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皇怨幼子寄哀思 ...
-
太子总是压轴出场,在苏澈听得昏昏欲睡的时候总算是来了。
一身常服的少年身后浩浩荡荡跟着一众宫女公公和教书先生,小小个子倒也是走出了皇家的威严气势。
天边亮着一点微微的光,书里说的晨光熹微也就是这样了,从来天黑时就已经在书房背书的苏澈也没见到几回这样的景色,但也不敢懈怠,马上随着众人一起,跪在地上喊“殿下千岁”。
一场君臣相见的过场走完后,众人跟在太子身后进了崇文馆。
虽然外边站着的少年挺多,但是他们都是陪读几年的人了,苏澈初来乍到,并无熟识的人。和他一起入宫的还有御史大夫的长孙,看来他倒是和他家族交好的人已经聊在一起了。苏家是这几年陛下一手提上来的,包括那段与顾府的姻亲,实际上也是陛下暗中授意。苏家明着是风头正盛,可是权力、与各大世家的关系都不是多么牢固,就像一个暴发户,还需时间的沉积才能成为真正的世家。
全部是皇亲国戚这么高级的圈子里,没有高级人脉底蕴的苏澈才该步步小心。
太学的先生看上去年岁颇高,花须都已经全白了。等着他讲完一个大家的生平,都已经晌午了。一动不动能喋喋不休一上午,而且看样子还能继续讲个一天一夜。在这样枯燥无味的宣讲中,所有学生都精神抖擞,甚至在精彩处会有啧啧称叹声,不禁让苏澈感慨,这才是读书人应有的姿态。
不知怎么的,想到这一点让苏澈回忆起了某一个“不学无术”的幼时玩伴。也只有他才如此不将读书放在心上吧。苏澈也不敢走神太久,立马回到正襟危坐的状态,认真听讲。
每日认认真真读书学习,日子过得飞快。苏澈认识了几个和自己家族境遇相像的少年,便与他们一起活动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堂相处,在苏澈看来,太子是一个十分聪明而且刻苦的人,就是不知心性怎样。苏澈能感觉到太子在刻意掩饰自己的喜好,毕竟君王的那一套套在小孩子身上,对已经十一岁的太子来说,做到完美着实不易。
记得夫子曾说过统治者若圣明乃是全天下百姓之福,却不是当朝官员之福。但是圣明总比昏庸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