觉这地方极有格调,他虽不入青楼,却也对这“人面桃花”的楼内装潢格外奇异。他不知世人如何看待这“人面桃花”,是否为了只是为了瞧得佳人一笑而来,但是看着台下吟诗作对,嚎歌畅饮的也不乏一些他所熟识的文人骚客,可见此处所招揽的青楼女子个个也非池中之物。
甫一进门,崔殷功尚未来得及好好欣赏大厅正中那一池荷花萦绕的玉石楼台,便被一位娉婷而来的红衣女子挡住了视线。女子行至他面前方才止步,似是只为他而来,嘴角微微翘起,脸上颇是兴味行了一礼。
“崔家公子,我乃‘人面桃花’的东家,林梦雪。今日,崔公子来必定也是为了梨娘,梨娘待会有一舞,公子且随我到二楼雅厅相候。”隔了片刻,女子才又说道,“任是何事,我们也等梨娘舞毕,再行商榷。公子你看可好?”
“我此番冲着故人而来,不妨多等片刻。”崔殷功倒是有礼。
女子娇嗔的笑了一声,惹得崔殷功和灵芝齐齐愣了一愣。只是女子似乎并不打算解释自己为何发笑,只是自顾自带路走在了前边。
那是一件雅室,室名与楼名重,曰“人面桃花”,左右各有一联,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殷功行至门口驻足凝望这两联诗,林梦雪倒也不急着推开门,还颇有兴味地给崔殷功讲起了这首词的来历。
“公子相信听过这首诗,前两句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是我们家梨娘最喜欢的事,据说,这是她与郎君定情的诗呢。”
崔殷功听得此言,眼神略有些恍然。是了,那年春,那位巧笑倩兮的姑娘不发一言,只在他临走时说了那么一句,记得奴家字绛娘。来年,重归那处,竟不见了那人,于是留下了这样一首诗,曰《人面桃花》,以抒物是人非之感。
林梦雪推开门,雅室只有一桌一椅一画一诗,桌上摆的是几株桃花,椅子是农家人用的摇椅,画上是一女子模糊的身影,在重重桃花的映衬下孑孑独立。画中有一堵墙,墙上写着:“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