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终、棋落沐雪凉 ...
-
抬起沉重的头,忽地,想起昨晚之事。摸不到腰间令牌,梧依暗叫不好,刚欲起身,一纸书信映入眼帘,忙取来看:
洛将军:
见此信时,贫道已至洛阳,俟机入皇宫。蒙汗药滋味可好?
不错,君乃国之利刃,而利刃何故不用于沙场?较武艺,贫道必不输于君,而论领兵,贫道却一窍不通。况君贵为将军,若为刺客,岂不取笑于天下?且三军不可无首,大唐英魂即若君耳,岂可行乎?我意亦决。
贫道无牵无挂,来去自如,更无愿留名青史,是以代将军而行刺,自可为天下苍生尽一份绵薄之力。如今乱世,民不聊生,此行若成,我心亦安。
唯师弟六十三人,悉数托付与君,愿君善用之。另有沐儿,尤需操心,还望见谅。然其聪慧异常,亦有倾城之姿,其或慕君,望君顾之一生,我目亦瞑。
既平叛,愿将军代贫道回华山,与吾师静虚真人,将所期之局弈完,我棋亦凉。
师父常以贫道之谶相语曰:“月明随花葬,棋落沐雪凉。”今夜月明,花随风葬,洛薛弈子,沐至棋凉,是应值贫道葬凉之时,亦自无悔,此固贫道之宿命。
若侥幸得命,必归来,勿念。
惟愿君一世长安。
“啪嗒——”信纸落地,梧依不语,无泪,神滞。
小师妹不知何时寻来,问梧依师兄何往。梧依不答。小师妹捡起信,一看,泪便不止:“居然真的……我就该听师父的,不偷偷过来就好了。都怪我……傻师兄!榆木脑袋!明明……”泣不成声。
有些人,初相见便照亮了世界;有些事,刚开始便注定了结局。
在国事家事,理想抱负的压迫下,对这样的宿命,无能为力,惟有回忆。
那年,华山大雪数十日,一切陈迹尽掩于白雪之下,似都湮灭不复。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
有人在山间吟唱着《诗经》的一篇,再无他爱,此生寂寥,心甘情愿。
论剑台的棋盘上,片雪未沾。
终伴月明随花葬,棋落沐雪凉。
后记
至此停笔了,想说的是,楔子里,水自无香,是人有香。至于最后又如何,不去讲它。太残忍。而落雪、沐雪间有何回忆,也不愿多写,且作留白,不愿大欢后接大悲。
曾有人问我此文何意。故事背景是安史之乱,但许多人提及此就只想到玄宗贵妃还有那首《长恨歌》。我想写写处于封建阶级中下层人们面对叛乱的行动,他们亦有爱国抱负,即便洛、薛等人均为虚构,但当年确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能人志士为大唐赴汤蹈火,可惜最后玄宗包括肃宗的昏聩指挥,使安史之乱影响极其恶劣。而立意上,只能说:无论是出于理想还是责任,小情之外,更有博爱,皆系苍生。或许正是当今时代最匮乏的东西,不知君子意如何?
由兴填了一阕《少年游》,且作感怀,望诸君莫笑。
少年游
箫鸣起凤卷云香,夕色照寻常。
梧桐碧影,蔷薇残芳,花了夜曾央。
霓裳曲罢三生愿,山水两茫茫。
雪沐棋凉,光随风暖,不诉少年伤。
莫子枫卿
2016.05.10