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第十二章
起初见到辛夷的两人还没有太大感觉,不过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再怎么厚德,也不会比大人更优秀。两人都没有把这事放心上。
不过很奇怪,两人之前在穹阳殿住的时间也不短,从未听说过有辛夷这个人。但是认识之后,就像凭空出现似的,到处都有辛夷的影子。午休吃饭时能看见,去练武场的路上能看见,就连上个茅房也能看见。不过辛夷似乎记不得两人了,也从没有打过招呼。
既然人家都记不得,那两人也没有理由上去套近乎。
黎函学的越来越快,夫子教学时也都认真的听,终于在第三次大考中进入了前十名。倒是郑朔,夫子一进门就开始打瞌睡,一觉睡得昏天黑地,夫子一走就清醒得像是从来没有睡过似的,就这样却也还是挂在第四一直没动过。还有两次大考才到最后的大选,接下来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辛夷好像不和他们一起作息,听前辈说他是直接由殿主教导,平日里也是同殿主一起住在乱月殿里。
如若没有意外的话,辛夷大概就是未来的殿主了。
不过最后都要经过大选,成为内门弟子以后,才可能成为殿主。题目都一样,能超过的,就一定不会输给人家。
期间莫曲一家带着黎音来看过黎函一次,小小软软的黎音已经可以在林语儿的引导下自己翻身了。黎音已经认不出黎函了,黎函一抱她就哭,放下来就好了。
莫曲把自己几年的积蓄换成的银票大半给了黎函,只留了一张作为回程的花销。林语儿给黎函做了两套衣服,一套大了些,另一套倒是刚刚合身。除了衣服,还有五双纳得厚实细密的布鞋。
黎函拉着郑朔带莫曲一家去了清阑大城,说是带着四处看看,但只是吃过午饭,莫曲便说要启程了。
黎函挽留:“曲叔,你们不住几日再走?”
“家里还有好多事呢。再说了,好几日没出摊,镇上的小崽子们也该想了。”
“这第一回就是来认认路,以后我们就不一起来了,总得有人守着家。小音儿也很壮实,你不用担心。”林语儿牵过黎函的手,有些心疼:“又没好好吃饭,都瘦了。郑公子,同为襄阳人,我家黎函就拜托你了。好好盯着他吃饭。”
“林姐姐放心。”
“哎郑公子,你把我叫的太小了。别叫姐姐,我都快三十了。”林语儿捏起袖口笑。
“不嘛不嘛。林姐姐你这么年轻,不叫姐姐那该叫什么?黎函,你说是不是?”
“啊?嗯。”
“哎呀。两个小滑头。我可不高兴了?”
又笑闹了几句,气氛还是冷了下来。
一桌的菜,四个人也没动过多少。黎音喝饱奶睡的很香。
良久,莫曲开口:“黎函,你好好学,家里你不用管。以后再来就只有我一个人来了,你婶子得带孩子。信倒是会写,不过镇上的邮所几天才开一回,有什么事你也可以和我们说说,别一个人堵在心里。”
“知道了,谢谢曲叔。之前......”
“无妨,等过几日真正安顿下来,隔几日便给我们寄封信报个平安就可以啦。”
郑朔看着又要冷场,赶紧插了句嘴:“诶大叔,既然黎函都叫你曲叔,那我可不可以也叫你曲叔啊?”
“可以啊。”
“那曲叔,你知道我爹嘛?”
“知道啊,襄阳郑府里的大老爷,有哪个襄阳人不知道的?”
“那我爹最近可好?从来不回我信,怕是又纳小妾了罢?”
莫曲有些迷惑:“咦?这个倒是没有听说过。”
“诶!真是的,有了新欢就不要亲儿子了,这都四十来几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喜欢纳妾啊?我走之前都收了四房了,还不够?我和你们说,我娘当初......”
送莫曲一家出了城门,郑朔便带着黎函去认认邮所的路。邮所离城门有些远,在红生阁背后的一条小巷子里。窄窄小小的门,檐上挂着块牌子,上面用黑漆细细描了’壶阑邮所’四个大字。进去了,倒是有个挺大的院子,对着门的几处屋子窗口上挂着几块板,上面写满了寄信的路途和邮费。
清阑离襄阳挺远,黎函看了几圈,还是在标价的最下面找到了。
一两三钱,也不算太贵。还有送不到就退钱的条例。挺好,黎函觉得这价格也不贵,计划一下,每月用殿门里补贴的银两还有富余,挤一挤就能每隔五日送封信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