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那就招赘吧 ...
-
程天青还记得三年前祖父把这本手写小札交给她时的情景。
那时她刚做出云烟梅子青花瓶,色泽鲜艳明亮,釉色如同流动的光,比起日常那些透着暗沉、时有细纹、声音喑哑的瓷器,这个花瓶各方面都明显更好。那也是程天青自己做过的最好的作品。
她又激动又兴奋又得意,父亲拿着这花瓶眼睛都湿润了:“我们天青已经超过爹爹了。”
程老太爷却淡淡说道:“六十年前,就有人做出了这样的花瓶。”
程天青心里不服气,问:“是谁?”
祖父没有回答,只给了她一个发黄的小手札。她拿起手札,第一页上面写着:十三记。
大概是一个自称十三的人写的手札吧。
她翻开,第一篇只有寥寥数语,十三用一种平淡的语气记录了几行字,大意是,本来要做天青色的花瓶,不知是用错了釉,还是烧制时间不对,或是火力不对,出来一个梅子青色的花瓶,颜色鲜艳,有光泽,敲瓶身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那上面还附有花瓶的图案,颜色正如十三描绘的一样。
程天青突然觉得自己那点骄傲烟消云散。她再也不愿意看到那个花瓶,喊着叫父亲砸了。她以为自己很厉害,很了不起,原来早就有更厉害的人做到了,而且对方只当这是一个失败的作品。那自己的得意岂不是个笑话?
当初年纪小,心气特别高,自以为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好物件,一听有人早已做到,自尊心就受不了了,觉得委屈,觉得屈辱。
祖父淡淡的,只道:“有人做过更好的绝世奇珍,难道后人就因为一时达不到先辈的境界,就止步不前,连稍逊的也不去做了吗?”
程天青极为难过:“既然做不到更好,那还做来干什么?”她把那本《十三记》使劲扔到地上,“您也不用打击我。从小到大,您看不上父亲资质平庸,一心等着我们这一辈里能有个天分高的。您一心要培养小瓷,可惜自他三四岁,您发现他的眼睛分辨不清蓝绿色,您就绝了望。我从小喜欢做瓷器,可我是个姑娘,我再喜欢这门手艺,您也不称意,无论我做什么,您也不满意。可是怎么办?我们程家一代不如一代,您想要做出什么绝世之宝,心愿比天高,可惜没有人接班了!”
程天青记得祖父当时似乎很受震惊,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捡起那本书走了。
程天青五六岁就跟着父亲在窑上,时常一住就是多日,后来发现小弟不能辨认蓝绿色,对于以制作上好青瓷为傲的程家来说,小瓷这个缺陷是致命的。于是程天青更努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替小弟担起重任。可惜努力这么久,这一次,她灰了心,从窑上离开,再也不曾回去。
她不捣鼓瓷器了,天天在家操持家务,打理一日三餐。不久,有媒人来提亲,提的是县令家的长子罗举人。罗举人年纪轻轻就中了举,长得一表人才,家世又好,前途不可限量。这一门亲事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媒人满以为必然能成,可是程老太爷拒绝了,说孙女年纪小,要多留几年。当时媒人怎么说的?
这么大的姑娘都好当娘了,哪里小?这托辞媒人自然不信。程老太爷再三不肯,这婚事黄了不说,别的人也不敢再来提亲了。
程天青不知道祖父为什么拒绝,但她无意这么早嫁人,也就不在意。但父亲着急了,怕误了她。她怕父亲担心,就敷衍说不着急,万一将来嫁不掉,那就招赘吧。
程天青与祖父僵持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晚上,祖父拿着那本《十三记》来她房里,交给她:“没有嫌你是姑娘。如果你有心继续做瓷器,这本书交给你。里面有先人的智慧和经验,你好好看,对你必有助益。将来你有心留在程家,招赘也行。不过,你父亲大概不希望你看这个书。他对你没有别的指望,只希望你能有个幸福美满的姻缘,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程天青知道父亲天性纯厚,一辈子孝顺父亲,成家后对妻子好,生子后对孩子好。他性子平和,没有什么大志向,享受庸常的生活,与祖父完全不像父子。
祖父严谨刻板,似乎一生都没怎么笑过。
祖父又道:“你父亲的确资质普通,但这都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亏欠了他。”
程天青听得一头雾水。
“你是他的女儿,你的婚姻大事,他做主。”
程天青对于是嫁人还是招赘都没有什么想法。如果是招赘,一般愿意入赘的男人,多半不是家贫就是性子弱,这样的男人如何能依靠得住?父亲一心希望她幸福,想让她嫁个情投意合的人。可是看着家中几个男人,祖父一把年纪,独身多年,寡言少语,除了做瓷器,似乎任何事于他都没有意义。父亲与母亲夫妻情深,自母亲去世后,他也再无续弦的意思。而小弟小瓷年纪这么小,如果她嫁人了,谁来照顾他?
这三个人是她此生最亲的家人,她如何能只顾自己,就这样离开呢?
程天青道:“这本书我就不看了。程家自有小瓷担着,您将来交给他。”
祖父把书留给她:“愿意看的时候再看吧。将来程家谁来担,你不用操心。”
祖父似乎是个情感格外淡薄的人,这样的对话在他们之间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程天青盯着那本书,最终也没看,好好收藏起来。
后来程天青的婚事总是不成,她也不上心,就这样在程家一天一天的,从十六岁到十九岁,无论是她的婚事还是程家家业,都没有人再提起。
她后来果然没有再见过那个梅子青的花瓶,偶尔会想起来,毕竟那是她亲手做过的最美的一个瓷器。如今,它不知被卖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